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经全文网

宏圆法师:包容众生成就我们自己

发布时间:2024-11-14 03:37:26作者:阿弥陀经全文网
宏圆法师:包容众生成就我们自己

我们可以试着这样来理解般若的意思,就是通达世间法和出世间法,应用得圆融无碍、恰到好处,如果这样讲般若的含义,还稍微能表达它的一点的意思,简单地讲,般若就是妙智慧或者真心。妙智慧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世间的聪明,我们叫世智聪辩,也不是外道有漏法修得的智慧,而是含有无漏法之圣意的无上妙智,是宇宙间真正的大智慧,它是自性中本具的无漏智,完全由真心流露出来,是离过绝非、是真实、是纯净无染、是唯正无邪的。

如果我们世间聪明的话,那我们这个般若智慧怎么可以理解呢,就是一个了达宇宙人生真相的、由清净本性所流露出来的智慧。我们世间的哲学,是建立在我们这个三维的,这么一个基础上的哲理,而这个佛法的真理,是建立在十法界的真理,超越世间法的,是知无所知、是没有穷尽的、是真心实相的妙用。而我们世间的智慧,是所知、是分别,就是我们的所知和经验、和意识的这种积累。这种所知的积累、经验、意识,那它继而就是分别,分别就是最坏的妄心。我们把这个来作为一种聪明,其实如果你要是再加以分别、再加以执着的话,它就变成我们的障碍了,影响了我们清净智慧的这种显露,所以它又称为所知障。

知无所知,我们说我们的般若智慧知无所知,不是像傻瓜、呆子一样,对什么事情都无动于衷,而是不加以分别取舍,对好坏、长短、是非了了分明,只是对好的不爱不取,对坏的不憎不厌,随缘。

曾经有个读《金刚经》的居士来找我,给我大谈般若智慧,跟我说了,师父,学了以后还要把它忘记,我说那既然要忘记它,为什么还要学呢?不是多此一举嘛。你学了再去忘,这又多了一层分别心,又多了一层的执着心,我们只是不在心里留下任何的痕迹就对了。不用取舍的心,因为这些好坏,无非是你的妄心分别,都是梦幻泡影,了不可得。既然是梦幻泡影了不可得,又何必被假象所惑,随着外境而去妄动呢。就像我们古人,在唐朝的时候,都是圆盘大脸称为美女,形容唐玄奘的母亲圆盘大脸,形容杨贵妃圆盘大脸,非常有福报,美人,我们现在叫美女。而我们现在形容蛇精脸,下巴整的非常尖,称为这种是美女,其实这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事物的本身并没有一个好与坏,美和丑也没有一个好与坏,之所以有个好与坏,完全是由于人的生活习惯、人的喜好厌恶,而形成的妄想之见所导致的这种分别。如果将这个习气消除,妄想没有了,我们试想一下,哪还有一个美与丑、那还有一个好与坏呢!都是我们个人的习惯、习气,继而加以分别的,然后就形成了执着是好还是恶。好的,我们就想得到、拼命地索取;厌恶的,我们就生嗔恨心,造种种的业,我们就是这样,都是我们自己的分别。

有人会说,东西没有好坏,这个人总有好与坏吧?我们见到好多的人无恶不作,还有的人老老实实与人为善,这是我们世间人的好与坏。是的,人的行为的确有好有坏之分,佛教也劝众生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就是因为人的行为不同,造就了一切众生的正报和依报等等方面的不同。同样生活在世间,有的人大富大贵,有的人穷困潦倒,有的人儿孙满堂,有的人孤独终老。那这些苦乐贫富的背后,都遵循着一条因果定律,所以佛经中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今生的环境和遭遇,所受的这个果报,都是我们前世所造的因。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我们今生的所作所为,就是你后世的果报。这其中的因缘果报,虽然极其错综复杂,但是正像人们说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样的规律是不变的

。我们都是自因自果自作自受,好的果报也是自作自受,坏的同样也是自作自受,因缘果报丝毫不差。利人就是利己,害人其实也是在害自己。

我们看,过去杀业重,感得身体多病多灾,寿命短促,说明虽然你剥夺了别人的生命,其实你也在剥夺你自己的生命。所以我们应该,随缘消旧业,更莫造新殃。虽然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也会遇到一些恶人,我们不要去厌恶他,也不要去蔑视他,更不要去伤害他,能劝,我们就劝他改恶向善,不能劝,我们也生起这种礼敬的心、尊重的心,而绝不去伤害他。

曾经有居士来找我,说师父,你看这个人总是跟我过不去。我就跟他说了,那他怎么不跟我过不去呢?这是因为,你们前世你们的因缘,因缘法里面大家都是平等的,他跟你过不去,你明白了因缘法,你知道了是我前世我做过对不起他的事,我们结了恶缘,现在我用这种平等心、慈悲心我来给他化解,我来忍让,这样就是随缘消旧业,我们没有一点怨恨的心。同时,我们还要生起这种怜悯慈悲的心,不要去怨恨任何的众生,没有无缘无故的果,都是我们前世自己造的。如果你要是明白这个道理了,你是不会怨天尤人的,你会生活的非常坦然的,没有任何的怨恨,都是我们曾经造的,是不是。同样,别人为什么能够一帆风顺,而我们为什么就会遇到这些灾难?这不都是我们自己所造的因缘嘛,我们自己所感来的果报。

用这种心态去处世去生活,那我们的心量就大,我们就能容忍各种各样的众生,同时成就了我们,我们心量大,不就成就了我们自己了嘛。所以我们一定要从真理方面来分析事物,不要去只看眼前、只看眼前的现象,如果只看眼前的现象,这样我们就活在目光狭窄、心量非常小、自私自利的状态当中。包括我们今天学佛了,谁又会化解这些冤仇?每个众生都找每个众生的理由,都是别人不对,没有一个人来问自己,这就是我自己的业障。世间有句实话,哪个庙都有屈死的鬼,而师父给这句话的改变,哪个庙都没有屈死的鬼,就是这样,没有冤的,一个冤的都没有,都是我们曾经,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我们在受我们的果报,我们自己造的因,我们现在正在受果,我们一定要用一种,随缘消旧业这种坦然的心态来处世。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