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庙给汽车开光对不对?厅级和尚该受嘲讽吗?
发布时间:2024-12-25 03:35:41作者:阿弥陀经全文网
寺庙给汽车开光对不对?厅级和尚该受嘲讽吗?
扬州宁国寺三名和尚打架(截屏图)近来,“三个和尚打架”的视频引发社会广泛议论,相关文章和评论充斥网络媒体,其中既有中肯的批评,亦有恶意的谩骂。在这个时刻寻找与制造新闻的网络时代,和尚们又一次被推上风口浪尖,正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一事件本身暴露了当代中国僧团存在的诸多问题,而网络媒体的大量报道也反映了当代社会对佛教的普遍关注。在一部分人心目中,和尚不应过问世间凡夫俗事,更不应做出这种有违社会公德的行为。失望悲愤之余,有人借题发挥,把“三个和尚打架”,同整个人间佛教联系起来,更把一些寺院的人间佛教实践,说成是佛教的世俗化、商业化和官僚化。当代人间佛教多元发展,寺院出现了一些新现象,如汽车开光、手机开光、烧高香、撞头声钟等。这样的实践是否就是人间佛教世俗化的表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无论肯定抑或否定,人们有必要首先搞明白:何为世俗化?何为人间佛教?宗教世俗化,是十六世纪西方基督宗教改革运动的一部分,它打破了教会垄断,使宗教走向社会,向各阶层开放。当然,中国人所谓的世俗化,大多数是指庸俗化,即宗教失去神圣性和他世性,如韦伯所说的“去魅”;宗教成为现世社会的一部分,宗教活动成为人们祈求现世今生健康、发财、享福、太平的廉价工具。当然,韦伯的宗教去魅之预言并没有实现,当代宗教虽然入世已久,但其神圣性依然存在,世界大多数人仍然有宗教信仰。其实,宗教的神圣性要在其世俗实践中体现,宗教并非完全为他世他界服务,但必须为现实社会服务,帮助人们解决人生中的问题;天堂极乐是人们消除现世痛苦灾难的理想国。一般宗教为此理想的实现,开设了种种接引大门,构成丰富多彩的宗教仪式和文化传统。再者,佛教的不二法门,打破了传统文化中的世俗与神圣的对立。佛教僧尼为信仰者的汽车、手机等开光,或祈求国泰民安、身体健康,这种简短的宗教仪式,在一般人看人似乎很庸俗,但这并不违背佛教传统,亦可减少当事人们对无常世界的恐惧和不测未来的担忧,使不安的内心有所寄托,这不应是一件坏事!试想,如果信众有这样的要求,但不找或找不到正当合法的寺院,他们只能找歪门邪道去了,这于国家、社会、家庭、个人都非好事。再说,这样的实践,不仅仅局限于中国,在亚洲各国、乃至西方世界也屡见不鲜。什么叫人间佛教?一般人,乃至部分学者把人间佛教看成是一种实体,动不动就称人间佛教应该如何如何。其实,没有一个现成的、一成不变的人间佛教;人间佛教存在因缘和合、契机发展的过程之中。佛教是佛法应化人间的文化模式,由释迦牟尼佛同历代高僧大德、乃至一般佛教徒共同创建。在不同时代和社会中,佛法以不同佛教文化模式出现,教化不同根性的众生,帮助人们解决现实人生问题,实现离苦得乐的终极理想。文化具有社会性和时代性,亦贵在与时俱进的创新。在2500多年的传播历史中,佛教出现了众多文化模式,从原始佛教,到部派佛教、大乘佛教、人间佛教(当代南传上座部国家有参与佛教—Engaged Buddhism);在这些大文化模式中,又形成众多小文化模式,如部派佛教的十八宗派、中国大乘佛教的八大宗派,以及当代人间佛教的佛光山、慈济功德会、生活禅模式等。当然,佛教文化虽是时代社会因缘所生,但其创新亦要契合佛法,即以佛法为根本。唯有契应时代,契合佛法的不断创新,佛教才能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完成佛法在人间、化人间的事业。历代祖师上契佛法之理、下契时空因缘,创发出丰富多彩的佛教文化形式,如经忏佛事(当然,在过去乃至现在仍有人认为这些是封建迷信)、文学艺术等,方便接引众生。契理即不违背佛法之理,如缘起法、三法印等。在此基础上,大乘佛教徒利他自利,勇于创新,在适应时代、恒顺众生的同时,又给人生提供正能量,引领社会道德建设,这即是菩萨道。一切资生事业皆为佛事,皆是善行。就佛教而言,善恶是世间缘起,衡量一行为的善恶,不是行为自身,而是发心。发心正确,对己、对人、对社会有益之行为,即善;反之,即恶。从大乘佛教角度来说,饶益有情是戒中之戒,佛教的使命即是服务众生、特别是人类大众;人民的需求,就是佛教的使命。开光、烧高香、撞头声钟等,既是传统经忏佛事文化的延续,又是当代部分人群的需要。当代佛教界要做的,不是取缔,而是在国家法律和佛教思想、社会公德的指导下,加以有效地规范,减少其消极面,扩大其积极面,使之更好地利益人生。在另外一些人眼中,寺院为社会经济服务是佛教商业化表现;寺院出售佛教用品即是在“赎买如来家业”。在这里,我们要区分寺院商业活动和“商业化”之间的不同。其实,自佛教传入中国以来,乃至在印度,佛教寺院就有了商业活动,商人是佛教传入中国的有力推手;早在魏晋南北朝、隋唐时代,佛教僧人就从事农商活动,寺院经济相当发达,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亦从此成为中国佛教的传统。有人认为,一些和尚跑到高校去念MBA速成班,其目的是为了建立旅游、休闲、商贸一体的经济带,带动所在地的经济文化的发展。寺院成了旅游景点,宗教场所成了上班公司,方丈成了CEO,佛教充斥着世俗功利。这样的指控看起来充满正义,其实只是一种说辞而已。首先,和尚能不能到高校念书?和尚到大学念书并不违背国家的法律,亦不违反佛教戒律,大乘佛教更要求人们广学一切、尽一切学。其次,在当代中国,为了国家建设,寺院是否应该协助当地社会的旅游、休闲、商贸、文化的发展?这可能不是某一个寺院自身可以决定的。经济发展是当代中国的全民大事,也是国家对每一个社会团体、包括佛教界的要求。有人说,出家人不应从事经济活动,因为这样的行为有违戒律和威仪。其实,过去的祖师大德从事农业生产劳动时,亦曾受到同样的指责,但是,劳动仍然成为中国佛教的传统,乃至成为禅宗的重要实践。有人或许认为,出家人不应有任何商业行为,而应一心修行。问题是何谓修行?诵经、念佛、坐禅是修行,接人待物、方便弘法是否也是修行?当代寺院功能,与传统寺院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再是单一的出家人修行和生活之场所。因此,无论从历史和现代、佛法与世法的角度来看,寺院不是不应有商业活动,而是说这样的活动不应商业化,保持自身的宗教文化特色。无论是创建一新的佛光山(包括佛陀纪念馆)、还是正在扩建中的玉佛寺等著名寺院,都有佛教文化用品出售,香客和游客络绎不绝。这样的实践得到佛教信众的欢迎,方便了他们信教需要,却亦招来一些社会人士的批评。其实有些人并非真的反对寺院经济活动,只是他们“看不惯”当代寺院太有钱了!确实,一个寺院若有很多的钱而又不知如何使用,定会招惹是非,诱发议论。因此,如何把来自于十方的财富用之于十方,为社会服务、弘法利生,这才是当代佛教界和社会各界必须认真思考和探讨的问题。最后,当代人间佛教的发展是否有官僚化倾向?一篇网络文章曾以调侃的口吻称“厅级和尚”、“处级尼姑”,并把他们同僧团腐败联系起来。其实,僧尼当“官”和佛门“腐败”不是同一回事,其中也没有必然联系。就当前的中国政治情势而言,僧尼很少担任政府部门职务,有的只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这是国家的政策,是宪法赋予国民的义务,正如在某些国家,僧人必须服兵役一样。因此,“厅级和尚”、“处级尼姑”不应成为人们冷嘲热讽的话题,僧人不应因此而成为指责的对象。也许有人会说,出家人本来就不应参与政治。但何谓政治?太虚大师曾说,政治就是为人民服务,出家人应积极参与政治,但不干涉政府事务,这就是在行菩萨道。佛门腐败,同社会腐败一样,正信的佛教徒和老百姓都深恶痛绝! 但不能因个别僧尼的腐败,而否定整个人间佛教。腐败亦不是当代人间佛教特有,佛陀时代的“六群比丘”即是佛教内部的腐败分子。人们在指责腐败的同时,亦要有建设性地提出解决腐败的方法,而不是一味地谩骂和指责。就当代寺院而言,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应做,这永远是个问题。当然,什么事都不做,亦会受到社会的批评。我们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代,人们无法从书本和传统文化中找到答案,唯有当代僧尼自己根据佛法思想和戒律精神,契合时代社会因缘,不断探索和优化。中国佛教历代祖师,深知印度佛教思想和戒律中国化的必要,建宗立说、创立清规,成就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寺院文化和大乘佛教。同样的,当代人间佛教的发展,亦必须要有这样的创造和开拓精神,做到僧尼入世而不世俗化、发展经济但不商业化、问政而不官僚化。而要做到这些,国家宗教政策和僧团道风建设至关重要,社会监督也十分必要。僧团不但不必拒绝、而应欢迎这样的监督。佛教戒律的产生即是社会监督的结果,社会监督是佛教健康发展的保证之一。不过,社会大众亦不应滥用这样的监督,在中肯批评佛教界存在的问题同时,不要以点概面、见风是雨,而要就事论事、客观全面地分析。多一点随喜赞叹,少一点无端指责,这个世界将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