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经全文网

安心之道讲义

发布时间:2022-03-24 12:01:51作者:阿弥陀经全文网

安心之道讲义

  12/22 first class

  缘起话缘起

  一、引言

  二、时代之背景

  三、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 diseases)的认识

  〈一〉现存的解决方案:

  〈二〉企业静心

  四、论佛教的生命关怀与心灵治疗

  〈一〉法的医疗

  〈二〉【心智科学】导读

  〈三〉《心灵幽径》导读

  〈四〉『佛教禅修与身心医学——正念修行的疗愈力量』

  五、佛法的安心之道课程的安排 错误! 尚未定义书签。

  〈一〉压力的缘起

  〈二〉治标的纾解方法

  〈三〉生活方式及思维模式的改造

  〈四〉以法安心~究竟解决之道

  缘起话缘起

  我是谁?我怎么成为现在的我?未来我想要成为什么?那样就快乐了吗?我能为未来的目标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我三年后将成为什么样子。

  智中心脏开刀是有因、有缘的;心脏病,Heart disease,Heart指的是心,disease指的是病;disease这个英文字,是由dis和ease这两个字合起来的,意思刚好是「缺乏和平的心」。所以说:「病由心生」一点都不假。"心"是因,"病"是结果,心病心药医,唯有修正了心的态度,病才能真正好起来。从过去的宿因来看,智中想必曾经因瞋恨心而恼害过众生,是故感得多病;从今生的缘来看,自我期许过高,想要出人头地的压力,以及A型性格,则是致病的强力增上缘;有因有缘所以有心脏开刀的果。

  然而果报上的事,凡夫只有受的份,修行人只是努力地调适自己的心,希望尽量身受而心不受;而想要未来不受病苦,唯有在因及增上缘去改造自己。所以一方面要纾解自己的压力,安顿自己的心智;一方面更要依于大悲心,引导众生学习佛法,令他们能纾解压力,而走向心理的安宁和乐。大悲心的行为表现,在于「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的四摄法,是故有大悲法门系列课程的安排。周一的课程:归依三宝、如何消除烦恼、大悲法门(大悲心陀罗尼行法),这是谛语、引摄义语的法施;而周五课程:佛法的安心之道(正是针对时代的文明病—压力,的对治及灭除)、如何面对老病死,则是一种无畏施。而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实践这个大悲法门,则是利行与同事。

  从工业革命、资讯革命以来,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人类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精神文明危机!由于功利主义的昌盛及过度倚重物质文明,大多数人都沉迷于高科技所带来的物欲享乐,只为表面的事物而存活;而足以安身立命的伦理、道德、信仰及精神文明在不知不觉中浇薄淡化,人心也因此变得脆弱退化!

  生活在这样一个资讯爆炸、价值混淆、变动不安、竞争激烈的恶质环境中,如果没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应对外界的种种诱惑、刺激和干扰以保持内心的安宁,便容易形成空虚、不安、焦虑、倦怠和绝望的心理倾向。人的心理承受能力越来越差,而无力去面对问题、处理问题,事情只要稍微有一点不对劲,就立刻去寻求迅速、直接而最不耗费心力的方式(OK绷式的快速解决法),来逃避纾解或延迟痛苦。这种只求避免眼前问题的自我欺瞒心理,会造成注意力及觉察能力逐渐模糊,终而形成了心智盲点。这是一种「困惑时代」的精神匮乏病也是造成心理疾病泛滥成灾的首要成因。

  当高科技与物质文明取代传统伦理、道德、信仰及精神文明之后,并没有为人类带来幸福,随之而来的倒是更大的焦虑,更多更新的心理、精神、生理病态的出现。由于对高科技上瘾而迷信、崇拜,短视近利而讲求速效,从营养、医疗学习、成长甚至宗教信仰,都急于寻找速战速决的简易方案,以及许多根本不需要的东西。以一瓶水就能解众生一切苦的「能量水」为例,在网路上就有上百种,宣称的疗效洋洋洒洒,既可解酒、治胃病,还可消除青春痘与体臭,「促进新陈代谢、养颜美容」是共通的台词,高奥一点的,还说会「改变肠道细菌丛生态」、「调节生理机能」。只要撷取大众有点熟悉却不明白的术语,综合拼凑,说得活灵活现,提供了虚假的精神意义与加强自尊的方法,自然有人愿意上门掏钱奉献,至于商品本质及效用,是否真禁得起验证,已经不是重点了。这类场景在宗教信仰也并不陌生,信众对神通感应、大师加持的信赖,「点石成金」的高价宗教商品,销路更广。

  上述这些产品,仅止于安慰剂的作用,心病唯有从心医疗。因此心理卫生、精神健康、心灵环保,将是本世纪人类文明的重大主题。

  心身疾病,指的是心理适应不良所影响的生理疾病,精神压力所引发精神和内脏功能的一系列变化,此变化由最初生理性、可逆性、经过心理、生理反应,如急性压力太大无法排除,或慢性长期持续存在,结果都有可能导致身体病理性变化,许多慢性病就是这样形成的。

  美国宾州大学心理学讲座教授塞利格曼,则把现今这个时代称为「忧郁症的时代」,认为它已像伤风感冒一样普遍。依据他的研究,上世纪初和世纪末得忧郁症的比例是1:10。而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世界约有3%、近两亿人口罹患各式各样的忧郁症。「如就单一疾病而言,忧郁症排名第一,这很惊人,」台大医院精神部医师黄宗正略夸张却不无可能地指出,全世界将来恐因这个病而瘫痪!

  美国全国忧郁与躁郁协会曾调查,55%的忧郁症患者并未从他们的家庭医生那里得到诊断与治疗。只有十分之一的忧郁症病人,得到适当治疗。

  另一项美国社区调查更发现,每一百名忧郁症患者中,少于十分之一的人会去看门诊,且多是到家医科、内科等科别看,不是到精神科;求医者中又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人,最后能得到正确治疗。

  据统计,有高达70%的自杀者可能正罹患某种忧郁症。另外,超过8成的忧郁症病人有自杀念头,约一成五的病人甚至自杀身亡。而忧郁症患者自杀的比例,比一般人高30倍。

  --以上为内容取自康健杂志26期--你可以走出忧郁症—特别报导

  台北市立医院松德分院精神科主治医师汤华盛表示,台湾人口中约十五%的人,有严重或轻微的忧郁症状,以二千三百万人口计算,全台约有三百四十五万人或多或少都有忧郁症的倾向。

  董氏基金会董事长黄镇台指出,根据卫生署二○○五年统计资料显示,台湾自杀死亡率逐渐提高,从一九九三年每十万人约有六.二人,到二○○四年每十万人约有十五.三人,十年内比率成长一倍;而自杀死亡率,已经连续八年列入国人十大死因。另外根据台北市卫生局的统计,自杀在2005年的十大死因中排名第七,死亡比率甚至高于高血压及肝硬化。

  〈一〉现存的解决方案

  「药物疗法」是由医师开立抗忧郁药物,辅助患者对抗忧郁症,缺点是有些人会出现嗜睡、注意力无法集中等副作用。「支持性疗法」便是透过亲朋好友的支持陪伴,帮助患者挥别忧郁,优点是家人与患者关系最亲密,最能用心倾听,但也有因家人用错方法陪伴,加重患者压力;「认知疗法」也是不少医师视为最「无副作用」的疗法,主要是引导患者解读内心的负面想法,从中建立正向思维,让患者感觉「天无绝人之路」,看见生命的阳光。「团体疗法」在国外也行之多年,甚至常被当作主要疗法,结合其他个别心理与药物治疗等。目前团体疗法广用于民间忧郁症辅导社团,许多患者会分享自身罹病的心路历程,有助于凝聚病友间的向心力与克服忧郁症的勇气,不少康复者还会回到社团担任志工,以「过来人」身分,帮助病友踏出蓝色大门。

  但是有很多的心理学大师,也都有心理或人格的问题。而其所开创的心理谘商理论,多数是他自己自我疗愈经验之整合,有着其特殊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而并不是基于放诸四海皆准,历百代而不衰的真理。

  〈二〉企业静心

  “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斯德哥尔摩巴士司机的交通事故率已经减少了一半。”斯德哥尔摩一家主要巴士公司的主任执行经理汉斯?施奈德在最近接受国家报刊与电视台有关巴士司机训练“空达里尼静心”的数次采访中如此宣布道。

  空达里尼瑜珈,Kundalini yoga,一种觉醒式的瑜珈,由简单的瑜珈技术所构成,不论性别、年龄及体能,都能让每个人享受其中。它是一个整体性的技巧,包括呼吸 (pranayam)、瑜珈姿势(asanas)、声音、吟唱(咒文)和静心。这样的设计能帮助你在Kundalini能量提升时,达到最高意识的体验。

  ” kundalini ”字面上的意思是「情人的卷发」。这是一种隐喻,以诗意的方式去描述能量的流动以及存在于每个人之中的意识。这些练习能让你融和或是连结宇宙的本性。这种个人意识与宇宙意识的汇流将创造出一种神性的和谐,我们称之为瑜珈。在发现80%的员工患有诸如颈痛、背痛、心脏病等身心失调症状并且病假比例很高的情况下,汉斯?施奈德决定引入静心课程来训练人的觉知能力和解决员工的内心冲突。

  汉斯?施奈德评论道:“巴士司机的工作环境,如果没有受过专门训练,很可能没有人会受得了。”正如他的一个雇员海伦娜?桑德斯特露姆所说:“干这一行很紧张,我们必须同时刻表拼搏……末班车的乘客……还有……小汽车……都很紧张。”

  这一课程之后,对罗尔夫?达尔来说,一切都不同了。“工作结束的时候,我现在不再停下来抽支烟,或出去伸伸腿脚。我只是闭目静坐,平静地将气吸入腹中。”罗尔夫如今在教他的同事如何静心,他说:“在开始静心以前,我同乘客争吵是家常便饭的事。但现在我能更好地管好我自己和我的思想。现在摆脱烦恼变得很容易了。”

  “这个专案,一半由政府支付,一年40,000美元,但同涉及的巨大财政存款相比,对一个有500名雇员的公司来说是一笔微不足道的投资。”汉斯?施奈德说:“好几个组织已经同我们接触,不久,这种情况会在多数公司开始出现。”他总结道。

  瑞典人这种对改善工作的强调现在已经传到了挪威,正如挪威一家最大的银行—— Kreditkasson银行——付总裁在昨晚电视主要晚间新闻上所说的:“对我而言,静心已经成了我生命的一部分。有的人早上一定要吃鱼肝油,我觉得我只需要一点静心就可以了。”在评论“动态静心”和“空达里尼静心”如何帮助他同别人更好地交流相处时,他说:“我觉得在我干活时,效率提高了。”他总结道:“太好了,我太幸福了!”

  心病还需心药医,佛是大医王,法是良药,佛教以善于医治众生心病为己任,以善于治心著称,禅修的技巧曾被广泛的运用于心理治疗,我们必须依于佛法发展出一套有次第可行的「心理疗愈方法」,来对治这个世纪末的心灵危机。其实有很多修行方法及理论,都可以用作治疗精神心理疾病的技术,有些则早已经被心理学所吸收。

  四、论佛教的生命关怀与心灵治疗

  佛教禅修的技巧曾被广泛的运用于心灵治疗,尼商纳(H. S. S. Nissanka)的 Buddhist Psychotheraphy (《佛教心灵治疗学》,Delhi:1993 )一书可视为代表性的例子,尼商纳博士不仅是心灵治疗的理论家,他也是有多年的临床经验的心灵治疗师。尼商纳的书运用了佛教的止观的禅修技巧于心灵治疗,他据此整理出下列佛教的心灵治疗的六个层次:(一)沟通(communication),(二)身体的觉知(Physical Awareness)、(三)情绪的知觉(Awareness of Feelings)、(四)心灵的观察(Observing the Mind)、(五)心灵的分析(Analysis of the Mind)、(六)重新导向与社会化(Re-orientation and Socialization)。大体言之,尼商纳运用到了感觉回收、集中等等的「止」的禅修技巧以作为前三个阶段的心灵治疗,达到情绪控制的效果,而运用了因缘观、慈悲观等等的「观」的禅修技巧以作为后三个阶段的心灵治疗,以重建心灵和扩展自我。(引自【论佛教的生命关怀与心灵治疗】赖贤宗(华梵哲学系专任助理教授))

  〈一〉法的医疗

  1974年马哈希尊者曾在仰光大学为学生们讲说内观修行,那次演讲的内容经整理后编辑成书,该书曾增编一个附录,【法的医疗】。描述禅修者在为法精进时,治愈自身疾病的事例。这些故事或许也可以诱导那些爱冒险的读者,即使他们原本对解脱与证悟不怎么感兴趣,但却可能因实际修行内观而对佛法有更深刻的理解,即便是一开始修行内观的动机并不怎么崇高,只是为了治好困扰他们已久的长年疾病。希望这样的诱导能成为有效而善巧的方便,让人们走上正确的道路,迈向正确的目的地。

  〈二〉【心智科学】导读

  西方医学界对于身心医学的研究兴趣从一九五0年开始高涨,并且开始参照东方的身心医学观念,来研究和开发消除压力反应的松弛方法。

  但是,西方医学界无法像东方人一样轻易相信宗教信仰的强大治疗力量,并且想要确定信心疗法的有效性。因此,哈佛医学院的心脏科医生班森(Herbert Benson)在一九七五年就出版「松弛反应」一书,并且在西元一九八一年跟达赖喇嘛合作,共同展开「静坐的内在控制作用和信心效应」这项研究计画。然后,班森医师逐渐确定宗教信仰和松弛技巧的结合的确能够激发个人的潜在治疗能量,并且在一九九0年促成哈佛医学院的身心医学研究机构和西藏会馆联合举办「心智科学的研讨会」。后来,这场研讨会的演讲和讨论内容就由《EQ》作者寇曼(Daniel Goleman)和西藏佛学专家索曼(Robert A.F. Thurman)博士共同编辑,并且结集为《心智科学-东西方的对话(MindScience-An East-West Dialogue)》这本书。

  〈三〉《心灵幽径》导读

  杰克?康菲尔德(Jack Kornfield)早在一九六七年就去泰国巴蓬寺跟阿姜查(Ajahn Chah)学了五年内观禅,并对自己的定境和内观能力感到某种程度的满意,觉得自己已经能到达进阶的烦恼止息地步。但是,当他脱离清净的共修环境,并在一九七二年回到美国机场之后,却赫然发现自己对人际关系存有莫大的恐惧心,并且试图用定慧双修的工夫,来使整个情况得到控制。可是,他发现情况并没有改善。因此,他开始联络其他西方的内观禅教师,一起探讨这个问题,发现「高等禅修境界可自动消除一切低等心理烦恼」的前提必须要加以修正,并且提出结合禅修和心理治疗的主张。所以,他开始攻读临床心理学的博士,并且将修行重点从心智(mind)的专注力和观照力转到心灵(heart)的情感疗愈能量。当他在西元一九七六年拿到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后,就开始身兼禅修老师和心理治疗师二职,并且出版《当代南传佛教大师》一书。后来,他在一九八六年加入「灵性危机网路」的工作计画,并且致力于「灵性危机(有一部分类似于我们所说的禅病或走火入魔)」的紧急处理工作。然后,他把这二十年来的教学心得和治疗经验,写成《心灵幽径》一书。

  此书不仅浓缩了一群西方内观禅老师的教学心得,也指出了结合禅修和心理治疗实践的必要性。可惜的是,作者并没有进一步指出整合禅修和心理治疗的理论正当性,导致很多东方的禅修老师仍然误认为心理学是不究竟的世间学问,并且连带把谘商辅导、心理治疗和精神医学当成救济众生的权宜手段,而忽略了精神分析对于修行境界的突破性贡献。摘自翻译作家李孟浩『《心灵幽径》导读』。

  〈四〉『佛教禅修与身心医学——正念修行的疗愈力量』

  随着医学研究的进展,以及东、西文化的交流,在二十世纪中后期,西方医学界摒弃十七世纪以来固守的身心二元论之成见,进而拥抱东方文化中有关身心一体的哲学思维,从而促成「身心医学」(Mind/Body Medicine)、「行为医学」(Behavioral Medicine)以及「辅助与另类疗法」(Complementary and Additional Therapy)等崭新的医学研究领域的开展。此新兴的医学研究潮流,不再视身体与心理为两个分离、互不相干的实体,而认为整体健康不仅关乎生理的因素,更涉及心理乃至社会的因素;而且深信,内在的心理力量对身心整体健康具有莫大的影响力。在研究心理因素如何帮助种种身心疾病的治疗时,东方的禅修,特别是「超觉静坐」(Transcendental Meditation ,简称TM) 、禅佛教的「打禅」(Zen Meditation) 、以及初期佛教的「正念修行」(Mindfulness Meditation)──或称「内观修行」(Insight Meditation) ,逐渐成为心理治疗 ,以及许多医学研究尤其是与减少压力相关的研究,所注目的焦点。

  在诸种佛教禅修之中,初期佛教「正念修行」的疗愈力量,在近二十年来,更是广泛地引起西方医学与心理治疗学的兴趣。至今,「正念修行」已成为西方世界,尤其是美国医界中,运用最广的佛教禅修系统。「正念修行」的医学研究,俨然已成为「辅助与另类疗法」里的一门新兴显学 。

  被西方医学界广泛运用的两个与佛教禅修相关的疗程,即「正念减压疗程」(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 ,简称MBSR), 以及「正念认知疗法」(Mindfulness-Based Cognitive Therapy ,简称MBCT) 。这两种疗程皆以培育「正念」为宗旨的内观修行,为疗程的主要内容。

  「正念减压疗程」乃于1979 年,由美国麻省大学医学中心(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Medical Center) 附属「减压门诊」(stress reduction clinic)的Jon Kabat-zinn 博士所创立,原称为「减压与放松疗程」(stress reduction and relaxation program,简称SR-RP)。「正念减压疗程」立意在辅助(而非取代)一般的医疗行为,其目的乃在教导病患运用自己内在的身心力量,为自己的身心健康积极地做一些他人无法替代的事——培育正念。参与疗程的病患通常各自患有不同的生理或心理疾病,包含头痛、高血压、背痛、心脏病、癌症、爱滋病、气喘、长期性疼痛、肌纤维酸瘤、皮肤病、与压力有关的肠胃病、睡眠失调、焦虑与恐慌症等等。

  「减压门诊」在为门诊病人开设疗程之同时,亦从事相关的医学研究,为医学院学生开立课程,提供医护人员、心理治疗师、教育工作者各种与疗程相关的在职训练,至今亦发展成师资认证的方式,授与「正念减压疗程」的师资证照 。门诊于1995 年扩大为「正念中心」(Center for Mindfulness in Medicine, Health Care, and Society,简称CFM) 。2005 年4 月「正念中心」召开第三届「将正念疗程整合至医学、保健与社会之中」(Integrating Mindfulness-Based

  Interventions into Medicine, Health Care, and Society) 的年度学术研讨会,积极研究「正念修行」的疗愈力量,并将之推广至医学、保健乃至教育的领域。

  至今,正念减压疗程已成为美国医疗体系内,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庞大的减压疗程;据估计,截至2004 年,美国、加拿大、英国等西方国家境内已有超过240 家的医学中心、医院或诊所开设正念减压疗程,教导病人正念修行。

  摘自澳洲昆士兰大学.历史哲学宗教古典文献学院博士候选人:温宗坤. 『佛教禅修与身心医学——正念修行的疗愈力量』

  二○○六年五月,刊于《普门学报》第三十三期,9-49 页

  面对那么多的忧郁症、躁郁症或自杀事件,身为行菩萨道的汉传大乘佛教徒,我们能做些什么?一般的慈善救济故然也很好,但仅只于解决物质生活上的困境及得到少部份心理安慰。然而大乘不共声闻之处即在于大悲心,悲能拔苦,究竟如何逐步解决众生心中的苦?是多几场拜忏,多办几场水陆大法会,便可以冥阳两利,解决所有问题吗?我想应当依于佛法中对治烦恼的方法,结合其他世间疗愈方便,令他们免于心身疾病之忧苦。

  五、佛法的安心之道课程的安排

  本课程依于佛法缘起的道理,运用大悲心及禅修的正知正念,结合传统中医针灸、推拿、经络及中药以及情志疗法,并结合西方心理学谘商助人的技巧,循序渐进的由探讨(一)压力的缘起,到阐述(二)治标的纾解方法、

  (三)生活方式及思维模式的改造;并最后导向(四)究竟解决之道~以法安心。

  祈望有助于心身疾病者学习后之自我疗愈及摆脱抗忧郁药之问题和副作用,也有利于谘商辅导者之参考,以及心身疾病者之家属了解照料之方法。

  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 diseases)的认识

  〈一〉压力的缘起

  1、什么是压力?

  2、从佛法来看待压力

  压力源

  受力面积

  压力是单位面积上﹙心智﹚所受(压力源) 之力。

  压力源(Stressor)是引发压力之情境,除了来自于外境的变化无常、无法掌控,主要是自己的无明﹙根本烦恼﹚与情绪﹙随烦恼﹚。

  受力之单位面积则是,心力与智慧。心力即堪能性,包括了意志力、忍耐力;智慧则是依于理性思唯后之抉择与行动。

  心=勘能性、意志力、念力、忍力、专注力、觉察力=定,修止可得定。

  智=智慧、正见、正观、如实知、正思惟、抉择判断=慧,修观可得慧。

  有时压力的来源只是自己既定的想法而没有其他的理由,许多心理压力是源自于我们拒绝面对现实,不愿接受生命的真实面目。

  从佛法的角度来看,压力绝对不是来自外境的,而多数是自己给自己的。虽然我们可以理解无常的道理,但是在心理上却对他,却有一种根深柢固的厌恶感。我们想要的是常、是永恒、是期待永远不变的安全感。我们深信可以掌控外境,可以得到常,于是消耗了大量的精力去加强那份来抵挡无常、抵挡不可意、保住可意的力量,而继续执着永恒。

  压力源自烦恼所引发的爱欲情绪,多数人只想加强那份掌控外境、抵挡无常的执着,于是「渴望企求未得到的,或想要得到更多,以及想要去除不合乎自已企求期待的;另一方面又害怕失去已得到的,而失去后又引起忧恼。」

  由于承受力量的心智不足,便形成了压力,由于心智不足又再引发烦恼情绪,成为新的压力源,如此恶性循环,压力当然越来越大。

  3、面对压力时,一般的反应

  〈二〉治标的纾解方法

  暂时纾解压力的方法

  主要思考方向:1.降低压力源 2.增广心智。

  基于压力的定义,当我们需要纾解压力时,多数人立刻会想到降低压力的来源或者暂时避开压力的源头;但有时不一定能改变压力的源头,增长自己的心力与智慧,才是真正的究竟解决之道。因此,切莫自我欺瞒,漠视事实的存在,而因循苟且;要知道拖延逃避,压力并不会自然消失,只会有如滚雪球般越滚越大。不过当心智不足时,还是「惹不起而躲得起」的好,短暂的离开压力情境,纾缓了身体的不舒服与焦虑的感受,才有机会增广心智,事情反而更容易处理。有时我们无法事情处理,多数只是因为自己慌了,所以暂时的转移压力的焦点(所缘境),藉由专注、放松的活动,令心平静、安宁而得到休息,乃至提升心的勘能性,让自己整理一下,再重新面对。

  值得注意的是,纾缓压力的方法不要依赖过多的外在条件,而且有时必须量力而为,切又因此莫创造新的压力源。

  可以暂时纾缓压力的方法:

  医疗与求助

  转移负面消极的想法

  区隔压力的累积,随时整顿心情,避免累积压力

  放松:学会如何改变自己,在现有环境下,做最大的放松。尤其在即将面对有压力的事之前,进行最大的放松

  不要过劳,休息与睡眠。

  运动、饮食的调整,

  〈三〉生活方式及思维模式的改造

  察觉记录压力的成因及反应模式

  生活态度之重整----免疫力的培养

  少欲知足:少事少业,化繁为简,放慢脚步

  有效的运用时间

  重新定位,重新规划

  〈四〉以法安心~究竟解决之道

  生命教育的时代性意义

  智中法师

  【纲 目】

  六、 前言

  七、 缘起的定义与内容

  八、 缘起的生命观与生命的意义

  九、 缘起的生命教育

  十、 结语

  二、 前言

  面对拥有高科技、但缺乏高思维的廿一世纪,我们所观察到的是社会道德沦丧、物欲横流、人心浇薄、治安恶化;人际关系由日渐疏离、互不信任,乃至于对立仇恨;我们生活在这价值混淆沦丧,诡谲不安的大环境里,究竟该何去何从?

  其实,世界之所以充满压力又变动不安,主要是由于近代世俗的功利主义以及物质文明的极度昌盛所导致。 在现代社会里大多数人习惯将思想与精力,长期盲目地致力于物质文明的追求与享受,因而藐视伦理、道德、人性及精神文明。然而,代表物质文明的高科技是绝对真实正确的吗?我想恐怕不是。否则为什么科技还在不断地改进与创新?事实上科技虽然不断进步,但却并没有为人类带来真正的幸福!反而是社会和经济问题却随之日益恶化。犯罪行为、环境污染层出不穷,社会面临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心理疏离问题。当大多数人沉迷于高科技带来物欲的享乐之时,不知不觉中就会鄙视了精神生活的价值,而只为表面的事物而活。大多数人从未试着了解自己生命的特质与需求,更无耐心去经营创造自己的生命。心无所系、情无所托,欠缺有意义人生的目标,只会令心智无法发展而日渐封闭萎缩。自我怀疑和愤世嫉俗的情绪会消磨掉我们的自信与希望,进而造成极大的焦虑不安。即使生命有目标,往往也只是浮泛地从财富、名利与权位中去肯定自己。我们庸人自扰,以为追逐显赫于外的名位权势财富,或者藉由缜密的分析技巧,就能回应自己内心深处所应该关切的事情。有多少现代人会认真思考现生命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们为何存在?为何生于此?死后又去哪儿?生命之意义究竟何在?我们这一生究竟要什么?活得有意义吗?我想, 大多数人都不曾认真思惟过这些问题;久而久之,也就只有浑浑噩噩、奄奄一息活着!

  捷克的总统作家哈维尔(Vaclav Havel)说:「典型的现代科学仅能描述事物的表象,呈现单面向的事实。象牙塔中的科学愈是单面向看待事情,认为所见即真理,就愈容易误导群众。我们对于这个宇宙的知识,也许超出先祖们无数倍,但愈来愈可以看出,他们似乎比我们更了解宇宙的本质。我们已然不再拥有他们那种理解的能力了......。也因此,我们享受文明成果所带来的各样肉体的安适,却不知如何自处,也顿失方向。我们经验的世界似乎也一片混沌。专家们可以向我们解释外在世界的任何事情,然而我们对生命的了解却愈来愈不足。」﹝注1 ﹞诚然如此,只要是丧失对生命意义的追寻,高科技所带来的只是令人类变本加厉的生活在腐化的享乐爱欲,或是在恶化的仇恨争斗当中,弄得人类生活毫无生趣。要对治人世间的这些问题,唯有依佛法的教导去实践,由调柔自己内心,提升智慧,进而救济世间,才是最好的解决之道。

  目前过于偏重实用功利主义的教育似乎不是在开启学生心智,而是反其道而行。过去也从没有出现像今天这么多的家庭和校园问题以及种种社会的恶质与乱象,主要的原因即在于此。没有一个时代像现在这么爱搜集资讯、知识,而将智慧与资讯、知识混为一谈,相对的却又这么的不重视处世的智慧,品德与人格,更谈不上心智的培养。若以知识的累积、追逐利益效率,视为一切教育的终极目标;诸如此类的乱象,实在有点“倒因为果”了。教育程度似乎成了身份地位的表征,这样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人当然只精于“如何存活”及“如何享乐”的手段〈甚至不择手段〉,而昧于“为何而活”的生命意义。于是把得到的一切视为当然,不知感恩;心中永远只有自己,没有别人;好逸恶劳,急功近利;缺乏责任感,只知“先享受后付费”,盲目追求立即享受,不知考虑长远后果;普遍显得依赖、懒惰、被动;就如此而空虚,没有目标,得过且过的活着。

  教育的本质是心智的培养、醒觉和在生活中的实践,本来就意味着从生命中去探讨学习,它和生命本身有着相同的目标。教育应从孩子蹒跚学步时,就启发培育自省自觉的生命智慧,不断的去探索生命的意义、学习尊重生命的价值,发展个人独特的生命,踏实地迎向人生。

  【生命教育】一词是近期的产物,最早出现于1979年,在澳洲雪梨成立的「生命教育中心」(life educational center: LEC)。 LEC明确标举(life education)「生命教育」之概念,其目的主要是致力于「药物滥用、暴力与爱滋病」的防制。﹝注2 ﹞台湾生命教育始于民国八十六年前后,其提倡背景则是从反暴力或自杀防制的观点出发。﹝注3 ﹞。此二者均局限于既存问题的对治性,而未能地针对人生实践原则与方向的生命观、生命的意义价值观等方面,就其普遍性、必要性等根本问题着眼。随着生命教育推动者立论与目标的不同,生命教育的本质与内涵,至今仍然缺乏具体的共识,更遗憾的是,能够从佛法去探讨生命教育的论述,甚为罕见。

  个人以为,生命教育应当在合乎真理的观念基础上,定出实施的目标、内容与方法,因为一切不合乎真理的定义与前提,只会导致错误的结论。佛陀的出世,就是要开示众生什么是生命的真相,探求生命的缘起因果,进而悟入缘起的真理,免于生死苦恼。因此本文首先要阐述这世上唯一的真理:佛法的【缘起】教义〈「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及「四缘生诸法」〉以及【缘起】的内容〈「三法印」、「四胜谛」、「十二因缘」〉;其次,再依于缘起的定义与内容,推论出契合缘起的生命观及生命意义。当生命意义有了个依托的标准后,再依四谛中离苦得乐之「道谛」略微地说明缘起生命教育的目标及内涵;最后遵循「四缘生诸法」、「十二因缘」的法则,就生命的起承转合,掌握各个不同阶段应有的需求与发展,来谈论生命教育的实施重点。

  二、缘起的定义与内容

  佛法,就是要澈底解决世间的一切苦,而苦的根源,在于对生命的真相不能觉悟,也就是「无」法「明」白一切法都是缘起的愚痴──「无明」。于是「无明缘行,行缘识,乃至招集纯大苦蕴」,因无明而有缘起的生死流转。反之,若能具备彻见缘起的智慧──「无明灭」,于是「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乃至纯大苦蕴灭。」,因无明灭而有缘起的涅槃还灭,也就是达到究竟离苦得乐的境界。

  二之一、缘起的定义

  凡是真理,必定是本来如此的、也是必然如此、普遍如此的,不分时空永远都是如此的。「缘起」是法界常住,符合上述的条件,是绝对的真理,是佛法的精髓。「佛告比丘:『缘起法者,非我所作,亦非余人作;然彼如来出世及未出世,法界常住。彼如来自觉此法,成等正觉,为诸众生分别演说,开发显示,所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注4﹞「此有故彼有,此起〈生〉故彼起〈生〉」说明「果」依待「因缘」而生起与存在的法则,是缘起定义的具体说明。任何事物的生起与存在,必有原因与条件。「此」指因缘,「彼」指果报,用「故」字表明因与果之间的关系。「彼」之所以如彼,不是因为自己如此的,也不是无因而偶然的,必须在此因彼果的相对关系下,由于「此」而如此的,彼此间有着必然的因果性。同样,诸法的消逝与还灭,也是由于缘起,所以说「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无对有说的,灭对生说的,只要因缘成熟了,有的必然要归于无,生的也必然要归于灭。缘起,不但说『此有故彼有』的生起,而是说『此无故彼无』的还灭。依因缘而有、而生,依因缘而无、而灭,这就是缘起的特性。

  究竟什么是因?什么是缘?可以由《瑜伽师地论》来说明:「复次依种子缘依处。施设因缘。依无间灭缘依处。施设等无间缘。依境界缘依处。施设所缘缘。依所余缘依处。施设增上缘。」﹝注5﹞。

  「因缘」:「现行熏种子」每一法现行作用后便熏成了「种子」,「种子生现行」,依靠这个「种子」保持业力,遇缘而生现行得果报,叫做「因缘」,意义是主要的条件、特别强的因缘,能为亲因的缘,故又称为「亲因缘」。其余三缘则包括其他次要条件,即──

  「等无间缘」:前一念的心心所法,能为无间隔的后一念心心所法生起之缘,称为等无间灭缘,也称为「次第缘」。

  「所缘缘」:心心所的生起,必有他所缘的「境界」为依处生起,所以叫所缘缘,也称为「缘缘」。

  「增上缘」:不论那一法,凡是有生起他法的胜用或助力,或者不碍其他法的生起,都叫增上缘。增上缘的范围很广,本可以总括一切缘,这里是指上诉三缘以外的一切。

  一切事物得以生起存在,皆由此四缘,「何谓四缘?因缘、次第缘,缘缘、增上缘 四缘生诸法,更无第五缘。一切所有缘,皆摄在四缘,以是四缘万物得生。」﹝注6﹞

  以上简单的说明缘起的定义,但是缘起非常深广,难见难觉,它离不开我们的认识,然而,我们却不认识它。此中有无数的业力增长消灭,还有无数的因在变化,彼此可能相摄、相克或融合,是非常复杂的潜能。因此, 我们必须从「彼此关涉的和合中,前后相续的演变中」﹝注7﹞,更深一层地观察「无我」的「众缘合和」及「无常」的「生灭相续」,如此方可窥见缘起的真义所在!下面就其内容进一步说明,或许可以更具体的理解。

  二之二、缘起的内容──三法印,四胜谛,十二因缘

  二之二之一、三法印

  《大智度论》卷二十二曰:「问曰:何等是佛法印?答曰:佛法印有三种,一者一切有为法,念念生灭皆无常。二者一切法无我。三者寂灭涅槃」。(注8) 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都是是依缘起而开展的教义。「法」是普遍的必然的真理,「印」是依此三者依来辨别印证是否合于佛法,而证实为究竟正确的,所以称为「法印」。

  「诸行无常」:一切事物随着因缘的聚合离散,或先有今无,或今有后无,都是念念剎那生灭变化,相似相续的存在,没有永恒不变的,这就是诸行无常。

  「诸法无我」: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假合,没有不假外缘独自存在的,也就没有一个自在主宰的「我」,所以无我,这就是诸法无我。

  「涅槃寂静」:了达世间事物都是缘起的,知一切法无常,则外破我所、五欲等,知一切法无我,则内破我法,没有实在性的我我所可得,因而契入一切虚妄不起的寂灭性,这就是涅槃寂静。

  佛陀曾经告诉三弥离提:「云何名为世间空?佛告三弥离提:眼空,常恒不变易法空,我所空,所以者何﹖此性自尔。」(注 9)一切有为法的本性是涅槃空寂的,所以是无常、无我的,此即「出世空相应缘起」。缘起本是开显空义的,观察缘起,悟到它的必然理性,而归于涅槃空寂,这是佛陀宣说缘起的方法与目的。

  二之二之二、四谛与十二因缘

  佛陀依缘起而觉悟,是故也依缘起而说法,而佛陀最常用的就是四谛与十二因缘,因为此二者圆满的开显了缘起的义理。如「佛告婆罗门:我论因说因。又白佛言:云何论因?云何说因?佛告婆罗门: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注10)「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的苦集二谛说明有漏的世间因果,「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的灭道二谛说明清净的出世间因果。

  「苦集灭道」四谛,是不离缘起因果的。果必从因,从现实苦迫的「苦谛」,向前因推求观察,可知生与老死之间,有一种不变不移的必然关系,老死是由于有生为缘,生是由于有取为缘,……如此一层层的推求观察一直到无明为缘,但这不是说推至无明,我们的生命就到尽头,而是发现了无限生死苦迫的症结所在「集谛」。苦因与苦果间,所有相生相引的必然轨律,就是所谓「十二因缘」的流转门:「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如是因缘,但为集成是大苦聚。」(注 11)

  「道谛」即是三十七道品,是由无明灭而达到究竟灭除苦恼的方法。佛陀教导我们由听闻而思惟缘起的义理,在复杂的生命现象中把握它彼此与前后的必然法则,从「苦谛」观察到「集谛」,能正确的悟解生死流转都是依因缘而存在的,再透过止观、四念处的修习,才能逐渐改善自己的身心而向于解脱。依因方有果,因灭则果灭,无因果就不生了,惟有集灭才能得到众苦的寂灭的「灭谛」。灭道二谛即「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涅槃还灭,也就是「十二因缘」的还灭门:「若无明灭则行灭,行灭故识灭,识灭故名色灭,名色灭故六入灭,六入灭故触灭,触灭故受灭,受灭故爱灭,爱灭故取灭,取灭故有灭,有灭故生灭,生灭故如是老死忧悲众恼大苦皆灭。」(注 12)由这样的因缘改变中,灭除苦集而达到解脱。

  四谛与十二缘起,并非是不相关的,十二缘起也可以作四谛观察,如老死,老死集,老死灭,灭老死之道,经中称为「四十四智」,不同的是在说明上,缘起法门着重于“竖”的系列说明,四谛则着重于“横”的分类而已。

  接着,根据《俱舍论疏》(注 13)略为解说「十二因缘」的每一分位:这一生生命的现象起自于无始以来「不能了达一切从缘而起」的「无明」,及依无明而起的身心活动及引起的业力「行」,从而形成新生命开始最初的一念心「识」。

  「识」:「正结生蕴者,若于母胎等,正结生时一剎那位五蕴名识,受生识强。故别标识。」唯识学者将此「识」定为异熟的阿赖耶识,并以此为中心,用来说明生死杂染的缘起。阿赖耶识是「去后先来做主翁」,当前一生死亡时,虽然身心崩溃了,但过去所造作的业能,并未消失,以种子的形式寄存于阿赖耶识;等到因缘和合,就随着业力善恶的不同,而得或苦或乐的果报体,成为一新的生命开始──「正结生蕴受生」的「识」。

  从无明缘行而到行缘识,说明了从过去到现在的生死历程。

  「名色」:「名色者,从结生后,六处生前,中间诸位,所有五蕴,总称名色。中间诸位者,即是胎中。」由于「识」的结生,身心就开始发展,「名色」指得是在胎中心身渐渐发育而六根尚未圆满成就之位。「名」是心理的,不能具体表达,只能以名诠示,故称为名;色是生理的,亦即眼等诸根。依人类的胎生来说,在结生的识与父母精血和合以后,六根尚未成形还是肉团﹚。

  「六入」:「从名色后三和已前生眼等根,此位五蕴,说名六处。六处创圆,根相显故,但标六处。」是胎儿名色渐长,有眼、耳等的差别,六根初步具足而明显现相,形成人体形态,即将出胎的阶段。

  「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此三位,都是说明生命在母胎中发展的经过。

  「触」:「于三受因异未了知名触者,三受因者,谓三受境,境名为因,能生受也。谓出胎后,三两岁来,根境识三能有对触,此位五蕴,总名为触。触相显故,故标触名。于三受境,未能了知,故未名受。」胎儿出生之后至两、三岁之间,六根与境界相触,引起身心的活动,但尚未能领纳辨别苦受乐受差别的阶段,称之为触。

  「受」:「在淫爱前受者:谓五六岁已去,十四十五已来,已了三受因差别之相,未起淫贪。此位五蕴总名为受。受用胜故,故别标受名。」受是领纳境界。婴儿渐大到了五、六岁的儿童期到十四十五青少年发育期,对事物领纳、识别,虽生起种种苦乐感受,但强盛的爱欲尚未生起的阶段。

  「爱」:「十五已去,贪妙资具,淫爱现行,未广追求,此位五蕴总名为爱。爱用胜故,别标爱名。」到了少年时代,依或苦或乐的「受」,而生起「食爱、淫爱﹙男女根成熟,性欲发动而开始的染爱。﹚,及资具﹙维持生活所需器具﹚爱。」的爱欲。这个阶段,已经以主动的姿态,爱着男女、五欲、六尘,而不得自拔,但尚未至广为追求的「取」。

  「取」:「为得诸境界遍驰求名取者:取谓贪也,年既长大,贪五欲境,四方驰求,不惮劳倦,此位五蕴总名为取,以取胜故。」取是摄取所爱着之事物,归属于自己的阶段。到达成年的青年时期以及壮年、老年长时期中,因为对「食爱、淫爱及资具爱」的执着不舍,于是四方追求,即使危险也不怕辛苦的想要去取得、占有、支配所爱着之事物。

  「有」:「有谓正能造牵当有果业者,因驰求故,积集能牵当有果业,此位五蕴总名为有。业名为有。有当果故,以业胜故,标以有名」在爱取的活动中,造成或善或恶的种种「当有果」业,成为未来新生命的潜力,称为有。

  从识缘名色到取缘有,说明了这一生不同阶段的发展情形。

  「生」:「结当有名生者,从此舍命,正结当有,此位五蕴总立生名。」现生死了以后,因为这未来生命的潜能「有」,又会招感新的生命开始。

  「老死」:凡是有生的,老死就随着而来,虽然寿命长短不一,死的情形不同但从生到老死之间都是「忧悲苦恼」。

  要注意的是,以上仅就十二因缘不同阶段的重心、特色作直线式的说明,事实上每一阶段都可以涵摄(有时不一定有)其他的。「无明缘行到生缘老死,好像有时间前后的,但这不是直线的前后,螺旋式的前后,是如环无端的前后。」(注 印顺法师《佛法概论》 p.152) 「知道了这一点,佛法的因果观,才会契合于组织的、流动的,即无常、无我的;」「佛在这环形的因果相续中,悟到了因果间的回环性,所以说生死无始。故因与果,是前后必然而又无始终的。」(同上注)

  十二因缘一般也称之为「业感缘起」,仅以「惑」「业」「苦」三支来说明:从惑起业,由业感得苦果,又依苦果而生起惑。」。「行」、「有」二支的业力,是身心的活动所引起的势用,由「思心所」审虑、决定,然后再依身、语而引发招感果报的潜在能力。这种「已作不失、未作不得」的潜能是一直存在的,即使经过百千万劫,仍不失坏,只要因缘和合,业力就会招致果报。

  十二因缘中「无明爱取三烦恼,行有二支属业道,从识至受并生死,七事同名一苦道。」「无明」、「爱」、「取」,称之为烦恼道,也就是「惑」。「行」、「有」二支,称之为后有「业」道。「识」」、「名色」、「六入」、「触」、「受」以及「生」、「老死」,称之为当来「苦」道。「无明」与「行」,即是惑与业,属于过去世之因。「识」、「名色」、「六入」、「触」、「受」五者,则是缘于过去惑业之因,而受之现在苦果,这是由过去到现今的第一重惑业苦的因果。而「爱」、「取」二者为现生之惑,「有」则为现生之业,缘于此现生惑业之因,而感未来之「生」与「老死」之苦果,则是从现生到未世的第二重惑业苦的因果。依此三世两重之因果得知:现生「爱、取」之惑及「行、有」之业是由现在之苦果「识乃至受」而生,则由此推知过去之惑「无明」及业「行」亦从过去生之苦果而生,如此继续回溯过去,找不到起点。而现生之苦果「识乃至受」又生现生之业「有」,则由此推知未来之苦果「生、老死」,必定生未来之业,如此继续推求未来,也找不到终点。如此过去无始,未来无终,是一个很圆满的三世两重、惑业苦的因果。

  三、缘起的生命观与生命的意义

  三之一、缘起的生命观

  人生在世,有太多的未知与不确定,唯有在深刻反省生命的价值、存在的意义、人生理想的建立及如何安身立命等问题之后,才能掌握人生的方向。不曾认真思考过这些课题的人,实在枉为万物之灵。我们可曾想过,我们是什么因缘来到人世,而究竟又是为何而来?日后又是什么因缘离去?又往什么地方去?在不知不觉迈向生命尽头当中,我们这一生究竟应该如何过?是寄托于神的旨意,取悦祀奉,等待恩宠?还是任性无为,听天由命?!难到我们自己就不能靠自己的努力去开创吗?!

  一如印顺老法师在《学佛三要》提到的:没有佛法的人生就会「茫茫生死事难知,碌碌终生何所得,孳孳行善复何益,逐逐此心安不得」(注 14)。「茫茫生死事难知」,人从最初出生开始以至老死为止,匆匆数十年中,终日浑浑噩噩,不知究竟生从何来,死往何去。生命中或许有个目标及计划,但也多半不能依自己的意愿去成就。一生似乎是无意偶然的结成,就在糊里糊涂中过去。即使贵为帝王也会不禁感叹「来时糊涂去时迷, 空在人间走一回, 未曾生我谁是我? 生我之时我是谁?」。不但不知道生死的问题,而且「碌碌终生何所得」?忙了一生究竟得到了什么?不知为何而忙但又不能不忙,心安不下来,一定要找一个事情忙。在忙碌中或许曾经获得了财富名位,但终究要失去的,只是徒然空欢喜一场罢了。终生只知道忙、盲、茫地追求外在的快乐与肯定,反而不知如何调适自己内心的不安。当然比较好的是忙着去作善事,然而「孳孳行善复何益?」,行善当然会有好的果报,但如果不谈三世善恶因果,没有来生,今生做好事不一定今生立刻得好报,于是只好寄托“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的报在子孙,然而实际上又并非一定如此。因此,唯有了解众生的相互依存,深信三世善恶因果的必然,合理的善行才有意义。

  重要的是,没有智慧的人生必然「逐逐此心安不得」,心愈不安,就愈向外攀缘五欲六尘,不断追求财富、名位、权势、美貌、知识…或长生、永生等。但是物欲满足就快乐了吗?而果真物欲有满足的一天吗?其实人一生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却太多,尤其在物质上的追求,似乎只是徒增烦恼,令我们的心智更为软弱,更迷于真理而看不清事物的真相,离安乐的人生非但没有更近,反倒更远。工业革命后,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大多属于物质层面,仅仅使人的身体暂时过得便利与舒适,对于解决内心不安的问题,全然使不上力,有时享受愈多拥有愈多,却反而愈觉得空虚。事实上,欲望是无边苦难的根源。人心的不安与不满足,绝不是外来的给予所能解决的。人心若不满足,却只一味的向外求,将永远得不到安乐,有只说不出的苦。唯有佛法从完整而根本的角度来看生命,才能启发我们的智慧,教导我们知道生死是怎么一回事,让我们知道如何获得内心真正的满足和安乐。

  从缘起的角度来看,生命是基于一定的业力因缘而生,并非无缘无故自然产生,也不是仅由物质聚合而成,更不是由万能的神所创造。生命是依业感缘起而有的五蕴,受、想、行、识的心与色的身,在相互依存中,得以继往开来的无限延续。生命绝对不是死后一了百了的断灭,也不是未生之前什么都没有,突然就凭空而有新生。每一期的分段生死,看起来互不相关,而实在是由业力果报串起,相续不断的过程。在一期一期的分段生死,前前生业力因缘的善恶差别,感得后后生种种不同的苦乐果报,所以也并不是恒常不变的。生命,向前前生推求,找不到最初的起点;向后后生推求,只会无限的延续而无终点。唯有超越无明惑业的圣者,才能出离生死轮回,达到不生不灭的境界。总而言之,生命是无始亦无终,非断亦非常的生生不已之流,其中并没有一个独立主宰、常存不变的的主体,也没有五蕴身心以外的业力,而是以业感五蕴的形式生灭相续的流转。无始以来迷于缘起而执着五蕴和合的生命是「常」、「我」的「无明」,是生死流转的根源。「无明缘行、行缘识」,继承前世的无明与行业,造成今生入胎的识(阿赖耶识)。「识缘名色,直至爱、取、有」,今生又由的赖耶识摄持根身「六处」,在不断的身心活动:「触、受、爱、取」中,有无数的业力增长或消灭,彼此相摄、相拒,相克制、相融和,成为新的潜能「有」。此生结束时,由此「有」的业力就招感来生的「生、老死」的果报。依于缘起的生命观,可以归纳出下列诸多特点:

  三世业果相续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三世业果相续,不应该只看眼前这一生。今生虽有贫富、苦乐、智愚、寿夭种种不同的果报,但这并不是神的旨意安排或凭空现起的,而是大家平等的继承了自己前生的业力所感得的。如果对眼前不满意,或是要来生更好,尽可以去开创改造的。业感缘起的生命,一切都是可以依自力创造去转变的,而不是由神力或天命来赋予掌控的,所以不必只是听天由命或怨天尤人,更不必借着服从奉献或祭祀祷告去求神的恩宠救赎。要知道,已经现前的果报,不论顺境或逆境都是「因缘合和」而「自作自受」的,只要过得去就好了,不要浪费生命去计较得失多寡,或是运气好坏,也不必因而自暴自弃,我们只有勇于承担而「随缘了业,莫造新殃」。主要的是把握当下,但自观内而反求诸己,一方面从经验教训中汲取智慧;另一方面,透过不断地听闻思维佛法,而在合于缘起因果法则上的事理努力改造自己,培养善根福德,增长心智,成为止恶修善、开拓未来的力量。

  「菩萨畏因,众生畏果」,在造因的时候,我们虽然有绝对的自由去选择,但等到业缘成熟,只有毫无选择地去承受果报。因此,在因地时,一定要依于「为善得福,为恶得祸」的定律,思辨抉择,谨慎行事;千万不可因贪图眼前而急功近利,等到自食恶果时就后悔莫及了!

  已作不失的业力是一直存在的,即使经过百千万劫,仍不失坏,只要因缘和合,就会招致果报。所谓「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有时并不是一造业,就会立刻感得果报。从造业到感果,需要一段时间;随造业力量的大小,以及种种因缘的合和,这时间会有长短的差别。有的这一生造业,当生就感果,这叫做「现报」;有的则是今生造业,来世才受报,这称为「生报」;有的是今生造业,隔一生或多生才受报,这称为「后报」。因此若只看现生,有时未必「为善得福」,反而可能「为善得祸」或「为恶得福」,这只是前生业缘成熟的结果而并非「现报」,切莫因此对于善恶果报就产生了怀疑。

  如果不知来生会相续而只想到迟早迈向死亡,或只是感觉到无常的世间是如此地令人沮丧,因此所得到的生命观,尽是消极放弃式的人生苦短,或者及时享乐,借着纵情诗酒来麻痹自己,或者寄望于万能的神去获得梦想的永恒。要知道,虽然这一期生命是必定迈向死亡,但这只是学习成长的历程,而不是结局,来生还是可以再相续但这只是学习成长的。而无常,其实代表着无限的可能性,只要愿意改造自己,终究趋向于光明圆满的未来。

  尊重珍惜人生

  其次,佛教以「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六道来说明生命的存在形式。在缘起的生命观中,是特别珍视人生的。「佛告阿难,盲龟浮木,虽复差违,或复相得。愚痴凡夫漂流五趣,暂复人身,甚难于彼。」 (注15) 因为在生死流转中,生恶趣的多,生善趣的少,即使生到天上,就只是长期受乐,等天福享尽,又是堕落恶趣的多。所以得人身机会比「盲龟浮木」更为难得。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人生在六道中的殊胜。从所处的环境说,三恶道的众生太苦无力旁顾,阿修罗道因瞋心疑心太重,忙着争斗,而天道则只顾享乐容易堕落,这五道都无法追求真理与解脱。只有在人道中苦乐参半,所以能知苦、厌苦,而常思惟如何从痛苦中出离,是扭转轮回升沈的枢纽。其次,人道更有其他五道所不及的特质:人由于有惭愧心,自顾不足,因此想要止恶行善,具备追求清净的「梵行胜」;人有坚强的意志力,具备克服困难、忍受逆境去实现目标的「勇猛胜」;人有记忆力,具备从经验的记忆中学习,进而启发抉择事物智慧,设法解决问题的「忆念胜」。此三者不但是恶道众生所不能及,也是诸天所向往的。「唯人可以学佛,唯人可以成佛」,二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出世于人间,修道成道于人间,教化度众主要也在人间,可见人间是最易于修行解脱的地方。佛教要求我们重视人生的目的,是让我们珍惜此身,用于修学善法、求证解脱。

  在没有出离解脱之时,要特别珍惜这暇满难得的人生!一方面不要因眼前的生活宽裕丰厚,就穷奢极欲地放逸于物质的享受;一方面也不要因一时的困顿而自暴自弃,甚至自残生命,草草了结此生。

  平等和乐的同理心

  一切众生都有成佛的可能性,但在未成佛前,大家都是长在生死轮回中的众生,有着相同的痛苦与烦恼,也有着相同的离苦得乐的欲望与权力。趋吉避凶,好善而恶恶的习性,是平等无差别的。因此,对一切众生,都应该基于同理心而存平等想。

  从缘起「无常」的特性来看,眼前虽有怨亲、智愚及善恶的差别,但这只是一时的因缘不同而已。若放眼累生历劫,众生与我们都曾有过或怨或亲的关系,谁又不曾或智或愚、或善或恶的变化过呢?而未来的情况更是继续这样变化不定的。因此应当不分亲疏的相互尊重,也不必为目前一点恩怨而生爱恨,更不必因一时的智愚差别而骄傲或自卑。

  其次,从「无我」的角度来看,人生活于世间,决不可能单独存在的,大家必须展转相互依持。小自家庭,子女年幼时,依靠父母的抚养教导,等到父母衰老时,也要依子女侍奉供养;大至社会国家世界,所有人类,一切众生都是相关相依的生命共同体,大家应该互信互谅而和乐共存,不可逞一己之私,伤害任何众生,这是避免纷争战乱的最终源头。

  更进一步从一切法本不生灭的「涅槃寂静」,也就是缘起的平等性来看,众生与自己是平等一如的,,众生的痛苦与自己的痛苦是相关而又平等的,这就能引发「同体大悲」的精神,以及「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一切有情同得解脱的誓愿,而尽未来际慈悲利济众生!

  究竟解脱的终极关怀

  一般人生哲学最核心的议题是所谓的终极关怀(ultimate concern),即有关生命意义的安顿、人生理想的建立等问题,而佛法的终极关怀则在于如何达成究竟的解脱。因此,当我们相信了缘起因果进而止恶向善时,虽然有助于得到更好的生命,但这还未解决最根本的问题。其实,只要无明尚未灭除,终究有一天会由于心智不足,或引发烦恼的境界力量太大,而又糊涂了。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或是争夺自己所需求的,就非法的伤害别人,将来就又会有恶的果报。更重要的是,生死轮回及种种的忧悲苦恼的问题,也都依然如故,只有消灭了内心的无明,这件事情才得以根本的解决。学习了缘起法,就像是在无窗无门的暗室中,开了一道大门,门外海阔天空,有更多更微妙的境界,等待着我们去努力,而其中有一条是迈向究竟离苦得乐终极目标的康庄大道。

  三之二、生命的意义

  有人说,人生的梦是由一连串的追求快乐与满足所编织而成的,所以,生命的意义可说是主要在于离苦得乐。寻求快乐与满足并没有什么不好,而且是使人努力的原动力。但是究竟什么是乐呢?物质欲望的满真的足能带来快乐吗?一般人的快乐是建立在五欲「色声香味触」的贪着及享用上,等而下之的人只会借着声色犬马求得欲乐,层次高一点的,则倾向于琴棋书画,或是欣赏古玩之类的事。再好一点的便是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了。而这些都不如读一些古圣先贤教导我们立身处世的书,易经上说:「多识前言往行,以蓄其德。」读书能增长智慧,有了智慧当然苦恼的事就会减少。当然读这些书不如读佛法的书,因为佛法能令我们究竟地离苦得乐。但是不论任何形式的欲界乐都是乐少苦多的,乐很快就有变化,是靠不住的,而假借外在因缘越多的的,就越容易失去,可说是难得而易失。而且「世间一切无可乐想」,这个相对不实的乐,多半还是苦的因,真是后患无穷。还有一种超过所有「欲界乐」的乐叫「三昧乐」,是透过静坐得到的禅定身心安乐。不过三昧乐虽然是相对的乐多苦少,但其中有出入定的差别,未必有佛法中的智慧而且仍然会有种种的老病死苦与烦恼。只有佛法中的涅槃乐,永离一切苦与苦因,达到不生不灭清净无染的境界,是真正的离苦得乐。

  的确,一切众生都有选择追求快乐的本能,而人生就是一连串的选择,这个选择会影响你下一个选择,但没有人会选择伤害自己。但就是因为智慧不够,所以选择的那个乐,却往往是反而苦因。因此,生命的意义应该就是追寻智慧,而一期生命就是心智学习成长的历程。最重要的是把握当下,不断地增长自己的心智。所谓“心”,指得就是我们的“堪能性”,这包括了意志力、耐力、集中力、记忆力、察觉力,这一切都与心的安定或散乱有关。“智”,就是思惟、思考、理解认知判断抉择等能力。若依于佛法的解释,“心”就是指禅定,“智”是指智慧,智慧就是如实,有了安定的心智慧才有机会现前。凡夫都是依于欲和烦恼去认知一切境界,而圣人则是依于平静安定的心及智慧,去如实的认知缘起世间的无常与无我以及涅槃寂静的诸法实相。唯有这样如实的认知,才能做出真正正确的判断与抉择,进而有如理如法的身口意行为,而开创圆满的未来。

  生命的意义不在于累积知识技能与财富,忙于一般名利与爱欲的满足,这样的人生,只会在疗饥止渴的过程中溜走了。永恒的心智才是真正最基本而深遂的满足,因此,生命的意义在于不断地修学善法增长心智,以期究竟的离苦得乐。

  四、缘起的生命教育

  教育,顾名思义,是「教」导培「育」人的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计画的传授知识技能、培养品德人格、发展心智和体能,使人能全面成长进步的活动。「生命教育」一词本应涵盖于此广义教育定义之内,然而现行教育体系多半偏重于提供技术性的实用知识,而当代社会文化所关注的也不外乎实用科技、政治经济、饮食男女等现实议题,严重的忽视了伦理道德、人格塑造、生命智慧,这些令人得以安身立命的重要教育目标。有鉴于此,近年来「生命教育」成为改革或补救现行教育体系的重要课题。而「缘起的生命教育」则是基于缘起的义理来定出生命教育的目标、内涵与实施原则。

  四之一、缘起的生命教育之目标

  缘起的生命教育之目标在于协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体悟生命的意义,培养出成熟的道德观与慎思、明辨、笃行的心智,而迈向终极关怀的生命愿景。生命价值观、生命的意义、三世业果相续的道德观以及究竟解脱的终极关怀等,已于上文中详述。至于如何培养、成熟以及落实则于下节阐述。

  四之二、缘起的生命教育之内涵

  生命教育的内涵,依于缘起的义理,就是四谛中离苦得乐之道谛,也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的「戒、定、慧」三增上学。限于篇幅无法深入探讨,仅就其相似于一般教育而又超越于一般教育之特质略述于下:

  伦理道德的培养在于先能「择善」,而后才能「固执」。因此探索「什么是善」以及「如何择善」是其关键。但如果不从「知其所以然」的「三世业果相续」道理,来建立善恶道德观;而只是「知其然」的说教,是很难让学生心悦诚服的,更不要说是帮助学生将道德的价值观内化与深化了。「毗奈耶〈戒律〉因缘所生」,戒律是依于「为善得福,为恶得祸」的因缘果报建立的。其用意在保护我们这一念心在造因时,能谨慎思考未来的善恶果报而因此止恶修善,严持戒律才不至于随着烦恼情绪的意气用事,而将来后悔莫及。因此,是要「择善固执」,还是准备「自食恶果」,就端看个人的智慧了。

  其次,虽然认同了善恶因果的道德观念,但这只是「心向往之」的知识,却不一定能具备「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行动,而这就是「知行不一」的矛盾。若不能解决「知行不一」这个问题,道德教育将沦为空泛的知识灌输,而无法达成其目的。其实,问题主要在于无法「从心所欲」,也就是心没有堪能性,力量软弱,不听招呼,因而禁不起情绪的扰动及欲望的诱惑。

\

  儒家认为「养心莫善于寡欲」;道家则认为「嗜欲深者天机浅」;佛法认为「欲生诸烦恼,欲为生苦本」(注16) 。 而「使人愚蔽者,爱与欲也。夫不绝爱欲即为前境所转,既为前境所转,则爱欲习气依然复生,故使真智蒙蔽,无由证觉矣!」(注17),更是认为〝欲〞使人愚痴,为境所转而蒙蔽智慧,是一切苦恼的根本。可见修身之道首重欲望的调伏。但是,儒道两家只是要求「惩忿窒欲」以及「见素抱朴,少欲寡私」而已,并没有具体说明调伏欲望及增长心力的方法。

  佛法则明白的开示我们:「诸欲求时苦,得时多怖畏,失时怀热恼,一切无乐处。诸欲患如是,以何能舍之?得深禅定乐,即不为所欺。欲乐着无厌,以何能灭除?若得不净观,此心自然无。」(注18)「复次,若求世间近事,不能专心,则事业不成,何况甚深佛道而不用禅定。禅定名摄诸乱心,乱心轻飘,甚于鸿毛,驰散不停,驶过疾风,不可制止,剧于猕猴,暂现转灭,甚于掣电。心相如是不可禁止,若欲制之,非禅不定。如偈说:禅为守智藏,功德之福田,禅为清净水,能洗诸欲尘。禅为金刚铠,能遮烦恼箭嚣尘蔽天日,大雨能淹之,觉观风散心,禅定能灭之」(注19) 。藉由修习「不净观」(为「五停心观」、「净行所缘」之一) ,亦即缘念观察不净相能够减低粗重的欲望,而令心较为清净;若更进一步地修习禅定则可以调伏欲望及散乱,因而遮止烦恼,令心清净安定。而最重要的是:「即由如是静虑解脱,心有堪能,心得自在。随所乐事,皆能成办」 (注20) 。修习「静虑」〈亦即禅定〉,能够解脱欲望,令心调柔,勘能有力,乃至「随所乐事,皆能成办」,如此才能「从心所欲不逾矩」的不为境界及烦恼所转。

  另外一个现代比较流行,与〝心勘能有力〞的禅定有关的事,便是所谓的「情绪智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简称E.Q.。失控的情绪,往往令人冲动,而常随着隋当下的情境,不经理性的思惟抉择而直接地惯性反应,而做出日后深感懊悔的事来。

  「柯维针对这一点提供了一个〝暂停按钮〞,(pause button)的观念,意思是说:每一个人都应该努力培养一种让当下〝暂时停格〞的能力,这样才能在事发与回应之间保有反省的空间与抉择的自由。果如此,事情才能够缓和下来,人也不至陷溺于令理智蒙蔽的情绪当中,看不到内心真正的感受以及真正该作的事。」(注21)

  以佛法的角度来看,情绪可说是从烦恼等流而出的,只有禅定才能予以克制,倘若缺乏禅定的勘能有力,一定随着境界与情绪而直接地反应,怎么会有能力「沈得住气」去按「暂停按钮」,而留一个空间给理性思惟,再「三思而后行」或「谋定而后动」呢?

  佛法「以智化情」,想要从染爱的人生转化成觉悟的人生,必须不断地透过戒定慧的实践,来净化自己的无明和染爱。其中先以清净的戒律,以及专注不乱、勘能有力的禅定,来调伏爱欲及烦恼,去除障道因缘,积聚修道的资粮。然后在禅定中去如实的观察抉择缘起世间的无常与无我,解脱一切「苦」「集」,终而现证不生不灭的涅槃寂静。

  四之三、缘起的生命教育实施原则

  依于缘起的法则,究竟应该如何教育下一代?!我们可以从「四缘生诸法」、「十二因缘」两个不同角度来探讨其实施原则。

  四之三之一、从「四缘生诸法」的法则来探讨

  「亲因缘」决定于过去的「无明缘行,行缘识」,每个人随着过去世不同的业力,今生有他不同的识,含藏了不同的种子,也就有不同的根器、思想、心智、个性、兴趣等等。「亲因缘」是已成定局,因此应该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随顺其根机,提供适当的「所缘缘」与「增上缘」,发展每个人独特的生命,此即所谓的「因材施教」。例如,子路和冉有都问孔子同样的问题,但孔子却完全相反的答复:「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此外,颜渊、仲弓、子张、子贡、樊迟等弟子都曾分别向孔子请教仁的涵养,而孔子给的答案也都不同。

  一切法都是因缘合和而无常无我的,教育也不例外。身为教育者的父母与老师,所应扮演的角色不是一个主宰者〈dominator〉,去操控孩子及教育成果;而是作为导引孩子步入正途的向导〈guider〉;或是分享自己的经验,来启发孩子的心智的教练〈coach〉;或是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及资源的支持者〈provider or supporter〉,来伴随孩子的成长。换句话说,只有在所缘缘与增上缘着手,一如园丁提供阳光、肥料、水分与土壤,使得孩子良善的种子得以发芽抽枝、成长茁壮乃至开花结果。下面仅就此议题略为提供几点参考:

  首先, 现代的社会里,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竭尽所能,为自己的孩子安排好一切的父母,然而,在此呼吁这些父母,切莫沦为扼杀孩子潜能发展的绊脚石。教育成果有待种种因缘,积渐而成,而孩子的成长是任何人都不能取代的,切勿因操之过急或揠苗助长而剥夺了孩子的学习能力。

  举例言之,多数的父母都是以自己的信念及价值观来教养子女,并且常将自己对对自己的期望投射在孩子身上,因此反而落入期望过高的陷阱,到时令自己失望事小,造成孩子终身伤害事大。因为在父母的左右下,孩子只有接受和随顺,因为这样可以取悦他们所倚赖的人,得到肯定与所需,而不是因为对所被教导的事真正感到兴趣或重要,才去学习的。以超越年龄、心智的模式去感觉、学习、思考和表现,只会带给孩子适应上的极大压力,因而引发内心的冲突矛盾,也就成为日后忧郁症、躁郁症等心理障碍的根源。学习时的障碍和沮丧,缺乏自尊、自信以及成就感,会造成日后成长过程中的叛逆,甚至因此而步入歧途。

  其次,不要因为过度保护孩子,而去做过多的事前安排,同时,更不可因为孩子一出错,就立刻代为善后。因为这不但会令孩子丧失了尝试的勇气,并且也规避了孩子犯错的责任,使令孩子无法在反省失败的经验中成长,更不能让他们明白这就是「不如意者,十之八九」的真实人生。此外,该由孩子去做的,一定要他自己完成,父母或老师可以教导辅助孩子如何去做,但绝对不可替他完成。父母更应避免用条件交换的方式来诱惑他,务必让孩子学会「该做的就一定要做」,只有孩子表现良好时,才给予种种奖赏鼓励, 同时也要让孩子学会「一分耕耘,一分有收获」的因果道理,即使孩子哭闹、撒赖,也不妥协,以免他们养成情绪操控的手段或「不劳而获」的心理。 只有让孩子经历一段自省、自觉的过程,得到的答案才是最真实、最深刻的。

  最后,「言教兴讼,身教者从」,最重要的还是父母或老师要以身作则,做为孩子的良好示范,千万不能只是说一套而做一套,而令孩子失去对师长的信心与尊重。

  四之三之二、人生不同发展阶段所应掌握的重点

  十二因缘中的「识缘名色,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刚好说明这一生中心智成长的各个阶段。 其中每一阶段的身心,尤其是心理状态,均有着不同的特质,如果能契合其特质因势利导,生命教育才能发挥其更好的功效。

  「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此一阶段即所谓胎教时期。母亲本身之健康营养、生活起居、尤其是情绪心理,对于胎儿影响甚巨,不可大意。孕妇应特别注意调适情绪,保持心平气和。

  「触」之阶段:从母胎中出生后,到婴儿两、三岁之间,六根与境相触,引起身心的活动,其中前五根触较为敏锐,接受外来影响的能力也较大,但意根尚未成熟而不能领受分知苦乐的差别,只是本能的反应。此一「幼儿养性」时期,从生理上来看婴儿出生的头一年,脑部就从400公克长到将近1000公克,可知正是心智、性格养成的重要阶段。父母在此时应该提供丰富的成长环境,更重要的是亲子间正向的互动。初生的婴儿是一个纯净的接收器,不断从四周接收信息,来组成他自己的信息系统,这时要将正面的、好的信息带给他,而不要把烦躁、不安等负面的信息带给他。可以让幼儿看些柔和丰富的色彩。父母也可以愉快的心情,拥抱幼儿或陪他嬉戏,或是对他说些轻柔的、赞美肯定的话,也可以时常播放优美的音乐,以培养其优雅的性情。这些除了亲生父母,其他人是很难取代的!父母〈尤其是母亲〉如果是忙着工作而不能陪伴子女成长,只好将此天职托付给陌生的保姆老师,但是这很容易造成幼儿的不安全感,而产生日后冷漠孤僻、对人的不信任乃至过度保护自己的虚情假意等性格。当然,也不要因为过度的宠爱照顾而剥夺了幼儿的学习能力。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