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运法师:心不附物 是真修行
发布时间:2024-11-28 03:33:03作者:阿弥陀经全文网心不附物 是真修行
念佛人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至诚的心,我们经常说,至心坚定;「至心」,就是真诚的心;有了真诚的心,妄想的心就会被调伏,否则的话,念佛就不容易有成就。因此,我们要用真诚的心来念佛,只要真诚才能找到我们的清净心和平等心,也就是觉悟的心,否则的话,即使我们不断念佛,其功用也很有限。试问为何我们人生会有如此多的痛苦呢?就是因为我们的心不清净、不平等;所谓「迷而不觉」,如果觉悟了,我们就会发现,心是如此的精纯简洁,没有烦恼;不多、不杂亦不乱。所以佛教我们要一门深入,专心念佛,一个佛号念到底,自然就会有感应,自然就能念到一心不乱。所谓「器净而后容物,心净而后悟道」,意思是说,一个容器里面不是空的,就没有办法盛载东西;如果心不清净的话,就没有办法真正入道。经上说: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凡夫大部份的时间都在财、色、名、食、睡里打滚,纠缠不清,没有辨法得到解脱。因此,如果我们想真正的念佛,就一定要万缘放下;把万缘放下了,才能得到真正的利益。《维摩经》说:「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因此解脱与否,就看我们的心清不清净;如果我们的心清净,即使在污秽的国土里面,我们的心、我们的身还是清净的;如果我们的心不清净的话,即使去到他方国土,仍然是不清净,心中仍然有许多的烦恼。因为佛学是内求的,所以真正的修行,必须在心性上下功夫;因此,我们念佛人必须从内心生起至诚想、惭愧想,如此念佛才能得到真正的利益。所以佛说:「三界皆苦,我当安之。」其实一个佛号就能安我们的心,让我们的心找到真正的皈依处,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能找到这个心,就能破迷开悟,就能离苦得乐。为什么我们无法离苦得乐呢?就是因为我们的心性太迷了,苦就是从迷惑中来;从妄想、分别、执着中来;而乐是从那里来呢
?乐就是从觉悟中来。我们大家要懂得这个道理,迷得越深,苦就越重;觉得越多,乐就越多。因为佛是圆满的,所以他得到究竟圆满的大乐,也就是清净彼岸之乐;阿弥陀佛亦得到大乐,祂的极乐世界,就是真正的快乐。所以学佛、念佛,就是帮助我们破迷开悟。我们都知道,所谓「种善因,得善果」,又谓「万法皆空,因果不空」,念佛就是种因,就是洒种子;把种子洒下去,将来便能开花结果,如果我们能明白这个道理,一切逆境便能逢凶化吉,一切灾难都会袪除,便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幸福不但是将来能往生极乐世界,我们活在当下也要幸福;只要我们当下幸福,便能从佛法中得到最大的妙用,这是我们学佛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经常说:「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我们每觉悟一点,烦恼就会减轻一些;《六祖坛经.机缘品》亦谓:「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我们悟道之前,心随境转;悟道之后,境随心转;心随境转的时候,我们就是凡夫;境随心转的时候,我们就是佛。心随境转的时候,就我们不能自我作主,但如果能把外境界转化,我们当下就是如来。因此我们学佛,就是要学习转化外在的环境,而不是倒过来被外在的环境所驱使、所束缚。唯有这样,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脱;解脱之后,当六根面对色、声、香、味、触、法,或名闻利养的时候,都能不为所动、都不会动摇;面对五欲六尘,都能舍弃、都能放下;能放下,才能安乐、自在。而且不但自己安乐、自在,更要影响身边的人,都能安乐、自在。以佛法来说,世间的爱辱荣华都是不长久的,所以,我们要尽量舍弃;舍弃即是选择善法,远离恶法;而所谓恶法即是贪、瞋、痴三毒。据经上说,贪欲有三种之多;然此三种贪欲,从何处而生呢?一、从妙境生;二、从爱想中生;三、从我见中生;那么要用什么方法来对治呢?要用「不净观」,来观想、来对治。前几天我讲了很多对治贪的方法,亦可作为参考。而瞋也有三种:一、从恚生;二、从逆境中生;三,从过去随眠中生。一般来说,我们遇到逆境之时,就容易生起瞋恨想,因此应该以「慈悲心」来对治。另外,愚痴亦有三种:一、从无明生;二、从身见中生;三、从疑心中生。由于我们凡夫有很多的疑心,所以在《中观论疏》里说,要用「因缘观」来对治。因缘观即是四谛与十二因缘;十二因缘又名「正见」;四谛即「苦、集、灭、道」,这都是破种种的邪见,显示种种的正见;如果能破邪见显正见,我们便不愚痴、不执迷不悟了。
释迦佛曾说祂以精进力,使正法住世三千年。但为什么时间如此的短呢?因为祂说:「因度女人出家的缘故,我的正法要减五百年。」因此只余下二千五百年。据《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二载,佛陀入灭后二千五百年间,可区分为五个五百年,简称「五五百岁」。以表示佛教消长的趋势。其中,前二个五百年为「正法时期」,此时有修证解脱禅定之人;第三、第四个五百年为「像法时期」,此时之人虽有修行而无证果,唯有多闻、布施者;最后一个五百年又称「后五百年」,则为「末法一万年」之「初五百年」,此时之人无修无证,唯以斗诤而为正修。另据《大方等大集经》卷五十五,亦同样举出「五五百年」的说法:依次为解脱坚固、禅定坚固、多闻坚固、造寺坚固、斗诤坚固等五个时期: (一)第一五百年,为解脱坚固时期,得智慧悟道的解脱者为数甚多。(二)第二五百年,为禅定坚固时期,得禅定者众多。(三)第三五百年,为多闻坚固时期,此时期热心听闻佛法者众多。(四)第四五百年,为造寺坚固时期,于此时期间热心建立寺院者颇多。(五)第五五百年,为斗诤坚固时期,此时期则互相攻伐,以自说为优、他说为劣的斗诤风气盛行。五个时期以后,虽有剃除须发、身着袈裟者,然毁破禁戒,不如法行。
由于末世众生愚痴太坚固,所以修行不容易成就,更无法从中得到真正的利益与受用,所以现在修行人也好、念佛人也好,真正能得道的,就好像凤毛麟角毛一样,越来越少。因此我们今天有机会听闻佛法,实在是很大的福报;既然是如此难得的福报,我们便要好好珍惜;为了破迷开悟,为了袪除种种愚痴的心,为了得到真正的解脱,我们就必须要福慧双修,所谓「福具足即不贫,慧具足则不痴」;所以,我们要修福修慧。以下我为大家讲一个「福慧双修」的公案:从前有两个修行人,一人专门修福;一人专门修慧;过了几十年之后,专门修福的人,由于修福的关系,所以非常的有福报,可是有了福报之后,他便经常作恶,结果死了以后,便堕落到畜生道中,成为一头大象;不过虽然投生到畜生道中,由于以往一直修福,所以还是有余福,成为皇室里的大象,时常被珍爱保护。我们都知道古时候战争,人们都是骑着马或象来打杖的,而且相信骑着大象便能逢战必胜,于是当时的国王便给大象设计了一个璎络,挂在大象的身上,看起来非常的庄严,所以大象感到非常的得意。另一人则专修慧,最终得到了阿罗汉果,但是由于他修慧不曾修福,所以出来乞食就没有人供养,而其他人所得的供养就很多。所以说:「修福不修慧,大象挂璎络,修慧不修福,罗汉托空钵。」试想虽同是出家修道,有修福的人,就能感得大众供养;若不修福的话,能得到的供养就非常之少。以此为鉴,我们无论出家在家,都应该修福修慧;此两者能兼修当然是最好,若从中选其一的话,还是修慧较好,因为慧能灭除贪、瞋、痴烦恼,特别是能从愚痴中解脱出来,不复无明;不会轮回三有;不会堕落地狱饿鬼、畜生,而且往生净土也很容易,同时,若有了慧然后再修福,相对来说也较容易,所以大家选择的时候,还是要多闻佛法,以修慧为先。
什么叫做「愚痴」呢?愚痴就是没有智慧。在《大智度论》里有一个公案,说明了愚痴之害:从前有一个比丘,某日来到在一个穿珠的师傅的家门前乞食;当时印度地方天气比较炎热,人们一般习惯在上午生产贸易,到了下午便休息;因此比丘应供,一般都在上午。当时比丘站在门口,珠师正在忙着为国王穿摩尼珠;摩尼珠即是宝珠,由于比丘所穿的衣服是红色的,透过阳光的反映,宝珠看起来便变成了红色。由于珠师跑到厨房里去取食物给门外的比丘,当时刚巧有一只鹅进入屋内,看见红色的珠,以为是粮食,一口便把它吞到肚里去。当珠师出来将依食供养给比丘后,却发现摩尼宝珠不见了,于是便责问应供的比丘:「刚才我放在这里的宝珠跑到那里去了?」比丘心想如果珠师知道了真相,一定会把鹅杀死然后将珠取出;为了慈悲爱护将宝珠吞下的鹅,所以比丘不忍将实情说出来。由于比丘不肯说,珠师便怀疑宝珠是比丘偷去的,因而非常的生气,可是比丘宁舍身命都不肯说,唯默然无语,闭目打坐,于是珠师就更为气愤了,由于这颗珠是呈献给国王的,如果不见了,如何交待呢?所以珠师真的是又气又急,但比丘却全无响应,珠师毫无办法,愤怒地说:「你不把珠交出来,就是跟我斗、跟我作对。」比丘回答说:「我不是跟你斗,因为我是修行人,由于戒律的关系,我不能说,若我说了,便是犯戒。」此时珠师再也无法忍受了,盛怒之下,于是便出手打比丘;比丘心想,生死本来就是平常的,如果今天的缘是要死在这里,也是无何奈何。于是便任由他打,当打到头破血流,且流满于地的时候,鹅又走过来吸食地上的血,珠师在怒不可遏的情况下,结果把鹅也打死了。看见这个情况,比丘忍不住便流泪了,珠师问他:「你为什么哭呢?」比丘回答说:「你打死我不要紧,但是打死这只鹅却是杀生的罪;其实是鹅吞了你的宝珠,虽然我与鹅非亲非故,但是为了要保住牠的性命,所以我不肯将真相说出,可惜我愿未了,你却把牠打死,因此我觉得非常的难过。」珠师听了这番话之后,便把鹅腹剖开,将宝珠取出,真相终于大白。师珠深受感动,非常后悔把比丘打伤,也很后悔把鹅打死,更对比丘的道德人格非常的赞叹、佩服──比丘宁舍身命不肯破戒,就是由于有大悲心、大智慧,这是多么的令人尊敬啊!从此,这则故事便广为流传。
因此一个修道人,爱道护道更重于自己的生命,就是真正的慈悲。就好像我们净土宗的六祖永明延寿禅师,为了放生而不惜奉献自己生的事迹一样。永明禅师未出家时俗姓王,在江口作税务官,因他在江边天天看见渔民捕渔作业,不忍鱼类天天被捕杀,生起了慈悲心,于是便把每月的薪金都拿来买鱼放生。及后,连薪金都不足以用来放生,他就把税库的钱用来放生,后来事情被上级发现,上级报上朝廷,朝廷判他死罪。临将行刑的时候,他神色不改,毫无恐惧,而且说:「能救百千万亿性命,如今死而无憾,并一心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此时合掌称念「阿弥陀佛」;行刑之际,但听「当」的一声,大刀断为三节,监斩官实时上报上级,上级亦为信佛之人,了解情况后,实时下令赦免死罪,并恢复官职,但当时这位王税官己看破世情,不恋尘俗,毅然弃官出家,精进修行,其后成为净土宗第六祖永明延寿禅师。
永明禅师为放生救物,宁舍身命毫不惧怕,当时的想法,就是以自己一人的生命去换取更多的生命,也是值得的。所以我们戒杀放生,培植我们的福田、增加我们的智慧,也是值的。这对袪除我们的愚痴,增加我们的正知正见,也有很大的帮助。
我们都知道,洞山良介禅师,是我国禅宗曹洞宗的祖师。禅师嗣云岩昙晟之法后,于江西洞山弘扬佛法,倡五位君臣说,门风颇振。据《瑞州洞山悟本禅师语录》所载:「师将圆寂,乃命剃发,澡身披衣声钟辞众,俨然坐化。时大众号恸,移晷不止。师忽开目谓众云:『出家人心不附物,是真修行,劳生惜死,哀悲何益?』复令主事辨『愚痴斋』。众犹慕恋不已。延七日,餐具方备,师亦随众,斋毕乃云:『僧家无事,大率临行之际,勿须喧动。』遂归丈室,端坐长往。当咸通十年三月,寿六十三,腊四十二。谥『悟本禅师』。塔曰『慧觉』。」
禅师说,出家人心不附物,是真修行;什么是「心不附物」呢?「心不附物」就是万缘放下;以佛法来说,一切外在的事物,都是无常的、虚幻的、假的,甚连我们执为实有的心都是假的。所以他说只有心无一物,才是真修行。生死是常理,是没有什么可以悲伤和苦恼的,于是便与弟子们告别,但为了破除他们的愚痴,特举行七天「愚痴斋」的斋会;为什么叫「愚痴斋」呢?他说:「我死而你们难过,就是因为愚痴的关系,你们若要不愚痴,就要学我一样精进向道,不要难过,也不要痛哭流泪。」到了第八天,禅师圆寂前对大众说:「僧家无事,大率临行之际,勿须喧动。」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出家人过身的丧事,不要如斯劳司动众当大事来办;临终之际不应如此喧哗热斗,哭泣更是不应该的,大众应该以欢喜心来向他送行。
所以说,以前的祖师真正能做到万缘放下,心无一物,他们知道自己何时生、何时死,所谓「了生脱死」、「生死自在」,他们都做到了,这是无论我们出家、在家都应该学习的。以世间法来说,所谓「生荣死哀」,一般人都把生死当成是大事来办,排场很大,事实上生生死死、死死生生,何必如斯隆重呢?特别是我们念佛人,都是求生极乐世界的人,只要有临终助念、临终关怀就够了。我们为了得到真正的解脱,世间上的一切都要放下,即使舍不得的,也要放下;不能放下的,也应该放下;我们所该放下的,其实不外乎贪、瞋、痴三毒,如果不能放下,就得不到念佛的利益、就无法解脱、就无法往生极乐。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