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经全文网

达照法师:禅心密印 第十一章 明理断习出苦轮

发布时间:2024-08-26 03:37:21作者:阿弥陀经全文网
达照法师:禅心密印 第十一章 明理断习出苦轮

轮回的特点

我们昨天给大家介绍了,打七修行主要是为了了生死。了生死的第一层含义,就是要了解,了知,了了分明,什么是生死?在知道无明、爱和取,是我们的烦恼业;行和有,是我们的所造一切业;分别心感触外界产生的感受,以及种种生、老、病、死是我们的苦业,众生就在迷惑、造业、受苦。受苦没有智慧,寻找不到真正解决痛苦的方法,往往是解决了一个痛苦,又连带的附加几个痛苦,饮鸩止渴。像喝毒药要治自己的口渴,不但口渴治不了,反而把健康的生命也浪费掉了。有些人修行想了生死、出三界,由于发心和方法不准确、不如法、不到位,非但生死没有了,连生活也出问题了。所以,想要了生死,先要了解生活。在现实的生活中,这些烦恼、这些痛苦,它的因缘如何?我们的内心世界是充满了痛苦,还是快乐?是在破坏我们的生活质量,还是提升我们的生活能力?从因果上去细细的观察,归根结底,还是无明。

所以打七就是要直接追溯到我们起心动念之前的无明状况。在这个无明的境界里,如果心有动摇,就会构成轮回的三大特点:第一是杂乱无章的,无序的。第二是不能把握的。无明所生起的一切妄想,都会让我们感觉无所适从,不知从何去把握。第三个就是自以为是。无明之下,由于强烈的我执,都自己以为自己看到了世界的真相。建立在我执上的一切生死烦恼,全部都会自以为是。所以用功不会用的人,就在无明的这个分水关当中,往下去分别、去妄想、去执着,去做种种思维考察、对立比较,总想得出一个自己满意的答案。但是很遗憾,你只要在无明这条路,从妄想的地方开始,往妄想、无明、分别的这个方向去走,你永远都找不到正确的答案。我们这颗妄想的心去听佛法,理解佛法的道理,今天理解来了是这个意思,明天理解过去了又是那个意思。今天看到经书里面说一切法都是空的,于是你画了一个空,作了一个标记;明天佛又说这一切法都宛然存在的,于是你又作了一个有的标记。

在佛的世界里,佛讲空,就包含了缘起的万有。因为缘起万有的当体、本体是空的。佛讲一切法宛然存在,是指本自空、无所得,所以它宛然地呈现

。所以他讲空已经包含了有在里面,只是有没有讲出来;他讲有已经包含了空在里面,只是没有把空讲出来。而我们呢,听到空,给他作了空的标记;听到有,给他作了有的标记。所以我们一定要问个水落石出,到底是空还是有。

仅仅是世间的无明状况,没有妄想、没有分别的时候,你都无法形容这到底是空还是有。你现在妄想停下来,你说是有还是空?你说空,又明明白白,根本就不是什么都没有;你说有,你能说出来它是什么有吗?什么都没有,一无所有。所以就算在无明的世界里,你说空、说有都已经是错了,更何况无明破除以后圣贤的境界。细细观察,凡在生活中以分别、妄念的心作为根本,去所作的一切思维考察,都存在严重的障碍,原因是我们学习了太多的知识,我们总是拿我已经得来的这些知识、这些概念去衡量另一些知识、另一些概念;甚至要拿自己拥有的知识去衡量佛菩萨的境界,去衡量开悟以后的人的境界。古人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拿我们凡夫的妄想心想去衡量佛菩萨的境界,这本身是拿着火柴梗去测量天空有多宽,大地有多远。

所以在真用功时,必须把向外驰求的心,把妄想分别的心收起来。你最起码能够控制自己,在当下,舍弃过去和未来的感觉。过去种种都成记忆,未来种种只是梦想,而现在的当下无须多想,眼前便是。你起码要能够看到眼前的当下,听到眼前的当下,而心不受所看、所听影响。走到这里,再好好地进行第二步,就是了断生死。

抽掉轮回的丝

讲了生死啊,先要了解,然后要了断。了解了生死的一切相,无一可取,要发自内心地愿意舍弃生死轮回当中的这一切生死法。首先在观念上、在道理上,我们就是发自内心地愿意舍弃这轮回的一切生死法。你在观念上如果不想舍弃,你就不可能舍弃轮回。在观念上如果没有想了断生死,你就不可能了断生死。

所以有些人发心修行啊,精进用功,寻师访道,为的是什么呢?有一个人更好笑,他说我拜了八个师父了,据说还要拜,要拜八个就得要拜九个的,要拜六个就得拜七个的,他说要再拜我为师。我说你干嘛拜那么多师父啊,他说等我死的时候他们都过来帮我助念,会热闹一点。有些人去学习佛法只是为了增长更多的知识,觉得活得更荣耀;有些人是想活着让别人能看得起。有一个人他跟我讲,他说他平常没有能力,也没有东西让别人尊重,想学习了佛法以后,他的家里人能够尊重他。有些人还想学了佛法以后可以控制别人,让别人听他的话……所追求的一切,全部都是世间的生死法。这怎么可能与自己的心性、与佛法相应呢?殊不知,真正的尊重,是要自己尊重自己。自己都把自己带领到一个充满了痛苦、渴求、失落、妄想的世界,你怎么可能让别人尊重你呢?即便是别人尊重了,不还是一个生灭法?刹那光阴,表面尊重,内心依然烦恼。

所以咱们诸佛菩萨就告诉我们,修行一定是在心地上改善自己的身心状况。当你看到生灭这一切法,确实它的根源都是无明,都是我们共同的心理障碍、心智障碍所造成的,我们的智慧出现了极大的问题,叫所知障,知识障碍,心灵障碍,这种强大的无明像一堵墙一样,把我们隔在了自家的门外,所以始终是在外流浪,不能回归,不能安心。

要想真正地回归安心、了生死,首先在道理上,在我们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念当中,要确认自己,我这一生确实生活在一个烦恼多苦的三界火宅当中;是确确实实发自内心,愿意舍弃这三界当中的一切有为法,包括我们妄想、希望当中的这一切渴望的概念。

当看到了六根、六尘、身心世界无有一法可以作为我们的依靠----因为这一切法全是无常,全是生灭的,全是缘起而无自性,那我们就在观念当中把这一切放下。也就是在道理上,你真的是发自内心深处地把这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一样,给他击破。

定力好的人,智慧也会增长。有了无漏的智慧,他就有这个眼光,能看到我们的起心动念,乃至生活当中所有的一切,你所追求的,你最舍不得的,这种种情景,一定要从内心深处全部给他扫地出门,完全舍弃掉。如果问你要求什么,那就是求解脱和菩提。而在世间法上,我们看不到解脱和菩提,所以对世间法你真的是一无所求。只要能这样去体会到,这个道理上你一旦明白了,三界之内一切法理自然融汇贯通。反正一切无求。三界以内,这些法如果让你舍弃掉,三界也就再也不留你了。我们贪着六道轮回,所以轮回就把我们捆住了;我们不要轮回,这六道轮回它就留不住你。六道留不住你,你就必须解脱,也就只能解脱,没有第二条路。

所以你问前面的方向到哪里去?六道你不去了,下面到哪里去,就随你了。你退到六道烦恼当中,那是受种种的苦。虽然有乐有禅定,但都是不定聚,都不确定。所以理上透过去的人,你每天都可以问自己,你所追求的是否是世间法?如果不是,那你是否还停留在无明的状态?即便是停留在无明的状况,你只要内心看到,你并不是追求世间的生死轮回法,这个轮回的法就会从你心当中,像抽丝一样,一根一根地抽掉。抽掉一根,你心中的束缚、紧张、焦虑就少一点,直到抽完为止;你才发自内心地体会到,这是何等的自在。当然在道理上,真能认识到一切生灭法都被舍弃,再也不把眼光盯住三界当中的一切生死,那你这个时候的眼光马上会看见:涅槃就在眼前。这个生死啊,就被你了断了。

超越生死的眼光

了断这个理上的生死,接下来我们的眼光不在生死当中,但是,我们的手脚、我们的习气还在生死当中,所以还有种种习气烦恼干扰自己。但只要你的眼光不在三界以内,一切习气烦恼到你身上,都会成为你修行的机会。遇到任何情景,都是我们过去旧习的反应。你的烦恼生起来了,你遇到好人或者坏人了,这都是我们内心的投影。逆来顺受,顺来也顺受,不舍弃任何一法。越是你不喜欢的现前了,越说明你的用功得力了。会有一段时间感觉身心非常安宁,但是生活又乱七八糟,问题又解决不了,这种矛盾在心里。内心安宁是你明白了理,真正确定了这个理的无生;而生活乱七八糟呢,只是你功夫不够,不能对境练心。所以只要这个理,无生的道理你看到了,整个生命的指向、归宿就非常明确。了断生死以后,对我们大家来说,现在机会最大的就是理上你先透过去,你就细细观察自己的一切情绪,一切所求,一切价值标准,都是世间轮回的法,一点一点,给他舍弃掉。

有人曾经问我,你打坐用功这么多年,有没有见到光?我说没有;有没有见到佛?我说也没有;有没有见到祖师大德?我也没有。他说那你什么都没见到,你修行还有什么好处?我说没什么好处。他说那我能看到佛哎,说明什么问题哦?我说那说明你眼睛没瞎呗,还能说明什么问题呀!能说明什么问题呢?

所以有时候我们在修道过程中,总是先设立一个修行是否得道的标准。那个标准完全是自己设立起来的。这些标准是你现在想像的,我们会想像一个开悟的人可能会是什么样,可能会是什么样。但所有的可能都不能代表开悟的人的样子。如果都能代表了,那你就是开悟的人。

所以我们认识不到了断生死的境界,但是我们起码可以认识到生死的境界;我们认识不到无相,你起码可以认识到这个相的生灭、现相、无常。不管你见到什么,感受到什么,有受皆苦,有相皆妄。所有的感受,落在六根上的,全部都是苦的根源。一切苦,都是从受而生;不受,即无苦可得。所以色、受、想、行、识,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把受舍弃掉,一切痛苦即不复存在。五蕴都舍弃,佛经讲,皆空;也讲不生不灭;也讲无眼、耳、鼻、舌、身、意。不,无,空,这同样都在解释了生死的境况。

所以了生死,从第一步了解生死到第二步了断生死,这有一个方向性的改变。了解生死,我们是以世间法作为观察的对像;了断生死,却把方向指到了三界之外。

了断生死在理上,也是要我们自己去了的,就用我们自己的妄想,第六意识思维,我们一点点地舍弃,舍弃到最后,连自己这个感觉有我也给他舍弃掉。就是在理上一点一点地自己去了断。你在理上能够明白,三界之中无一法可求,求来的都是苦的;明白到无一法可求,你在这个世界上所求的一切三界之苦,就被你了断了。功夫进展快一点,在事相上也表现出跟理上一样,也是以无所求作为我们生活的全部内容。

诸位用功千万不要想坐在那里修行以后,我的脸色会改变,就会好看起来;耳朵会伸长,像双耳垂肩一样;脑袋又长一个肉包出来,像个肉髻……妄想颠倒啊。甚至有些人还想坐在那里会放光,晚上最好不要带手电筒……你这些妄想全是错的;但实际上这些能力都有。你想要的全部是三界内有相的,你怎么可能了生死呢?因为你想要的那个就是生死的东西呀,就是有相的东西呀,有所得的必有所失呀。所以当你在事相上也一无所求了,于是在你的心中呈现出来三界之中,无有一法是你所求;也无有一法能干扰得了你。你就于三界生死来去自在,没有障碍。就是永嘉大师说的:

几回生,几回死,生死悠悠无定止;

自从顿悟了无生,于诸荣辱何忧喜。

你看我们生死悠悠没有停过,没有定下来过,没有停止过。你如果能够顿悟,理事两样全部舍弃,道理上你知道三界以内是生死法,不需要,在事相上你也确定,你当下就可以确定,有胆量我们现在就不要这个世界。敢不敢?怕死了吧?不怕死?不怕死你就不怕生,你就会生得比谁都好;怕死的人是活不好的,活在担惊受怕当中。遇到魔境啦,遇到种种情景啦,生怕这个老蛇会把我咬掉,生怕那个魔鬼会把我捆去……怕死的人,是活不成的,是活不好的。只有看到三界一切无论生死什么法,我从此再也没有兴趣。因为知道这一切相背后全是无生。

所以“自从顿悟了无生”,了了生死你就见到了无生,非常清楚。平常我们的生活习惯,如果一个小偷看到你手上拿着钱,哪怕抢你一块钱,你肯定是不愿意,你会骂他这个人太缺德,居然抢我的钱。让你给他,可能你给十块钱也没关系。这就是我们每个人,其实是生活在很不讲道理的思想观念当中。我们会有很多的标准、绳索把自己捆起来。这样也不行,那样也不行。有个人问,你会做什么?他说我什么都会,但就两样不会。你猜哪两样?他说我这也不会,那也不会,就这两样不会。是不是啊?你真能够把三界生死一切法看到,这你也不会,那你也不会,那你就不会轮回了,也不会随着它生死了。

所以禅宗祖师才有那么大的气魄,在悬崖顶上能够把自己抓住的这根救命稻草也舍弃掉。悬崖撒手,粉身碎骨。我们大家问问自己,你心中最重视的是什么?你最看好的、最舍不得放下的是什么?情感,是大部分人不愿意舍弃的;钱财,名利,地位,享受,身体,思想,甚至自己的信仰,都不愿意舍弃,哪一样都要抓得牢牢的,越多越好,越多越好。结果,你抓得自己遍体鳞伤,抓得自己有气无力,抓得自己死去活来,苦恼不堪。如果真有这种胆量,你在内心中悄悄安装进去一个软件,就是让自己三界之内一切法从此再也不要。你看看,只要启动了这个软件,你马上就会发现了,三界以内确实无有一法可以障碍你。任何一种表现----只要有所表现,就是生灭法;我们这颗心啊,就在无明的这个当下。你如果能够站在无明的状况,站在一念不生、了了分明的这个当下,你就能看到一切生死现象;不贪着生死法,你就能看到涅槃的景象。就在一念之差,有一个了了分明的我停在这里,如果我要怎么展现,就是生灭的现象;当一念都没有,连我也没有,这就是涅槃的景象。

无住大涅槃

涅槃分有住涅槃、无住涅槃。无住涅槃是大涅槃。有住涅槃,包括有余涅槃和无余涅槃。有住涅槃是了生死以后无相的空,所以离相而无相,是离一切相 ,是诸法空相,以无所得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因为一切所得都会有所失;有得有失就会有恐怖,有恐怖就会有颠倒,有颠倒就会有梦想。所以无所得故,才能够无有恐怖,才能远离颠倒梦想,才能见到无相的涅槃。把眼光、注意力全部放在无相的涅槃中,这叫有住的涅槃。你停留在那里了,也叫共般若,也叫真心,也叫真如,都是不动的,空的,无所得的,本来清净的,没有污染的,否定现实生灭的一切现象。

所以小乘生死不是涅槃,涅槃不是生死;生死中没有涅槃,涅槃中也没有生死;生死看不见涅槃,涅槃也看不见生死。但我们自我的执着,那个根源,就是这个分界的地方。意根我执,是生死与涅槃的接触点。

见到了涅槃,回来继续在生活当中,以涅槃的心态,以无所求的智慧,再来成就一切世间万事万物,这叫六根门头可以放大光明,在一切相上,因为相即是无生;在一切作用上,作用即是无作;一切行为处,而没有自我,没有执着加在里面。这就是证体以后能生起妙用;而这个妙用,只有大乘佛法讲的,不住涅槃,不住在任何一个境。不但不住在生死,也不住在涅槃,所以叫无住。诸佛菩萨有大智慧,才能不住生死;有大慈悲,又能不住涅槃。

所以佛是悲智双运,福慧圆满。我们大家发了大菩提心,愿意成就、救度一切众生,在一切相上能以无住的心,生诸妙用。菩萨度一切众生,而实无一众生可灭度。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这就是即相而离相的佛性。小乘人不见佛性。

所以我们讲真如、真心,跟佛性是不一不异。说它是一个,因为真如只是从体上说,从不动、不生灭来说;佛性必须从相上、用上才能显现出来佛性的妙用。如果没有妙用,不能称为佛性。所以我们讲话、咳嗽、打坐,这一切举止,佛性才常坦坦表露在我们的整个身心、言语、举止当中,只在他不住生死,更不住涅槃。

我们凡夫住在生死当中,以那颗烦恼妄想的分别心,想去猜测佛菩萨无住的境界,这是缘木求鱼,隔岸观火,看热闹,却自身一点感受都没有。想要努力,就是要着着实实地发大菩提心,勇于承担自己在这一生,在这个世界上,完全不需要有任何依赖。真正发起大丈夫的勇猛气势,可以自己拍着胸膛告诉自己,这个生灭世界当中的一切,确确实实从内心当中再也一无所求,一无所住。真能如此,要确定自己确实一法都不想要。包括你能看到的、能听到的、能想到的这一切。然后就以无尽的大悲,平平淡淡、扎扎实实地在这里生活。既一无所求,又一无所舍,这就契入了佛性的妙用,连佛性这个名词也可有可无。“取不得,舍不得,不可得中恁么得”。

修行中的丈夫气魄

在场大部分都是女众,女众的心态、心量很难放大。人家都称大男子、小女人。但是在心性面前,绝然毫无差错,丝毫差别都没有,只是习惯有所差别。因为大部分的人都会被自己的习惯所束缚,就像裹小脚的女人,迈不开大步往前走。习惯,告诉自己我不行,我不能成为菩萨,我是一个凡夫,我还有所求,我还有欲望……我这样不行那样不行,所以你就注定只是一个小女人。你要告诉自己就是大丈夫,生死跟前没有一事可以难得了我,因为我本来就没有求。看看自己的心中,世间万法,不管是生、老、病、死,还是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舍不掉,全部都没有关系;任何一事,任何一物,任何一尘,再也跟我无关。在心性的层面,你提高到这个程度,智慧就像大鹏金翅鸟俯视广阔无边的大海,随时能够把海里的龙抓出来。看到不管是生活中遇到的任何一种的灾难和困难,思想早已超脱了现实的这一生。生命不再是这个世界可以标志的身份、职务和地位。这种大丈夫气势,有时候需要培养,发菩提心,一点一点地扩大;有时候一念回光,当下即是。你不要一想到这样就很得意,觉得自己又是世间最了不起的人了。那你就错了!舍弃一切,世间本无一法可得,你才了然于胸。

所以打七,或者修苦行,不苦就不算苦行,打七坐在那里,什么都给你准备得停停当当的,那个效力很差。要打得你坐在那里坐立不安,痛苦不堪,左右为难,上下不是,内外皆苦,你才发自内心地知道啊,轮回太苦了!愿意舍弃!只要风吹一点点,赶紧把棉被包一包,连手印也散掉了;稍微热一点,被子又拿下来了……舒服吧,贪着在这里继续坐,你就再坐一万年,估计还在这里继续坐,连受苦都白受了,不得力。用功不得力,到处会挑剔;用功能得力,随缘无顾忌。你功夫是在自己的点点滴滴当中体现出来的,不是你跑到佛座上面,坐在那里,然后才显得你有多高大,多伟大。世俗上的人都讲,不吃苦中苦,难为人上人;要想人前显贵,就得暗里受罪。你连这一点罪都受不了,不要说人前显贵,就在这个暗地里,你都贵不了。在那里打呼噜,在那里可以东动一下、西动一下,别人看看都觉得你打坐也不用功打。

所以我们真用功,一定要在心念上,时时照顾到自己没有念头的样子。因为站在这个地方,你才有能力看清楚生死是什么东西;站在这里,才最有机会看到涅槃就是没有生灭。你如果不站在这里,你自己都被五欲的洪流卷到苦海当中,不知道沉没在海底多少万年了,什么时候出来,谁都不知道。头出头没,千生万死。这一生遇到了佛法,我们又知道回归心灵之路;此生不求度脱,千生万劫何期?所以了生死这三个字,既要了解生死一切相,又要了断生死一切苦恼。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