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的力量
发布时间:2024-09-03 03:38:09作者:阿弥陀经全文网两千多年前,贵为太子的乔达摩悉达多因不忍心看到众生所遭受的种种老、病、死等苦,出家修道寻找解脱一切痛苦的方法,最终证悟宇宙人生的真相,成就佛道。之后的四十几年间,释迦牟尼佛及其众多弟子,四处游历,随缘教化,救度众生无以计数。佛陀所讲无量经共流传后世,泽被众生,给无数迷茫有情指明了人生的方向和生命的究竟意义。
慈悲,按照佛教通常的解说,“”是越爱众生并给于快乐,“悲”是悲惘众生并拔除痛苦,二者合称为“悲”。(大智度论)卷第二十七说:“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感以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以离苦因缘与众生。"唐代道世法师在《法苑珠林》中说:“菩菩萨兴行救济为先,诸佛出世大悲为本佛教倡行慈悲,并将其视为佛法根本。如《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说:“诸佛心者,大慈悲是。"《十住毗婆沙论》说:“诸佛法无量无边无尽如虚空,悲心是诸佛法根本。能得大法故,名为大悲。”(卷卷第十七)佛教还极力倡导学修智慧,慈悲与智慧结合才是完善的。唐朝贤首大师在(华严经探玄记》中说:“初,大智离过,不住生死次,大悲摄生,不住涅槃。"(卷第二)这是大乘菩萨以出世情怀做入世事业的心智境界。佛教空有不二的甚深教义与慈悲济世的广博情怀,为燕善文化提供了丰厚的精神资源。
大乘落萨行以六度(又称六波罗蜜,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与四摄(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为纲,勤修六度成就自利,广行四摄切实利他,自利利他融成一体。如《华严经(八十卷)说:“六波罗蜜、四摄法出生大乘。"(卷第五十八)布施是大乘菩萨道的首要,财施、无畏施和和法施。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三种布施所造的业轻重程度不同,以法施最为超胜。财施、无畏施都是暂时的,只能利益一时,不能利益长久;只能利益一人,不能利益所有的人。法施,不但眼前前能利益,长远更能利益;不但可以利益一人,还可以通过辗转传诵,利益很多人,乃至现在和将来无量无边的人。但也不是说只要施就可以了,这取决于受施人的具体情况。
一般来说,往往是先施人以财物和无畏,然后再施以法,以便帮帮助受施者能够自立和觉悟,永远脱离种种不幸之困扰。佛教主张依正不二、自他不二,万事万物都是息息相关,都于自己或现在、或过去、或将来、或直接、或间接有恩益
。佛教倡导上报四重恩(父母恩、众恩、国家恩、三宝恩)、下济三途苦(地狱苦、鬼苦、畜生苦),倡行慈悲不舍众生、智慧不拘一法,即所谓“普度众生”“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中国佛教界特别注重布施之比喻“福田”的义理,作为佛教徒,应该知恩、念恩、报恩。播散布施、供养之种子,则能结福德之实。作为整体佛教,继承和发扬千年的善法传统,使之亘古常新、广度众生、推展十善,本身功德、意义重大,会累积更多的成佛资粮。圣者扭转业力要靠愿力,所有的佛菩萨都是先发大愿,然后去实践。当愿心成为生命的组成部分一一真正的成佛资粮,善行的动力就会更强大。报恩思想、广种福田、积聚成佛资粮的观念,对促进佛陀慈悲济世的精神和悲感度众的愿力转化为公益慈善事业的世间行持,具有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