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法师:论用哪个方法,诀窍就是在真诚心、恭敬心。
发布时间:2024-06-13 03:33:29作者:阿弥陀经全文网
“妄想”就是起心动念。所以佛法修行的枢纽,就是禅定。所谓八万四千法门,是八万四千种不同的方法、不同的门径。为什么说“法门平等,无有高下”?无量的法门都做一桩事情,什么事情?修定。每一个法门都是修定的,所以他得的结果是一样,统统得定,定开慧,哪有差别?!必须懂得修,那就是在一切现象里头学怎么样?学不起心。事可以干,不要起心动念,不要分别执着,就对了,三昧就现前。
我们今天用念佛方法,成功了叫念佛三昧;依《华严经》方法去修,叫华严三昧;依《法华经》方法去修,叫法华三昧;说实实在在的话,我们如果依《古兰经》的方法去修,得的是古兰三昧。名称不一样,三昧相同。得定了,定开智慧。所以无论用哪个方法,诀窍就是在真诚心、恭敬心。印光大师讲“诚”、“敬”二字,真诚、恭敬,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万分诚敬得万分利益。利益是什么?利益就是三昧。定的功夫浅深不相等,与你真诚、诚敬,恭敬心,成正比例。十分诚敬,十分恭敬,你就得十分的三昧;百分恭敬,百分诚敬的话,你就得百分的三昧。所以定功有浅深不相同。
大乘菩萨的定功,分为五十二个阶级,一个比一个深。这五十二个阶级,就是“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这五十个。上面,“等觉”,“妙觉”
。这三昧浅深不一样,不可以得少为足,那就错了。我得了一点小小定,以为很了不起,圆满了,你不能再往上提升。永远是不足,永远是不够,永远是谦虚,一直到如来地。中国人有一句谚语说,“学问深时意气平”。真有学问的人、真有德行的人心平气和,没有一点傲慢,对人肯定是谦虚,处处看到他的谦让,决定不会跟人相争。佛确实如是,释迦摩尼佛对乞丐都恭敬。乞丐去见佛,见到佛,他也懂得,也听说,供养佛有大福报,他讨得一点饭,自己舍不得吃,拿来供养佛;或者是他吃了一半,看到佛了,还有一半,把一半来送给佛,佛当他面吃完,替他祝福,绝没有嫌弃的。
佛心平等,因为他清净平等,他大彻大悟。他确实有能力,一切法随心转。他的心好,再不好的东西,到他嘴里变成最美的味,因为他转了,无上的妙味。所以他不用分别、不用执着,酸甜苦辣咸,平等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