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忍辱(张慈田)
忍辱张慈田 忍辱(Khanti,亦译作忍、安忍、忍耐)是原始佛教重要的修行道品,大乘佛教也把它列入六波罗蜜之一,可谓是佛教徒必修的德目。 忍辱是忍受身心的各种痛苦,如忍受寒热风雨、...
-
心静如水
心静如水我们把自己浸润于寂静的午夜梦回中聆听心之低语,你能感受到这份平静如水的心情,是如此的惬意。透过朦胧的月光,你能发现这平静如水的夜晚,是如此美丽。当你不再十分在意...
-
忍辱表面上是吃亏,实际上是在
忍辱表面上是吃亏,实际上是在还债 菩萨修行有六个法门,分别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这里所说的忍辱,可不是要人使劲憋着。因为憋着,就好像是筑了一道堤坝,非但...
-
忍辱表面是吃亏,实际上是在还
忍辱表面是吃亏,实际上是在还债俗话说,士可杀不可辱!可佛家却叫人修“忍辱”,为什么要这样?菩萨修行有六个法门,分别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这里所说的忍辱,...
-
忍则不恶无喧
忍则不恶无喧 十八罗汉中的第十一名罗汉叫罗怙罗,他本是释迦牟尼的儿子,后来出家修道,成为释遵十大弟子之一。相传罗怙罗以忍辱而著名,在舍卫国时,他曾被一些轻薄者打得头破血...
-
忏云法师:遇到这种情况,心里
忏云法师:遇到这种情况,心里是否感觉很风光某某师!要是有人,你在那讲经说法,或者你在放蒙山、结手印,他啪嚓啪嚓啪嚓!都给你照相,你在那坐着,心里感不感觉很风光?或者是,...
-
忍一时之气,也许可避免一场灾
有首古诗是这么写的;酒色财气四堵墙,人人都在里边藏;谁能跳出圈外头,不活百岁寿也长。跳出;酒色财气的境界,不是人人都能达到的。但控制自己的情绪,忍一时之气,并不是多么难的...
-
心里一定有佛
心里一定有佛1我们念佛要认真,一定要念到心口相应,口里面有阿弥陀佛,心里头也得要有阿弥陀佛,所谓是“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心里头要有佛。2念到心不离佛,佛不离心...
-
心量拓开了,海阔天空,清净无比
学佛之可贵,是帮助我们真正认识宇宙人生的真相。认识宇宙人生的真相,就是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生活的环境——不但认识现前,也认识过去、认识将来。我们今天对自己不明了,是...
-
心直口快,菩萨甭拜
心直口快,菩萨甭拜而今不少人相信命运,进香拜菩萨,不是求财,就是祈福。殊不知早在明代,就有一位名叫袁了凡的读书人对此提出了质疑。据说袁了凡儿时遇到一位深谙命相学的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