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道法师-《五戒相经笺要》第七讲
发布时间:2024-04-02 03:37:25作者:阿弥陀经全文网
《五戒相经笺要》
(第七讲 悟道法师)
片头字幕:[言持戒,且先守佛两句略戒,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此两句包罗一切戒法,了无有遗。此系如来戒经中语,文昌帝君引而用之《阴骘文》。此两句,泛泛然视之,似无奇特,若在举心动念处检点,能全守无犯,其人已深入圣贤之域矣。凡起心动念,不许萌一念之不善,则诸戒均可圆持。律,不独指粗迹而已,若不主敬存诚,即为犯律。而因果又为律中钢骨,若人不知因果,及瞒因昧果,皆为违律。念佛之人,举心动念,常与佛合,则律、教、禅、净一道齐行矣。]
佛陀教育网路学院的同学,大家好!阿弥陀佛,请放掌。
上一集我们讲到五戒戒相中,戒体、戒行。最近有学院的同学提出,什么叫戒体;昨天也收到一位同学来信,想要受五戒,看学院有没有办三皈五戒。目前如果在中国地区的同学,你们有时间可以到山东庆云海岛金山寺,可以临时安排,给大家传授三皈五戒的仪式。我个人建议,我们最好是把这部《五戒相经笺要》学习过一遍,对整个五戒的内容,它的受持,开遮持犯,有正确的认识与了解,再来受戒也不迟。
讲到戒,如果依照南山三大部《行事钞》,把戒分别为四个方面:戒法、戒行、戒相、戒体。戒法就是戒的条文、功能、作用、功德等,比如说我们现在讲的五戒、或者沙弥十戒、具足戒,每一条戒有很明确的条文,这个就是戒法。戒体,如果受比丘戒,得戒体是做三番羯磨这个时候,就是讲受具足戒、比丘戒,三番羯磨这个时候是要登坛受戒,过去我们在戒场受戒、登坛,一坛三个人,这是讲具足戒是在三番羯磨得戒的;受五戒,是在三皈依的时候得戒,因此我们要受五戒,必定先受三皈依,是在正受三皈依的时候得五戒。因此净空老教授给人传授三皈五戒,皈依证前面印的是三皈依,后面就是五戒了。有的人只受三皈依,就照前面三皈依的仪式来举行,有的人发愿受五戒,他还是要从三皈依开始,不能没有三皈依,就直接受五戒,因为五戒是在三皈依时候得戒体的。
后面我们看到经文会有一些说明。怎么叫得戒体呢?[依法观想],依什么法?佛讲的戒法,我们每一条都很清楚,依法观想,在正受的时候[纳受于心],纳是接纳,受是受持,接受过来了。这个时候就得到戒体。有关这些方面,我们讲到经文还会提到,因为这个关系到忏除业障这方面的问题,我们进入经文再来学习。
戒行是受戒之后行为表现,表现在生活行为上,他的戒行清净,这就是戒行。戒相,相是事相、相状。[五戒、十戒各有其相]。在什么情况之下,你做了就是犯戒,相状是不可悔还是可悔,相状就是事相,状就是当时的状况,在经里面,佛也举出几个例子,我们读到经文就明瞭了。这是确定到底有没有犯戒。没有犯戒叫开缘,那个不犯。犯了戒,轻重、大小不同;是可悔还是不可悔,可悔就是可以接受忏悔的,不可悔就是不可以接受忏悔。根据这些事相、当时的状况,来判定是可悔、不可悔,或者无犯,都是根据戒相,戒相就是断定这个开遮持犯的。因此我们持戒还是犯戒、还是无犯,都必须在戒相上进一步去了解,明瞭戒相之后,才能够守戒。因此我们在前面,也跟诸位同学报告了弘一大师的《律学大意》。弘一大师劝大家,关于盗戒,等到我们真正搞清楚戒相,明白了再受,[可以稍缓]。在五戒当中,偷盗这条戒的戒相是比较微细、比较繁杂的,因此我们要明瞭戒相,来守戒,心才踏实。现在很多人受了戒,自己没有学习戒学,也没有听人说明,受了戒等于没受一样的,对于戒律这方面是一无所知,到底是持戒还是犯戒也不知道。有一些人受了戒回来,也没有去学习戒学,往往依自己的想法,认为是这样的,因此有很多人受了戒回来,产生很多困扰。困扰产生,难免大家就会有疑惑,到底他现在是持戒还是犯戒,对还是不对,反而心得不到清净,因此我们才有必要来学戒。我们学一条就去做一条,这是最踏实的。下面举一个例子,把戒法、戒体,做一个比喻。
[戒法如药方,依药方去拿药,必须要煎、要喝,喝了药才能治病。没喝之前,药是药,你是你,没有作用;若喝了就能发生功效,治你的病。戒亦同然]。
戒也是这样,[了解戒法]就好像药方一样,戒法就好像开出药方。药方开出来,是不是就能治病?还是不能治病。你要依这个方子,去抓药、煎药、喝药才能治病,所以[要有戒体才有作用]。有戒法,要有戒体,它才产生作用。[喝药即同纳受戒体],就是你接受了。没有纳受戒体之前,戒是戒,你是你,好像药方开出来了,我们没有去抓药,也没有煎药、喝药、药方还是药方,跟我们还是不相干的,没有作用。纳受戒体之后,[身心充满此无作戒体],戒体有防非止恶的功效,要犯的时候,它自然会产生作用,来提醒你不能犯戒,这是戒体的功能。以上我们就把戒法、戒体、戒相,简单报告到此地。
下面我们要进入人题,这里写的是人号,就是一般讲的[人题]。一般讲经,把经题介绍过之后,介绍人题。本经注解没有介绍经题的通题跟别题,我们此地也简单做一个补充。我们这部经
[佛说优婆塞五戒相]
这八个字是本经的别题,[佛说优婆塞五戒相]是别题,别就是区别,跟其他经典不一样的。就如同我们写文章,每一篇文章都有一个题目,不一样的,就叫别题。经这个字叫通题,凡是佛说的,不管大乘经、小乘经,长经还是短经,统统叫经。经这个字是我们中国人对圣人的言语行为,记录下来尊称为经,我们中国古人对经是非常尊敬的, 只有圣人讲的话才成为经,圣人以下的一般称叫传,像《左传》、《公羊传》、《榖梁传》,这是贤人讲的。所以经这个字,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圣人这些言传、身教最尊重的。一旦称为经,就是不能改变的了。就像我们佛门经典一样,一旦冠上这个经,他就是真理,是永恒不变的,所以佛讲的都称为经,菩萨讲的叫论,论有讨论的空间,可以讨论,所以菩萨作的叫论,这一方面是谦虚,一方面也是尊重。一旦称为经,一定要经过佛的认可,佛的法印认证,才能称为经。所以三藏里面有经律论,律是佛制的,除了佛之外,菩萨都不能制定戒律,经是佛讲的,另外还有四种人也可以说经,只要他讲的跟佛的法印相应,都可以称为经,论是菩萨造的,我们常常听到的《大智度论》《瑜伽师地论》《大乘起信论》,马鸣菩萨造的,这些称为论藏。
经这个字的意思也很多。如果我们同学在网站上常听我们净老教授讲解,应该大家都听过,经有贯、摄、常、法四个含义。贯是贯穿,每一部经从头到尾,整个脉络有条不紊,它是一贯的,一点都不乱,而且经的文字做到不增不减,多一个字是累赘,少一个字意思就不圆满。所以有贯的意思。摄是有摄受力。经他没有意思,它会随我们每一个人境界不同,感受就不一样。我们境界不断提升,同样读一部经,你的体会,你的悟处,你的感受,都会不一样,它会跟着你提升,很多人同样读一部经、或者听一部经,经的文字是一样的,我们每一个人读,个人的体会也不一样。同样的道理,我们大家一起听这一部经,每一个人的体会、理解、受用都不相同。经为什么有摄受力呢?因为它有无量义,因此我们不断的去接触,就有新的意思不断的涌现出来,所以经又有涌泉的意思,就像地下的泉水,不断的涌现出来,因此它有摄受力。
这桩事情也不难理解,比如我们常读《弥陀经》,天天读,似乎我们每天读,每一天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因此我们每一天读也都读不厌,如果世间一般的文字,像一般报纸、杂志,我们读了一遍,大概就不想看第二遍。过去有人把经典翻成白话文,我也看过《佛说阿弥陀经》有翻成白话文的,翻了很多,印了一阵子,现在好像就没有看到了。为什么很短的时间大家就不想去读了?因为翻译成白话文,他读一遍,再读第二遍就没有意思了。大家读了这一遍,看意思就这样,已经明白了,再读第二遍就没有意思了。大家读了这一遍,看意思就这样,已经明白了,再读第二遍又没有新的意思,没有新的体会,没有新的感受。就像看报纸一样,你看过一遍,不会想看第二遍,它的摄受力只有一遍,顶多两遍、三遍,到第四遍大家就不想看了,这是白话文没有摄受力。经是文言,它有无量义,所以它有摄受力,这一点我们也务必要明白。所以现在我们很多人发好心,要把经翻译成白话,实在讲浪费时间。人家看一遍,不会再看第二遍,可能连一遍也不想看,何必去浪费这些时间、精神、人力、财力、物力。
我们建议,要是翻译白话文,不如依照经的原文去做一个注解,《弥陀经》也有白话注解,这个空间就非常宽广,你看自古以来,注《弥陀经》就一百多家,为什么同样一部经这么多注解?注解意思都不完全是相同的,但是也都没有错,为什么?因为它有无量义,看你从哪个角度去看,所以注解有注的比较圆满,有的比较不圆满,有的偏重在那一方面的,这是我们通常讲的见仁见智。好像看庐山一样,侧看跟横看又是不一样的,都是看到那个山。但是总不是圆满的。最圆满的是什么呢?经的原文就是圆满的,这是讲到摄。
常就是永恒不变的,叫常,我们世间法都是无常的,都有时间性,过了这个时间就不能用了,为什么?它不是真的,是虚妄的,比如说科学家发现很多理论,他发表出来了;后面一个科学家又有新的发现,又把前面那个科学家的理论推翻掉了,后面这个科学家发现的,以后的科学家又有新的发现,又把他的推翻了。会被推翻说明什么,它不是真的,他只是看到一个片面性的,短暂的,我们讲出这些道理,如果不是真的,就经不起时间、空间的考验。比如说佛经,包括我们中国古圣先贤讲的经典,像儒家讲的四书、五经、十三经,放诸四海皆准。不是说我们中国人是这个道理,拿到外国就不是这个道理,不是这样,是拿到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地区,任何一个族群,这个道理就是这样,才能称为经。所以经不会因为时间,空间,地区性的不同而有所改变,为什么?因为它是真理,真理是恒常不变。我们世间人讲的,发表的一些思想、言论、学说,都是短暂性的,最长几十年,甚至七八年,他就又发现自己讲的不对,过去蔡老师讲《弟子规》,也常常提到现在很多人,去买现代人写的《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怎么样去教小孩子,他自己又写一本书,说他十年前、二十年前写的那本书,有一些地方是错误的,但错误的怎么样?他那个书已经流通了二十年,那些人买了那个书去看,跟着他错了二十年。这是不需要等到几十年,几年之间就发现不对了。
因此孔老夫子为什么示现[信而好古,述而不作],就相信古圣先贤的,为什么?因为经验的累积。现代人一个新的东西,没有透过实验,你不知道它的可靠性,是一个未知数,也就是没把握的,古人的东西是经过很长时间的经验累积,留下来的,我们[信而好古],相信古人的,转述古人这些智慧、经验给后人,就不会错,这是真实的,这是讲到常的意思。我们想一想,每一个时代都有人依照经修行证果,他把他的经验、实际上得到的效果,再告诉后人,这样不断的传下来,佛经如果不是真理,不要说传了三千年,恐怕三十年都有问题,就传不下去了
。这一点我们必须要认识清楚,因此我们净老教授也常常劝我们大家,多看看古人的、今人的作参考。这个态度是我们要学习的。经第四个意思是法。法有规则的意思,如果我们依照这个法则,依照法的规则来修学,就可以达到我们的目的,如果你不依照理论方法去修,自己要去创新,就达不到你要的目的。先不要讲了生死、作佛,比如我们世间人,世间人一般所求的不过是财富,聪明智慧,健康长寿。这三种果报在我们这个世间,不管哪一个族群都在追求,但是有的人得到了,有的人还是得不到,这说明一桩什么事实?得到的人是不是用他的理论方法得到的?这个也不一定。没有得到的人也是同样的道理。比如赚钱,现在世间人很多赚钱的方法,这些杂志、书也都流通的很广,像经济学这类,我们在书摊看,教人家怎么致富赚钱那个书太多了,但是实际上怎么样?我们去买了那个书来看,就发财了吗?大家想一想,我们头脑冷静的想一想,不一定,有的人是发了财,但是多数人还是发不了财,那说明什么?说明世间人发表这些言论,不是真的,它不是真理,这不是发财的正因。如果这个理论方法是发财的正因,应该每一个人去学,每一个人都发财才对。为什么有的人发了财,有的人还是发不了,这说明什么?他的理论方法不是正确的。正确的在哪里?都在佛经。佛给我们讲,你发财的正因是什么?是财布施来的。不是你头脑很好,你有很多好的办法,那只是一个助缘,不是发财的正因。因就像种子一样,那些方法是一个助缘,如果你没有种子,再怎么好的助缘下去,也长不出东西来,就好像你种水果,没有水果的种子下去,你天天给它施肥、浇水、双给它阳光,它能长的出来吗?长不出来。为什么?它没有种子,没能正因。你有正因,再上缘,它就长出果实。
聪明智慧是布施来的,不管世间法、佛法,你乐意教人,不吝法,你就得到聪明智慧。聪明智慧也很多方面的,有世间法、有佛法,你这方面的布施多,果报就是得聪明智慧。身体健康、长寿要修无畏布施。布施一切众生无畏,你就得这个健康长寿的果报。这就叫法,你依照佛讲的法、理论方法去修,才是正确的。法在哪里?在经典。
所以经有贯、摄、常、法四方面的含义。这是通题,经这个字是通题,有关经这个字,意思也非常的多,我们在此地只是很简单的,把比较重要的意思提出来。本经《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这个经的经题,我们就介绍到此地。
人题,这里是讲[译主],就是翻译这部经的主席。翻译经的主持人,我们现在讲主持人,他主持翻译这个经的,我们一般讲经,经题介绍过了,就介绍人题,介绍翻译人的时代,他的国籍,一些事迹,这个也非常重要,因为我们都知道,佛教是从印度传到中国来,是印度梵文;要在中国地区流通,必须透过翻译工作。因此翻译的工作,在古代都是国家在做,国家非常重视翻经的工作,接着我们来看[译主],就是人题: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摩译]
宋这个字是指朝代,就是翻译这部经的时代。在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宋朝,一为赵宋,一为刘宋,赵宋就是赵匡胤建立的朝代,比较晚。这里这个宋是刘宋,是东晋、南北朝时代的刘宋,这个就比较早。
[罽宾国即今之喀什米尔,师子国即为今之斯里兰卡。高僧大德住山则虎患息,古时常有此种感应事迹,如明朝时莲池大师亦同。]
这个法师不是我们汉族的,翻译经典的法师,有很多是不同族群的,在古时候,他这个地方叫罽宾国,就是现在克什米尔这个地方,我们在经典里面也常常看到罽宾国这个名称,在古时候它是一个国家。另外一个师子国,就是现在斯里兰卡。这是讲到法师是罽宾国的人,他的国籍就是罽宾国。
求那跋摩是梵名,是梵文的名称,翻译中文是功德铠,是刘宋时代翻译经典的高僧,他是北印度罽宾国的人。二十岁出家,并且受具足戒,精通经律论三藏。一般翻经法师,都必须要通达三藏,所以我们一般就叫三藏法师,[故时人称其为三藏法师]。
[三十岁时,罽宾王薨]
在我们中国古礼《礼记 曲礼下》讲的,天子死叫[崩],好像山崩一样。诸侯死叫[薨],在当时,附近的国家也都尊崇汉地这个王朝,他们有独立的国家,国家比较小,就像我们周朝时代八百诸侯一样,所以侯都称[王],诸侯死叫做[薨],大夫死了叫[卒],就是士卒的卒;士就是读书人,读书人死叫[不禄],不要的不,福禄的禄;庶人死,庶人就是一般老百姓,死了就叫死了。所以古人分阶级的,他的身份地位,死的时候他贴的就不一样。我们也要明白中国这些古礼,看到古书写的这些,我们才知道是什么意思。过去我也常常看到人家写卒,一般人他也写卒,如果我们没有看《曲礼》,不知道这个[卒]是用在那个身份地位的,是大夫,大夫就是做官的。这是讲罽宾王过世了,
[众请师还俗嗣王位],从这里我们就知道,求那跋摩是罽宾王的王子。他二十岁就出家了,三十岁,罽宾王、他的父亲死了,大家请他还俗来继承王位,
[师辞而不纳],他推辞了,不回去接受王位。
[遂隐遁,远走狮子国弘扬佛教],后来他就隐居了,[远走]就是走到很远的地方,到斯里兰卡去了,斯里兰卡现在也是一个佛教国家。在04年南亚大海啸,斯里兰卡也是受创很重,所以我们净宗学会的同修,大家也捐了一些钱。刚好一个斯里兰卡的法师到台湾来学中文,中国话讲的还不错,他来找我,我也捐了一些钱,给他回去盖房子,他也一直想请我们过去。佛陀教育基金会简丰文居士,前年一直给我讲,说请我去斯里兰卡。这个法师叫强帝玛,他跟他们斯里兰卡的官方,关系也都很好,他说请我们去,他可以让总统来接待我们。我就给简居士讲,这个信息应该给净老教授讲,他去了就比较有作用,可以跟他们交流教育方面的大事,这是讲当时求那跋摩,他走到师子国去弘扬佛法。后来又至阇婆国,就是现在的爪哇,也是在东南亚一带,去传道。
到了[刘宋文帝元嘉元年],就是公元424年,[师经由海路至广州],海路就是坐船到了中国广州,[见虎市山之形势颇似耆阇崛山],耆阇崛山,我们在很多经典都讲到过,佛有很多经是在这个山讲的,像《无量寿经》就是在这个山讲的。他看到广州虎市山,形势很像耆阇崛山,所以他住在那山,就改称为灵鹫山,因为耆阇崛山是印度话,翻成中文就叫灵鹫,就称灵鹫山。
[并在山中建立禅室以习禅。山中本多虎患],就是这个山的老虎非常多,
[及至师居于此地之后,则无有其害]。这是求那跋摩法师住到这个山之后,那些虎也就搬家了,就不会再出来伤害人。
到了[元嘉八年至建康,文帝礼遇之,敕住祇洹寺。未久,即于寺中宣讲《法华经》及《十地经》,法席甚盛。此外,师亦从事译经工作,译有《菩萨善戒经》、《四分比丘尼羯磨法》、《沙弥威仪》、《优婆塞五戒相经》等,享年六十五岁]。
他到了中国之后,皇帝也建了一个祇洹寺来供养法师,请法师在这个寺院讲经,并且翻译经典,以上就是翻译的人题,我们就简单的报告到此地。
下面讲[笺要主]。我们这次讲解的课本,是采用蕅益祖师的笺要为主,所以也把这个注解笺要的主持人给我们介绍了,这个是
[明沙门智旭笺要]。注解给我们讲,[智旭,明代僧],就是明朝时代的人,是明朝末年出生的。他是吴县木渎人。吴县是在现在的江苏省,大概在上海西侧,当时是水运的中心。那边有一个湖叫太湖,也是很有名的,他就是这个地方的人,他俗姓钟,他的名叫际明,字蕅益,蕅益是他的字号,他的本名叫际明,俗家姓钟,他这个字之外还有别号,中国古人有名,有字,有号,别号就很多,可以起很多别号,他有一个别号叫做八不道人。
[少习儒学,以卫道为职事,曾撰《辟佛论》数十篇。十七岁时,因读莲池大师之《自知录》及《竹窗随笔》,始悟己非,取所著《辟佛论》烧毁。]
这段话是讲他年轻的时候读儒书,我们中国从宋朝程朱辟佛,辟佛就是作文章批评佛法,有很多读书人受到他们影响,排斥佛法,蕅益大师也不例处,他也是读书人,当时也受到影响,就写了很多《辟佛论》,批判佛教的论文出来,他也是想要卫道,保卫段家这个道,这是年经时候,后来他读到莲池大师的《自知录》、《竹窗随笔》,才知自己错了,所以就把以前写的全部烧掉。
好,今天我们时间到了,[笺要主],我们下一集再跟大家报告。祝大家法喜充满,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