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经全文网

宗萨仁波切:人必须接受和善用自己的孤独

发布时间:2024-12-01 03:36:55作者:阿弥陀经全文网
宗萨仁波切:人必须接受和善用自己的孤独

最大的福德就是能维持独处

修行的场所在哪里都无妨,所以试着不要过分挑剔。否则,你会为了安排正确的修行条件,而把所有的时间与精力都花在枝微末节上,却没有时间修持。

龙钦巴(Longchenpa)曾说,在山顶上,我们的心自然而然会较为清晰,因此较容易平息心理上的昏沉。所以,如果你有机会在山上修行,而且接受过观想、“止观”的教授,那么就应该做这些修持。他还说,在岩石崎区的地方思惟无常是有益的,因为它能帮助我们在心中生起对“轮回是苦”的悲伤感。因此,岩洞是修持“止”、“观”的好地方。安坐在流水边上,能够对激发出离心与厌离轮回的修持,培养出迫切感;在墓地修行,则会非常迅速地带来许多加持与大成就。

因此,如果你很容易就能在岩洞、河边或墓地修行的话,那一定要遵从龙钦巴的建议,但若无法做到,也不必花费太多时间去尝试。佛法修持最重要的先决条件是全然的孤立,因为当我们独处时,受到散乱的影响就会较少,因而能创造出完美的条件,让悲伤感在心中增长。“悲伤”是一片活土,对于那些知道如何善用它的人,无需费力就能从其中涌现各种善念。吉美·林巴形容“悲伤”是最无价的圣财,而且在佛经中,佛陀也赞叹“悲伤”是引导一切善德能接踵而来的开拓者。

随着悲伤,我们自然会生起信心与虔敬心。培养出这两者之后,“止”和“观”的修持就无须太费力。修“止”能让心变得柔顺、可塑;有了一颗柔软的心,“观”就相对地容易达成。一如佛陀在教授戒律时对僧众所做的开示;戒律能帮助我们保持于“定”(梵samadhi,三摩地),习惯于“定”能延长我们清明的时间,而清明与智慧两者无异。证得智慧,我们就不会再被贪、瞋、痴所困,而能如实地感知一切现象。

但在这年头,光是想找时间全然独处都极有问题,特别是对那些有家室的人而言;也因此,要安排一个“理想的修行场所”更是无法想象的奢侈品。所以就单纯一点,让自己每天尽量有一、两个小时完全独处。如同吉美·林巴所说,最大的福德就是能维持独处,而且除了修持佛法之外,什么也不做;供养整个世界与其中的一切,也积聚不了足够的福务来拥有独处修行的机会。他还说,只有在孤独中,我们才能看到轮回的过患与涅盘的利益。因此,我们要从心底祈祷,愿自己有一天能遇上如此的机会

另外一个维持独处很好的理由是,要遇见没有偏见、能尊崇佛法而不心怀嫉妒的人,是非常稀少的。

如果我们还是很难创造独自生活的机会与助缘的话,至少试着让自己的心远离迷惑。如同康楚仁波切所说,在所有独处的经验中,将心与迷惑分离是最殊胜的闭关、最殊胜的孤独、最殊胜的僻静处所。因此,当你置身于人群,例如一声聚会或足球赛时,试着做做看,让自己有一小段时间不融入于身边正在发生的事情之中。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