山西古代建筑精华之 万佛镇国
发布时间:2024-12-30 03:37:44作者:阿弥陀经全文网
●地处晋中为何有“京城寺”之名? ●寺前古树成了能避雷的“金刚”? ●大殿用柱包进墙内真能防范大雨?
“寺中隙地固多,而屋宇寥寥中,有中殿削落更甚。然规制奇古,绝不类今世所为……寺创于北汉孝和帝天会七年……”清嘉靖二十一年(1816年)《重修镇国寺》的这段文字,记载了平遥镇国寺建构的罕见,也铭刻下古寺在全国的奇绝。 镇国寺内有万佛殿,虽经历代多次重修,仍保持了五代时的风貌,是我国佛教寺院中现存的三处五代建筑之一,其中的彩塑,更是全国寺庙殿宇中保存至今的唯一五代作品。千古奇构,加上殿内11尊原建时的彩塑,使得镇国寺早在1988年便被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并于1997年,与平遥古城、双林寺并列为“一城两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起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7月24日,记者探访了这座千年古寺。
“京城”之名非虚有 从平遥古城出发,驱车向东北十多公里,进入平遥县襄垣乡郝洞村,再前行不足千米,面前出现一片绿荫。绿荫中,一座木牌坊题额格外醒目,上书“京城宝刹”,这里便是镇国寺的所在。 平遥镇国寺创建于五代时的北汉天会七年(963年),原名“京城寺”,金天德三年(1151年)等多次重修,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改称镇国寺。 一座地处晋中平原的古寺,何以“京城”命名寺院? 五代十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大动荡之期。在以军事实力为较量的第一资本的当时,各国对于宗教文化少有重视,佛寺庙宇毁坏比比皆是,主动修建的更是寥寥无几。而在这乱世,五代后期的北汉却是一个例外。据《新五代史·东汉世家第十》记载,后汉皇族刘崇原为太原尹,后升至中书令,郭威兵变杀死后汉隐帝建立后周,刘崇不服,以太原为都,继续称国号为“汉”,史称北汉。刘崇去世后,其子刘承钧继位,改元天会。刘承钧为求自保,一面乞怜契丹人“甘当儿皇帝”,一面提倡崇信佛教,乞求佛祖庇佑,在境内大修佛寺。 北汉朝廷修筑的寺院中,比较著名的有平定法华寺、临县普照寺、太原天龙庙、平遥镇国寺等。镇国寺建造之初,以该地秦汉时代属京陵城,故而定名京城寺,后更名“镇国”。根据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山西通志》记载,北汉兴修的寺院在后代一再重修,几乎全都更改了容颜,唯有平遥镇国寺的万佛殿,至今仍旧保持了1000多年前原建时的风貌。 镇国寺坐北朝南,为两进院落,占地13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建有天王殿、万佛殿、三佛楼三座主要建筑,天王殿两翼配有钟、鼓楼及腋门。一进院的东西廊有碑亭、二郞殿等各殿。二进院的东西有观音殿、地藏殿等。整座寺中现存有五代、元、明、清各时期建筑共44间,彩塑51尊,壁画100余幅,还有铁钟1口,碑碣20余通。
“古树金刚”曾救寺 镇国寺中山门前、院落中,有古树十几株,多为槐树,最古老的树龄已有千余年。整个寺庙笼罩在参天的树冠之中,红墙绿树映衬,禅意顿生。 和现存的大多寺院不同,镇国寺没有专设的山门。在这里,天王殿即为山门。镇国寺管理处主任梁家桦向记者谈到,这种天王殿兼做山门的寺庙建筑形制,正是五代时期的典型特征。 镇国寺天王殿为单檐悬山顶,面宽、进深各三间,至今仍保持着元代的建筑风格。殿两侧各设一腋门,西腋门额曰“乘幽”,东腋门额曰“崇虚”,其名皆取自佛教经典。 天王殿按“晨钟暮鼓”的佛教文化,于东、西分筑有钟楼、鼓楼,都为五脊六兽悬山顶,四柱亭式的建筑。但楼上鼓已不存,唯有硕大的铸铁古钟依旧保存完好,端挂于东边钟楼之上,击之,方圆十多里的村落都能听见钟声。铁钟铸于金皇统五年(1145年),不仅在平遥境内最为年久,在全国也是极为罕见。据村民介绍,1958年“大炼钢铁”的狂热运动中,郝洞村的群众全力呵护,才使这口古钟逃过了那场砸铁炼钢的大劫难,保留了这件瑰宝。 说到古寺的劫难,不得不提的是天王殿外的四棵高大古槐树。四棵古树树龄皆在数百年以上,树身粗大,至少需4人才能合抱,在天王殿前东西方向一字排开。民间传说,这四棵大树为镇国寺的“四大金刚”,可谓护寺神将。说来也神奇,1994年夏天的一场雷雨中,一道闪电击向镇国寺,但闪电霎时被其中一棵槐树吸走,树枝断裂,树皮烧焦,天王殿和整座镇国寺却毫发未损。次年,被电击的槐树又是一片绿意葱葱。 采访中,梁家桦谈道,“四大金刚”一说不过是民间的认识,但古树护寺,实有科学依据。国家有关建筑专家看过该寺及门前的大树,便曾指出,古人建寺门前植树,实际上就是要其起到避雷针的作用。 建筑奇葩万佛殿 穿天王殿而过,即可见到镇国寺的主殿——万佛殿。此殿为大汉天会七年(963年)建造,是建寺时的原始建筑,距今已有1049年,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之一。 万佛殿面阔、进深各3间,单檐九脊歇山顶。檐高5.27米,檐出2.94米,举高3.60米,总高8.86米。正立面左右各开二窗,前后明间各开一门,四周砌厚砖墙。人们鸟瞰大殿可见,形体接近正方形,屋顶庞大,出檐深远,但由于屋顶采取了举折,屋角反翘,便使沉重庞大的屋顶,呈现出轻巧活泼的建筑艺术形象。 大殿用柱12根,高3.42米,均包入墙内,柱础也不可见。据镇国寺工作人员乔淑彦介绍,古人建殿,为防止包入墙内的殿柱日久因潮腐朽,每根柱底于外墙开一孔,用以透气防潮。另外,柱颈上阑额不出头,柱均向内侧,柱上架有斗拱,使得大殿檐出足足2.94米。 这么深的出檐,也是古代劳动人民对建筑建构的贡献,因此,古殿能很好地防范雨水侵蚀。记者采访当天,正逢平遥刚刚经过一场大雨,但雨水仅仅打湿大殿台阶上出檐下台阶的三分之一,墙体更是滴水未溅。 观镇国寺四面遍布的排水设施,古人比今人似乎考虑更要周全。大雨之中,现代城市频频内涝,但整座镇国寺内,遭受雨水之后,院内雨水排泄极为顺畅。 殿内屋顶,采用梁架木结构支撑,纵横构件联结牢固,不设顶柱,使得殿内空间不受立柱影响,显得异常宽阔。整座大殿,不用一根钢钉,正是勾连契合的卯鞘,将整个建筑整体支撑了起来。该殿结构与装饰并重,用料合理,设计独具匠心,历千年而未毁坏,令今人叹服。 万佛殿在1000多年的时间里,虽历经维修,但至今仍完整地保持了唐晚期到五代建筑风格,远望雄伟壮观、气势非凡,是难得的古代木建精品。正是如此,镇国寺的古建成就,被建筑界称为我国乃至世界古代建筑史上的不朽之作。 稀世珍品藏古寺 镇国寺建筑奇绝,其他珍品也极为众多。万佛殿内有彩塑11尊,都是五代时期的作品,分别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供养菩萨、二天王、二供养童子。 主像释迦牟尼,结跏趺坐在须弥座上,一副安逸慈祥、和颜悦目之态,旁边紧依主像的是迦叶和阿难尊者。传说迦叶从小出家,一生勤勉求进、苦修一世,所以被塑造成了一位饱经风霜、含辛茹苦的老人形象。阿难则显得年富力强,身着僧衣,体态优雅,显得聪颖、慈善。再往前面四尊为两菩萨和两供养菩萨,菩萨为坐像,贵妇人形象,面额丰满,文雅娴静。两边站立的供养菩萨,神态随意自然,体态丰满,塑造手法有明显的唐代特征。菩萨前的两天王,手执兵器、身穿盔甲、蹙眉怒视、威武雄健,典型的唐代武士形象。最前的两供养童子,一副天真善良的农家少女形象,一尊肃穆祈祷,另一尊四处张望,一动一静,形神各异。 这些塑像,虽然是佛教宗教神化后的塑像,却是按照当时社会等级制度加以创作、布局,他们的衣饰、装束、神情,都与当时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塑像匠师的这种写实的艺术手法,反映出了1000多年前各个社会阶层人物栩栩如生的鲜活形象。这些塑像均为我国现存寺庙中仅有的五代时期作品,堪称“稀世珍品”,在我国雕塑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除去彩塑及前面提到的铁钟,镇国寺一块上下左右均残的半截碑也极珍贵。碑高84.5厘米、宽58厘米、厚36厘米,上面雕有碑文,共19行476字。以残碑的厚度估量,原碑应该很高大,而从碑文内容分析可知,这是一块墓碑。该碑是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维修镇国寺的时候,工人们从寺外捡回,计划制作碑座的原料。后来,负责工程的田增檍发现残碑上有很好的书法,不忍毁坏,便保留下来。光绪十年(1884年),当地恩贡田耕蓝专门撰写了《半截碑记》记载这段故事,并嵌修于东碑亭的墙壁上:“半截碑者,不知何人所书也。嘉庆年间庙工告竣,会立碑之际,欲作碑座,形象已成。余祖增檍公见而止曰:此碑书法甚好,不可毁也。存之以为学书者临摹。”读碑文可知,如不是田增檍首倡保护,其族孙田耕蓝勒碑铭记,该碑早已不复存在了。后人从残留的476字的用词、记事、成语应用等方面分析,该碑为北汉时期王室成员之墓碑。
“寺中隙地固多,而屋宇寥寥中,有中殿削落更甚。然规制奇古,绝不类今世所为……寺创于北汉孝和帝天会七年……”清嘉靖二十一年(1816年)《重修镇国寺》的这段文字,记载了平遥镇国寺建构的罕见,也铭刻下古寺在全国的奇绝。 镇国寺内有万佛殿,虽经历代多次重修,仍保持了五代时的风貌,是我国佛教寺院中现存的三处五代建筑之一,其中的彩塑,更是全国寺庙殿宇中保存至今的唯一五代作品。千古奇构,加上殿内11尊原建时的彩塑,使得镇国寺早在1988年便被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并于1997年,与平遥古城、双林寺并列为“一城两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起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7月24日,记者探访了这座千年古寺。
“京城”之名非虚有 从平遥古城出发,驱车向东北十多公里,进入平遥县襄垣乡郝洞村,再前行不足千米,面前出现一片绿荫。绿荫中,一座木牌坊题额格外醒目,上书“京城宝刹”,这里便是镇国寺的所在。 平遥镇国寺创建于五代时的北汉天会七年(963年),原名“京城寺”,金天德三年(1151年)等多次重修,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改称镇国寺。 一座地处晋中平原的古寺,何以“京城”命名寺院? 五代十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大动荡之期。在以军事实力为较量的第一资本的当时,各国对于宗教文化少有重视,佛寺庙宇毁坏比比皆是,主动修建的更是寥寥无几。而在这乱世,五代后期的北汉却是一个例外。据《新五代史·东汉世家第十》记载,后汉皇族刘崇原为太原尹,后升至中书令,郭威兵变杀死后汉隐帝建立后周,刘崇不服,以太原为都,继续称国号为“汉”,史称北汉。刘崇去世后,其子刘承钧继位,改元天会。刘承钧为求自保,一面乞怜契丹人“甘当儿皇帝”,一面提倡崇信佛教,乞求佛祖庇佑,在境内大修佛寺。 北汉朝廷修筑的寺院中,比较著名的有平定法华寺、临县普照寺、太原天龙庙、平遥镇国寺等。镇国寺建造之初,以该地秦汉时代属京陵城,故而定名京城寺,后更名“镇国”。根据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山西通志》记载,北汉兴修的寺院在后代一再重修,几乎全都更改了容颜,唯有平遥镇国寺的万佛殿,至今仍旧保持了1000多年前原建时的风貌。 镇国寺坐北朝南,为两进院落,占地13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建有天王殿、万佛殿、三佛楼三座主要建筑,天王殿两翼配有钟、鼓楼及腋门。一进院的东西廊有碑亭、二郞殿等各殿。二进院的东西有观音殿、地藏殿等。整座寺中现存有五代、元、明、清各时期建筑共44间,彩塑51尊,壁画100余幅,还有铁钟1口,碑碣20余通。
“古树金刚”曾救寺 镇国寺中山门前、院落中,有古树十几株,多为槐树,最古老的树龄已有千余年。整个寺庙笼罩在参天的树冠之中,红墙绿树映衬,禅意顿生。 和现存的大多寺院不同,镇国寺没有专设的山门。在这里,天王殿即为山门。镇国寺管理处主任梁家桦向记者谈到,这种天王殿兼做山门的寺庙建筑形制,正是五代时期的典型特征。 镇国寺天王殿为单檐悬山顶,面宽、进深各三间,至今仍保持着元代的建筑风格。殿两侧各设一腋门,西腋门额曰“乘幽”,东腋门额曰“崇虚”,其名皆取自佛教经典。 天王殿按“晨钟暮鼓”的佛教文化,于东、西分筑有钟楼、鼓楼,都为五脊六兽悬山顶,四柱亭式的建筑。但楼上鼓已不存,唯有硕大的铸铁古钟依旧保存完好,端挂于东边钟楼之上,击之,方圆十多里的村落都能听见钟声。铁钟铸于金皇统五年(1145年),不仅在平遥境内最为年久,在全国也是极为罕见。据村民介绍,1958年“大炼钢铁”的狂热运动中,郝洞村的群众全力呵护,才使这口古钟逃过了那场砸铁炼钢的大劫难,保留了这件瑰宝。 说到古寺的劫难,不得不提的是天王殿外的四棵高大古槐树。四棵古树树龄皆在数百年以上,树身粗大,至少需4人才能合抱,在天王殿前东西方向一字排开。民间传说,这四棵大树为镇国寺的“四大金刚”,可谓护寺神将。说来也神奇,1994年夏天的一场雷雨中,一道闪电击向镇国寺,但闪电霎时被其中一棵槐树吸走,树枝断裂,树皮烧焦,天王殿和整座镇国寺却毫发未损。次年,被电击的槐树又是一片绿意葱葱。 采访中,梁家桦谈道,“四大金刚”一说不过是民间的认识,但古树护寺,实有科学依据。国家有关建筑专家看过该寺及门前的大树,便曾指出,古人建寺门前植树,实际上就是要其起到避雷针的作用。 建筑奇葩万佛殿 穿天王殿而过,即可见到镇国寺的主殿——万佛殿。此殿为大汉天会七年(963年)建造,是建寺时的原始建筑,距今已有1049年,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之一。 万佛殿面阔、进深各3间,单檐九脊歇山顶。檐高5.27米,檐出2.94米,举高3.60米,总高8.86米。正立面左右各开二窗,前后明间各开一门,四周砌厚砖墙。人们鸟瞰大殿可见,形体接近正方形,屋顶庞大,出檐深远,但由于屋顶采取了举折,屋角反翘,便使沉重庞大的屋顶,呈现出轻巧活泼的建筑艺术形象。 大殿用柱12根,高3.42米,均包入墙内,柱础也不可见。据镇国寺工作人员乔淑彦介绍,古人建殿,为防止包入墙内的殿柱日久因潮腐朽,每根柱底于外墙开一孔,用以透气防潮。另外,柱颈上阑额不出头,柱均向内侧,柱上架有斗拱,使得大殿檐出足足2.94米。 这么深的出檐,也是古代劳动人民对建筑建构的贡献,因此,古殿能很好地防范雨水侵蚀。记者采访当天,正逢平遥刚刚经过一场大雨,但雨水仅仅打湿大殿台阶上出檐下台阶的三分之一,墙体更是滴水未溅。 观镇国寺四面遍布的排水设施,古人比今人似乎考虑更要周全。大雨之中,现代城市频频内涝,但整座镇国寺内,遭受雨水之后,院内雨水排泄极为顺畅。 殿内屋顶,采用梁架木结构支撑,纵横构件联结牢固,不设顶柱,使得殿内空间不受立柱影响,显得异常宽阔。整座大殿,不用一根钢钉,正是勾连契合的卯鞘,将整个建筑整体支撑了起来。该殿结构与装饰并重,用料合理,设计独具匠心,历千年而未毁坏,令今人叹服。 万佛殿在1000多年的时间里,虽历经维修,但至今仍完整地保持了唐晚期到五代建筑风格,远望雄伟壮观、气势非凡,是难得的古代木建精品。正是如此,镇国寺的古建成就,被建筑界称为我国乃至世界古代建筑史上的不朽之作。 稀世珍品藏古寺 镇国寺建筑奇绝,其他珍品也极为众多。万佛殿内有彩塑11尊,都是五代时期的作品,分别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供养菩萨、二天王、二供养童子。 主像释迦牟尼,结跏趺坐在须弥座上,一副安逸慈祥、和颜悦目之态,旁边紧依主像的是迦叶和阿难尊者。传说迦叶从小出家,一生勤勉求进、苦修一世,所以被塑造成了一位饱经风霜、含辛茹苦的老人形象。阿难则显得年富力强,身着僧衣,体态优雅,显得聪颖、慈善。再往前面四尊为两菩萨和两供养菩萨,菩萨为坐像,贵妇人形象,面额丰满,文雅娴静。两边站立的供养菩萨,神态随意自然,体态丰满,塑造手法有明显的唐代特征。菩萨前的两天王,手执兵器、身穿盔甲、蹙眉怒视、威武雄健,典型的唐代武士形象。最前的两供养童子,一副天真善良的农家少女形象,一尊肃穆祈祷,另一尊四处张望,一动一静,形神各异。 这些塑像,虽然是佛教宗教神化后的塑像,却是按照当时社会等级制度加以创作、布局,他们的衣饰、装束、神情,都与当时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塑像匠师的这种写实的艺术手法,反映出了1000多年前各个社会阶层人物栩栩如生的鲜活形象。这些塑像均为我国现存寺庙中仅有的五代时期作品,堪称“稀世珍品”,在我国雕塑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除去彩塑及前面提到的铁钟,镇国寺一块上下左右均残的半截碑也极珍贵。碑高84.5厘米、宽58厘米、厚36厘米,上面雕有碑文,共19行476字。以残碑的厚度估量,原碑应该很高大,而从碑文内容分析可知,这是一块墓碑。该碑是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维修镇国寺的时候,工人们从寺外捡回,计划制作碑座的原料。后来,负责工程的田增檍发现残碑上有很好的书法,不忍毁坏,便保留下来。光绪十年(1884年),当地恩贡田耕蓝专门撰写了《半截碑记》记载这段故事,并嵌修于东碑亭的墙壁上:“半截碑者,不知何人所书也。嘉庆年间庙工告竣,会立碑之际,欲作碑座,形象已成。余祖增檍公见而止曰:此碑书法甚好,不可毁也。存之以为学书者临摹。”读碑文可知,如不是田增檍首倡保护,其族孙田耕蓝勒碑铭记,该碑早已不复存在了。后人从残留的476字的用词、记事、成语应用等方面分析,该碑为北汉时期王室成员之墓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