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经全文网

古代的行脚僧,与现代的汽车僧,谁更容易证悟佛法?

发布时间:2024-07-27 03:40:33作者:阿弥陀经全文网
古代的行脚僧,与现代的汽车僧,谁更容易证悟佛法?

近年来,佛教徒们口口声声、沾沾自喜的事情就是佛教的现代化,要求与时俱进的呼声甚嚣尘上,好像不享受一下现代社会的科技成果便算不上是将佛教发扬光大的表现,便算不上是与时俱进。

于是乎,开宝马奔驰甚至更豪华车型的,用最新版的电脑、手机的,用各种奢侈品牌的,……等等,无法一一例举,但是成果很明显,无论在哪座寺庙,都可以看到世俗中人才有的各种最新的、最先进的、最奢侈的品牌科技。

看到的和尚们,基本上都是手持苹果手机在进行各种各样的网络行为,真正的是好一个佛教徒的现代化场景。

网图

“鸿雁在云鱼在水”,都是顺其自然的表现,没有人反对将现代科技用于佛教思想的传播,因为那不现实,也没人性。可是,《易经》的思想告诉我们,万事有利必有弊,万事也都必须要有一个度,否则物极必反,重新开始一个新的轮回。

限于篇幅,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一个最典型的例子,与大家探讨,请大家指教

“开门拂榻便安寝,我是江南行脚僧”。这是宋朝一个著名的负心汉陆游的诗,诗中的行脚僧便是对于那些在外求学、弘扬佛家思想的和尚们的一种称呼,行脚僧还有一个更贴切的名字叫苦行僧,一个“苦”字,道出了在外僧人求法的艰辛过程。

可是,即便是苦苦苦,苦到让人觉得累的不行了(开门拂榻便安寝),也还是有那么多的前辈高僧要去进行长途跋涉的苦行生活呢?

网图

难道他们便不会在庙里里烧烧香、拜拜佛、念念经,好好的去享受一下悠闲的生活吗?要知道,无论在哪个历史时期,寺庙里的经济条件都是很不错的,即使最差的,也比贫困人家好的太多,你别看那些个和尚们天天嘴里念着“贫僧、贫僧”的,其实在经济条件上他们一点都不贫。

做为一个能外出求法的行脚僧,应该都是到了一定地位的僧人,如果他们想享受生活,大可躲在寺庙里面享受信众们的供养,为什么还要自讨苦吃呢?

原因无他,就是为了求法、弘法,佛法是一种什么法----出世法,佛法的一个显著特性就是悟,悟分渐悟、顿悟,前辈高僧们进行远方行脚的目的,就是要由身体的磨砺和精神世界的磨炼来体会对这个世界的感触,从而达到为开悟佛法积累自己的资粮的目的。

网图

出世法要由世间得,这个是一个真理,离开了世间万物的佛法,只不过是一个海市蜃楼的笑话,为了求得至高无上的佛法,前辈高僧大德进行了种种的尝试,远方行脚即是一种,通过行脚,一来可以体会世人的喜怒哀乐,进行人性的提炼与升华,二来可以磨炼自己的意志与身体,三来可以学习、获得其他有道高僧的提点,“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有时候是有可能发生的。

佛教思想所津津乐道的一句话叫做“一声棒喝”,就是讲的前辈高僧对于那些尚未突破瓶颈的人的一种顿悟式的教学方式,所以又有人称之为“佛门狮子吼”,如果没有这一吼,便没有破茧成蝶的顿悟,也就有可能终生都无法成就、开悟。

所以,古时候的人们才跋山涉水、不辞辛劳的去进行远行,就是为了获得“开悟”这一点,付出代价必有回报,“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可以说:凡是想要修证佛法的人,便必须要有超越他人的意志,否则泯然众人,结局可想而知。

网图

佛祖拈花,迦难微笑,微笑是证悟了的表现,如果是坐在现代高端车里面的僧人,恐怕是难以知道佛祖为什么而拈花,迦难又为什么而微笑的呢?

原因很简单,一个连路都懒得走的人,进出都以车代步,思想上首先便产生了偷懒的念头,思想不纯,怎么去证悟、修行,怎么去与佛祖心意相通,这不是一个笑话吗?

坐在汽车里面的僧人,是知道保养身体的僧人,是深谙养生之道的僧人,是囿于外物的僧人,是终生都难以证悟的僧人,他们的成就,可能终生都难以超越古时候的那些个行脚僧人。

与时俱进是一种精神与能力,但是对于佛法的证悟而言,却可能是一把双刃剑,有时候,起到了一种反作用!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