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法师:善念则有善报,恶念一定感得恶报
发布时间:2024-05-16 03:37:41作者:阿弥陀经全文网
【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此四句是全文的总纲领,向下皆是此四句的详细说明而已。前面两句是主旨,后面两句是比喻。
“祸福无门,惟人自召。”若能参透此两句之意境,自然趋吉避凶,成圣成贤,作佛作祖。
祸福从何而来?自作自受,这是感应的根本原理。佛法讲的“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迷悟是能召,苦乐是所召;智乐是福,迷苦是祸。这是本篇主要的宗旨。我们要想祈福避祸,一味地向外求佛菩萨、求神明保佑,赦免我们的罪过,这种做法是迷信,与感应之理不相契合。
自己修善,就得福;自己造恶,不能回头,就得祸。所以,大乘经讲“佛不度众生”,众生如何得度?众生是自悟、自修、自度,这岂不是“惟人自召”?堕落三途、地狱,也是自己造作恶业招来的恶报。佛菩萨虽然慈悲,但也不能给我们添一点福,也不能代我们受一些罪,或免除一点罪。佛菩萨只是将福罪的事实真相与道理晓谕清楚,让我们觉悟,不再造恶业,祸就远离;努力行善,福就现前,这是佛菩萨的真实教诲,也是说明感应道交的原理。
用现代科学的眼光来看,就是心电感应。心是真的,电是比喻心念的波动,比喻总不能比喻到恰到好处,只能比喻仿佛。在世间物理的现象,电的速度很快,可以接近光速。而心感应的速度,比光、电不知道要快多少倍,简直不能比。光波的速度,一秒钟才三十万公里,心念的速度,念头才生就遍虚空法界。
惠能大师说:“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与此地讲的“祸福无门,惟人自召”是一个意思。“方寸”就是我们的念头,起心动念就感得吉凶祸福,小的果报称为“吉凶”,大的果报称为“祸福”。佛说,吉凶、祸福皆由心造;又说,罪福苦乐都是“身语意”三业的造作所招感的果报。明白这个道理,就要自求多福;不明白这个道理,随顺自己的烦恼、妄想,必定招感凶祸。
佛经上说,若我们的妄想念头,随顺恚、嫉妒、邪淫,地狱的现象就会现前。随顺悭贪,贪而无厌,舍不得布施自己拥有的,造的是饿鬼业,鬼道境界就现前。随顺愚痴,愚痴就是对于世出世间法,没有能力辨别真假、邪正、是非,甚至于善恶、利害都颠倒,愚痴造畜生业。所以,贪痴是三恶道的业因。我们冷静观察,广大群众谁没有贪痴?不但有,贪痴还不断地在增长。贪瞋痴的念头、行为增长,就是令三恶道快速形成,即使尚未堕入恶道,恐怕现前社会就变成地狱、饿鬼、畜生。
有些觉悟的志士仁人想挽救社会,印光大师给我们莫大的启示,告诉我们:救急难,儒家的道理来不及了,佛家的大道理也来不及了,所以才提倡《了凡四训》、《感应篇》与《文昌帝君阴骘文》,这是救苦救难。一切恶业当中,杀业、淫业最重,所以《安士全书》用特别的篇幅来说明,这两种是凶祸的根本。十善能挽救劫运,在万善当中,念佛是第一善法,所以《安士全书》之末后“西归直指”,劝导大众念佛求生极乐世界。
起心动念,处世待人接物,能够遵守五戒十善,才能得人身。若再把十善业道向上提升,做得非常圆满,就是天道。三善道里,阿修罗虽然心行与十善业道相应,但是傲慢习气太重,脾气太大,好胜心太强,所以堕修罗道。可见得佛法教学的第一个目标,是教人断恶修善,目的就是保证来生不堕恶道,得人天福报,但是没有能力超越三界、六道轮回。更聪明的人知道,三善道也没有从根本解决,所以要再向上提升超越三界。阿罗汉知道人我事实真相,“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所以放弃对我的执著,就是佛法讲的无我。也就是说,有我,就有六道轮回;无我,六道轮回就没有了,就证阿罗汉果。
若更进一步,了解宇宙之间的现象,六道、十法界都是缘起性空,甚至执著的习气也舍弃了,就能证辟支佛果。觉悟人空,学习六度,又能发心帮助一切众生,所行的就是菩萨业。若断除极其微细的妄想,以真诚的慈悲,平等的慈悲,自行化他,这就是佛业,佛所作所为的。
佛是人作的,菩萨也是人作的,只要一念回心就超凡入圣。学习佛菩萨是大吉大利,有无边的福报。所以,“祸福无门”,无门就是没有定法,吉凶祸福在人心一念之间。
正报转了,依报就随着转,依报是自己居住的环境。《华严经》所说的华藏世界是毗卢遮那佛的生活环境,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的生活环境,所谓香台宝树、清净庄严,都是从真诚慈悲平等教化众生所感召变现的。
地球是我们的生活环境,而今处处天灾人祸。天灾人祸从哪里来的?从贪瞋痴变现的。贪心重,水灾就现前;瞋恚心重,火灾就现前;愚痴是风灾;心地不平是地震。什么样的心态,就感召什么样的天灾人祸。
而天灾人祸是可以消除化解的,但是政治、军事武力、经济、科学技术都办不到;在于人心转变。唯有圣贤的教学,才能转变人心。当今许多世界宗教领袖,意识到世间灾难太可怕了,希望能够和平共处,互助合作。在佛法言,这是始觉,开始觉悟了。这个愿望要能够落实,要靠教育。
我在“世界宗教和平会议”提出,现在宗教没有办法解决问题,因为只有“宗”,没有“教”。有宗,更要重视教育,如何教导信徒,发挥平等的大爱,才能解决问题。天主教、基督教讲“上帝爱世人”,应该是说信仰上帝的人,上帝爱他;不信仰上帝的人,上帝也爱他,因为他爱的是世人。而佛家讲真慈平等,爱护一切众生,以真诚的爱心,无私的布施,无条件地为一切众生服务,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我们以真诚的爱心,无私的供养,热情地帮助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族群,所得到的回响是许多众生对我们的热爱。这一点足以证明“惟人自召”,因此,社会安定、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
佛经云:“一切法从心想生。”这就是“惟人自召”的意思。古大德说,凡人的妄想可以分为三类:过去、现在与未来。常常想过去的荣辱恩怨,悲欢离合,这是属于过去的妄想。有一些事情在眼前,应该做或是不应该做,往往犹豫不决,属于现在的妄想。常想将来的事情,也想许多不可能的事情,或是财富,或是地位,或是权势,属于未来的妄想。这三大类的妄想无量无边,念念不断。一个妄念就是一个业因,业因遇到缘,果报就现前,善念则有善报,恶念一定感得恶报。善恶果报,丝毫不爽,这就是本文讲的吉凶祸福的根源。
《感应篇汇编》举宋朝卫仲达的故事为例,这种事情现在人听起来似乎是神话,其实这是真的。卫仲达当时在翰林院任职,有一天被阎罗王抓去,判官调查他一生所造的善恶,结果他造恶的案件堆积如山,造的善只有一卷;换言之,他一生只做了一件善事。他看了这种情形之后,就对判官说:“我还不到四十岁,造的恶哪有这么多?”判官就告诉他:“这些造作是你起心动念,起一个恶念,阴曹地府就有一个档案记录下来,并不等待你造作,若做了,罪就更深重。”在善恶比较下,阎罗王也很生气,说:“拿秤来称一称。”天秤上一称,这一卷善事比较重,过失反而轻,阎罗王就欢喜了。于是他又问阎王:“那一件善事,到底是什么?”阎王说:“当时,皇帝要兴建一个工程,这个工程可以不必做,劳民伤财。你上奏折,劝皇帝不要做。皇帝虽然没有听,但你是真心上奏,有这一念善事,就把许多的恶事都压下去了。若皇帝听了,你的福报就更大了。你本来命中可以做宰相,但是你造的恶太多,障碍了你的前程。”后来他做官到吏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内政部长。可见一念起处,即祸福之门。这个公案,很值得我们反省。
我小时候住在外婆家时,也遇到一件事情,有一个人生重病,病中说城隍爷要拉他去当差。有人问他:“当什么差?”他说:“城隍老爷要搬家,抓很多人去做挑夫。”又说:“你们可以给我烧纸钱,我去雇人,我就不要去了。”所以,家里人就为他烧纸马、纸人、纸钱,之后他的病就好了。过了三天,城隍庙被军队占领,里面一些神像都被毁坏,这才恍然大悟。城隍庙被军队占领,城隍老爷三天前就搬家,这是我亲眼看见的事实。所以,“举头三尺有神明”,不管你信不信,信有,不信还是有。现在人不读圣贤书,不相信忠实的劝导。我亲眼看到的事情很多,对于古人记载的这些典籍都深信不疑。像《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子不语》,这些绝大多数是事实,不是凭空捏造的,不是寓言。这是以卫仲达为例,警策我们。实际上,他造的恶业虽多,然比起现代人造的恶业,则是小巫见大巫。现代人的罪业无量无边
《感应篇》总纲有二:“祸福无门,惟人自召”是讲感应之理;“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是说报应之事。此四句,有理有事。虚空法界依正庄严,是大的感应果报。一个世界、一个社会,是小的因果报应。一个家庭、一个人,是更小的业因果报。佛说一切经,亦不离此原理。《华严经》讲“五周因果”,《法华经》讲“一乘因果”。由此可知,世出世法就是因缘果报之往复循环,是故“万法皆空,因果不空”。
果报之理很深,事相也很复杂,只有具有真实智慧之人才能洞察。一个人存心做事,须看其究竟,才真正懂得“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之义。凡是果报都有因有缘,因缘和合,果报方能现前。因是过去生中所造的业因,缘是现前所遇到的机缘,缘把阿赖耶识里的业因牵引出来,于是因缘和合变成现前的果报。善缘有两种:顺境的增上缘和逆境的增上缘。顺逆增上缘都有很好的果报,那是因为阿赖耶识里有善的种子,即善因。
我们在生活当中,存心很重要。心是因,外境是缘。好心是好因,纵然遇到恶缘,结果还是好的。种善因必得善果,造恶业定有恶报,这是本篇所显示的真理。而果报有三种。第一种是“现报”,就是因很强,缘也殊胜,这一生果报就现前。
第二种是“生报”,这一生没有见到果报,果报在来生。有些善人生活贫困,现前果报不好,那是前生种的因,今生结的果。如果这一生乐善好施,将来定会有好果报,也许这一生晚年就会现前。有些恶人大富大贵,那是其前生种的善因,这一生果报成熟。若这一生只知享福,而不知积福,也许在晚年,恶的果报就会现前,来生的果报更惨。第三种是“后报”,第三世以后,或很多世以后,因缘际会时,果报还是会现前。心地厚道,总会有后福;心地刻薄,必定有灾祸。
注解云:“造作善善恶恶,报应如影随形。”“如影随形”是比喻。“形”是身体,身体在阳光之下有影子,影子随着身形不离,比喻报应就像影子一样,常随于己身。古人说,造作罪恶的人现在没有受恶报,是他前世的福报没有享尽,若前世福报享尽了,恶贯满盈,恶报就现前。同理,心善行善而没有福报现前,甚至于还遭遇到很多灾难,这是过去生中恶报的余报,等到余报受尽了,福报就现前,所谓“善果圆成”。因此,无论在何种逆境逆缘之下,信心坚定,善心善行不退,是真正有福之人。
我在台中求学时,李老师教导我们读陈弘谋编的《五种遗规》,当中有一篇是陈希夷的“心相篇”。老师特别注重,要我们细读深思,努力奉行改过。真正修行人要天天检点自己的过失,并把它改正过来。这是真实的修行功夫,后福无量无边。改过一定要从心地上改,心是祸福之根,一个善念是福之根,一个恶念是祸之根,是故“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我们学习就要抓住这个总纲领。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若与性德相应,就可以想、可以做;若与性德不相应,就不能想也不能做。这四句话要记在心里,提高警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