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破“我执”而入“空”,于“无我”之中听红尘禅音
发布时间:2024-08-06 03:39:57作者:阿弥陀经全文网参破“我执”而入“空”,于“无我”之中听红尘禅音 | 文 三只眼读史
“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比喻纯朴得好像未经雕琢,旷达的好像高山空谷,有成佛的胸襟气度般,洒然自得。一个参禅有成的人,就得有这样的清明空灵。只有心境水远保持在空灵之中,才能真正的七窍玲珑。心境不空的人,就好像“蓬茅塞心”之人。但是,人心不应被蓬茅堵住,而应海阔天空,空旷得纤尘不染。佛家讲空,空到极点,清虚到极点,智慧自然高远,正所谓“打破冥顽须悟空”。
佛经中常说“五蕴皆空”、“无常苦空” 等,因而不懂佛法的人总怀疑佛法只是一味说空,什么都无所着,才能彻悟。禅宗也不断强调,空才能悟。实际上,空是对一切事物不起执念,不着外相。然而,这种空的境界不是普通人能达到的,所以离众生很远。大乘佛法涉及的不只是空,而是谈及空与不空两方面,阐述不空之义。所以,领悟了空和不空两个方面,才算是真正的参破悟道。
大乘佛法里的空和不空究竟是什么?佛经《波罗蜜多心经》中谈到的“空”,具有极其深刻的意义:一方面,“空”是指万事万物随时处在永恒的变化之中,因此要求我们达到一种“无我”的境界;另一方面,“空”也是“不空”,因为佛法讲究普度众生,是一份教世的事业。空是说“无我”,不空是为救世。虽知无我,而能努力救世,那么空也是不空;虽努力做救世之事,而绝无“我执”,不执着于自己的所得,那么不空也是空。
禅宗里的“空"和大乘佛法里的“空”,都不是消极的意思,反而是人世红尘中的一种修行,它有两种内涵:“什么都是我的”的胸怀和“什么都不是我的”的器量,以这种无上的智慧,指导我们以无我的精神去从事世俗红尘中的种种事业。佛法中的“空"和“无我"的概念是相通的,“无我” 就是“不是我,或者没有我”的意思,即译作非我或无我
。“无我”,不是说不存在我,而是不要迷恋非我的东西,也就是不迷于“我执”。因为我们不能理解“无我”,常常陷人烦恼之中,总是在追求为“我”或为“我所有”。但一位充满慈悲、智慧的觉悟者,是一个无我和清静无为的人。“无我”,就是断除尘世间的一切烦恼,舍弃一切不该追逐的东西。“无我法” ,即无畏牺牲、奉献,因为“无我”,因此在奉献的时候,就会感到自然愉快,不再纠结得失,从而身心安乐,于繁杂、烦恼的红尘中演奏一曲禅音。
佛法并不离于世间,出世也能入世。佛教的本旨,是要洞悉宇宙的本来面目,教人求真求智,以断除生命中的愚痴与烦恼。因而修学佛法,也并不一定都要离尘出家,在红尘中的人同样可以用佛法来指导生活,自利利他。所以,佛法中的“空”与“无我”,又怎么会是消极避世的呢?让人“出离”,以出世的方法行人世的事业,这种智慧正是佛法伟大之所在,红尘之中自有禅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