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经全文网

乐善好施德化一乡的李士谦

发布时间:2023-11-22 03:23:02作者:阿弥陀经全文网
乐善好施德化一乡的李士谦

父母谢世,归心佛乘

李士谦,字子约,出身赵郡李氏,平棘县人。幼年丧父,刻苦愤读,又以侍奉母亲有孝心而闻名。在北魏岐州担任刺史的伯父李王易,对他特别赞赏,经常说:士谦这孩子是我们李家的颜渊啊!

当时北魏的广平王闻名纳贤,任李士谦为参军,随军谋划,深受广平王的赏识

。后来,因为母亲去世而辞官,守丧时伤心得形销骨立。

服丧的日子结束后,李士谦将自己的房子作了佛寺,独自到学舍里精研学业,博览群书,孜孜不倦。虽有州郡官员敦请出仕,朝廷王侯征召多次,士谦辞而不受,婉言谢绝。

隋朝建立后,李士谦矢志终身不做官。归心佛乘,隐居乡间。

乐善好施,德化一乡

李氏家族庞大,每到春秋祭神之日,必相聚狂欢,无不沉醉在一片喧闹声中。

他们曾聚集在士谦家里,士谦将丰盛的饭食亲自送到客人面前,但他先呈上黍米,并对来客说:孔子称赞黍米是五谷之长,荀卿也说吃饭应称吃黍米,古人所推崇的东西,能容许我们违背吗?。

来客老老少少都严肃起来,回去后相互议论说:见到了真正的君子,才知道我们这些人的浅薄啊!

士谦知道后,却责备自己说:被人疏远的程度怎么到了这个地步!

士谦家里十分富有,但自己却处处节俭,把救济别人作为自己的义务,常常致力于救济施舍。家乡有无力办丧事的人家,士谦就赶过去,缺多少供应多少。

有兄弟间分财产不均,以致互相诉讼的,士谦听说后,就拿出自己的财产,补给分得少的,使他和分得多的相等,兄弟惭愧恐惧,相互推让,终于成了善人。

别人的牛闯进他家田里去,士谦把它牵到荫凉处饲养,比主人饲养得还好。

望见有人偷割他家的庄稼,他就不出声地躲开。他家的僮仆曾经捉住偷他粮食的人,士谦安慰那人说:穷困使你这样,再没有责怪你的道理。叫人马上将其放了。

后来李士谦拿出几千石粮食借贷给同乡人,正赶上收成不好,借贷人家无法偿还,都来表示道歉。

士谦说:我家的余粮,本来就是打算救济用的,哪里是为求利的呢!

于是叫来所有的借债人,为他们摆设宴席,当着大家烧了借契,说:债了结啦,请不要放在心上了。让大家放心离开。

第二年大丰收,借债人家争着来偿还,士谦拒绝了,一点也没收下。

有一年又遇上饥荒,很多人都死了,士谦又拿出他家所有的钱,买来米做成粥供给那些受饥饿的人,依靠他而生存下来的人数以万计。

士谦还将那些饿死人的尸骨收集起来埋葬好,没有漏掉一个。到春天,又拿出粮种,分给贫穷人家。

赵郡的农民都非常感激他,抚着自己的子孙说:你们都是托李参军的福啊!

有人对李士谦说:您的阴德多。

士谦说:所谓阴德是什么?就像耳鸣,只有自己听到,别人都不知道。现在我所做的,您都知道了,哪里算什么阴德!

万人送葬,妻继遗志

开皇八年,李士谦逝于家中,享年六十六岁。

赵郡的百姓听到这个消息后,无不痛哭流涕地说:我们这些人不死,反而让李参军死了!参加送葬的百姓有万余人。

同乡的李景伯等人认为,李士谦道德高尚闻名于田园乡间,就将他的言行整理成文书,请求尚书省给李士谦一个谥号,事情最后没有办成,于是他们给李士谦墓前立了一块碑,以颂其德。

李士谦的妻子是范阳卢氏,很有妇德。在她丈夫死后,没有接受一点别人给她的馈赠,对父老乡亲说:士谦一生喜欢施恩予人,现在他虽人已去世,但我怎能违背他的志向呢?并继续救济穷人。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