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经全文网

圆觉经直讲 第八章 轮回种性 示现方便

发布时间:2024-01-24 03:35:35作者:阿弥陀经全文网
圆觉经直讲 第八章 轮回种性 示现方便

第八章 轮回种性 示现方便

佛法是无尽之说,是随机缘而启。众生在轮回之中,依爱欲之本而发为现行;有种种理事的障碍,有五性的差别,所以为了使众生脱轮回,了断根元,而铲除障碍,从自类种性而超入佛种性,符合圆觉的道而成就果德。千百亿化身的弥勒菩萨就机而启问:

[于是弥勒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愿为菩萨开秘密藏,令诸大众深悟轮回,分别邪正,能施末世一切众生无畏道眼,於大涅槃生决定信,无复重随轮转境界起循环见。]

弥勒菩萨因为听闻了佛在上面所开示的圆妙道理,所以在大众中,即从座起,行了礼仪後,以庆祝的心来对佛如是说:「大悲世尊已经广泛地对一切菩萨开示了秘密法藏,使令一切大众深彻地悟明轮回的道理,分明辨别了邪与正,能够施予末世一切众生决定无畏的道眼--慧、法二眼同智,真俗二谛并照,使一切众生对於大涅槃之道,生起决定的信心--妙信常住,一切妄想灭尽无余,不再重新随逐轮转的境界--不执月运岸移,而起循环之妄见。」

弥勒菩萨接下去进一步请问断轮回的方法:

[世尊!若诸菩萨及末世众生,欲游如来大寂灭海,云何当断轮回根本?於诸轮回有几种性?]

如来的大寂灭海,就是大涅槃之海,它的体深而用广,具足一切功德秘藏,法身、般若、解脱等都含在其中。我们怎样才能游戏於这样广大无量的如来大海呢?所以弥勒菩萨提出了:云何当断轮回根本的问题。如果想游如来清净广大功德之海,首先要断众生贪爱执著的污染轮回之河,这两者是根本的不同,当断轮回之时,也即是游戏於涅槃之海的时节。那么众生既在轮回之中,这轮回的人有几种种类?这是在轮回中的众生所关心的问题。因为只有了解自己的类型种性,才有进修的方便。

下面弥勒菩萨又提出第二个问题:

[修佛菩提几等差别?回入尘劳,当设几种教化方便,度诸众生?]

佛果菩提不从修得,但是因地菩萨则应藉修而了妄,所以问修行的人有几等差别?这体现了「法门无量誓愿学」,而一一化归於空性--一切大智的空明而朗照。既是智,必以悲心救度众生。所以菩萨要迥入尘劳。尘劳复杂,菩萨应当施设方便来教化,才能度脱一切众生的苦恼。这体现了「众生无边誓愿度」,也即从空性上出兴妙假的大悲。

[惟愿不舍救世大悲,令诸修行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慧目肃清,照耀心镜,圆悟如来无上知见。]

这是弥勒菩萨代我们向佛请求慈悲开示,目的是使修行一切菩萨以及末世的众生,在应用能照的智慧之眼在对境缘尘的时候,不被尘劳所染,所以讲「慧目肃清」,并以此慧目「照耀心镜」,也就是所照。一个行人当心达清净之际,犹如明镜,朗然明湛。

能照之智本空,所以无有能照可得;所照之心镜本净,所以无有所照可得;没有能所,自在圆明,所以就是圆悟如来无上知见。这一无上知见也就是法华会上佛所开、示、悟、入的中道实相。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弥勒菩萨也以菩萨礼仪而请佛为众生解答断受入世的方便。

[尔时,世尊告弥勒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请问如来深奥秘密微妙之义,令诸菩萨洁清慧目,及令一切末世众生永断轮回,心悟实相,具无生忍。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这是佛的慈悲赞许。如来深奥秘密微妙之义,是以佛眼观见一切轮回本来清净无染,一切差别种类也本无差别。由此佛之知见,令一切菩萨洁清慧目,并且使一切末世众生永断轮回,心悟实相,具无生忍--显示了真性无生,本来清净的实相境界。但是众生未悟之前,以虚妄之心见万法有生,有生必有灭,所以形成了轮回。现在因佛的开示,悟入实相,了心无生,心既不生,轮回永绝。这样在无生性上,忍可於心,湛然明净,即是无生忍的境地。

[时,弥勒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弥勒与大众皆以欢喜心不听而听。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际,由有种种恩爱贪欲,故有轮回。若诸世界一切种性: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当知轮回,爱为根本。]

佛说:「善男子!一切有情的生命,从无始际以来,由於有了种种恩爱贪欲--男女情爱与五欲的贪著,所以才有轮回。世界上四种类型的生命,都是因为淫欲而正性命的,应当知道轮回是以爱为根本。」

《楞严经》中说:「流爱为种,纳想为胎,交遘发生,吸引同业,以是因缘,故有生死。」,佛在《涅槃经》中说:「因爱生忧,因爱生怖,若离贪爱,何忧何怖?],《佛名经》中也说:「有爱则生,爱尽则灭。」由此可知生死轮回以贪爱为根本。胎、卵、湿、化的四种生命,都是因为耽染爱著,所以以思业为因,而成四生之缘,生死相续,轮回不已。

[由有诸欲,助发爱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续。欲因爱生,命因欲有,众生爱命,还依欲本,爱欲为因,爱命为果。]

由於有欲的境界,如男女以及现代的黄色片子等,助发了爱性--贪爱的心念之种子,内外尘欲牵起爱心,同时也由爱心贪著欲境,於是众生造业受报生死相续不断。

贪淫欲是因为爱而产生,身命是因为贪欲的作用而存在,众生贪爱身命,还是依欲为本,所以「爱欲为因,爱命为果」。由此感招未来生死果报,辗转相续无穷。

[由於欲境,起诸逢顺,境背爱心,而生憎嫉,造种种业,是故复生地狱、饿鬼;知欲可厌,爱厌业道,舍恶乐善,复现天人。]

由於欲境的作用,引起了不可意的违逆之境与可意的顺心之境,如果所遇的境界违背了爱心,因此,不顺的心理便产生热恼、憎恨、嫉妒,并由此引发了嗔恨之心。所以有杀害、逼恼、打駡、凌辱等种种恶业,同时也可能在可意境上因贪爱之心的作用,引生耽著淫欲、盗窃他物、饮啖众生肉、侵夺财产、绮语、妄语等种种恶业。所以就有了地狱、畜生、饿鬼的三恶道的报应。

如果稍有道德观念,明白善恶因果,於是了知淫欲可厌--知爱欲心是恶道之因,对於欲境深生厌离。从而对於离恶法门深生爱乐,因此「舍恶乐善],就出现了天、人、修罗的三善道之报。

这裹看出一个问题,三恶道可怖,恶业恶行有因果报应,人要行善,行人天善道。但是这出发点是甚么?是自私。在本质上讲,对善是执著的爱,对恶产生恐怖,有怖畏的心。因在本质上有执著的关系,内心是没办法解放的,是要故意去克制、去表现怎样去做,这样对一个恶的人来说,行善是好的,但从佛、菩萨的角度来讲这是执著於善。执著之人讨厌恶道的思想,就会喜欢人天境界。这样子还是在因果轮回当中,还是在爱乐的执著当中,并没有解脱自在。所以我们知道,特别是一些年纪大些的、道德修养也比较好的,但有些人不喜欢跟他们在一起,为甚么?因这种人有一种压抑的东西,有教条的束缚,这样会失去人性的活泼,人性的自然境界。其实有些儒家的东西对人也是有点压制的,本来是好的,却因为人过份地执著与表现,所以窒息了人性。我们这裹并不是反对道德修养,而是想通过道德修养以後,要解放人的人性,要回归人的自然性,这样才是真正的好,否则的话总是有矛盾、有斗诤。因为善的人碰著恶的人,总是谴责他们,训斥他们这样、那样的恶行。一个人如谴责别人是恶行时,他的善不是真的善,是一种矛盾的心理,老是在斗诤,是在痛苦的斗诤当中,这种东西本身就是一种轮回。

[又知诸爱可厌恶故,弃爱乐舍,还滋爱本,便现有为增上善果。皆轮回故,不成圣道。]

这样才知道一切爱可厌恶故,一切爱都可厌恶,都要舍去不要,就是对人天的爱也不要,那么「弃爱乐舍」,爱欲不要,善与恶也不要。舍:舍去,禅定境界、思惟境界,这样还不行。「还滋爱本」,因还有东西可以舍的,还有个舍在,还是执著

。所以还是起爱心,就如把世界一切都放弃,到深山老林修禅定,那也是爱,爱深山的清净环境、爱禅定的快乐,觉得静下来真舒服,或隐在什么地方,没人来访,觉得很清净,这样还是爱心。「使现有为增上善果」,还是有为增上善果,色界与无色界二种境界,还是有为增上善果,还是有为法,还是有漏,还是爱。因喜欢这地方,喜欢这地方没善没恶,这个地方比较清净。禅定境界,还是有漏有为的,[皆轮回故」。因为都以爱乐为根本,所以还是轮回,还不能成圣道。为甚么这样说?不了自心,我们的心不是爱也不是不爱,我们的心不拒一切,心的本源是清净如虚空,它具足一切法,一切万物由它而生,却没来没去。因为不了自心的关系,所以不能成圣道,都是无明发挥这爱的作用。

[是故众生欲脱生死,免诸轮回,先断贪欲及除渴爱。]

「是故」,是作总结性的说明,就是讲我们众生若想学习佛法、修证大道,若想脱离轮迥的痛苦,免去轮回颠倒,先要断去贪欲,以及除去爱与渴。爱渴是非常的爱,好比我们的修行非常精进、非常努力,相信会开悟或相信会生西方,如是执著一定会怎样,造就是渴爱,还是贪欲的境界,所以讲都是流转生死。那么为甚么要讲这样的话?就是启示我们修行要归到平等,要归入无为,要直接去体现。行、住、坐、卧当中都是道,动与静都是道的体现,都不要落在爱的里面;也不是努力,也不是不努力,就是不要落在两边的境界;也不要认为这师父的话讲得特别好,那位师父的话不愿意听;一切境界都不管,只管平直而行。但是悲愿可以建立,称性而起,无为而用,是平直地去做,不急急忙忙去赶什么,或者特别兴奋,特别有激情,或者认为某某人讲得特别好、特别中听;这样的心理都不要生,一切归於平淡、归於平静,这样才能得道。一个修行人若兴奋起来时,是堕落;如某师父来了,他急忙东奔西走,这样他的修行就马上退步;或者甚么录音带寄来听,这讲得真好,心生比量执著,这就马上退步,任何人都一样,所以应归於一种平淡的修养中安心於道,这样才会成功。

[善男子!菩萨变化示现世间,非爱为本,但以慈悲令彼舍爱,假诸贪欲而入生死。]

那么这里提出菩萨为甚么要入生死?我们众生有轮迥,而菩萨为甚么要到我们的生死中来?做为一个人来度我们?佛说:「善男子!菩萨以人的身份变化,来示现在人世间,但菩萨的示现不是以爱为本,而是以慈悲来利益众生。为了利益众生的关系,示现与人一样,有喜、怒、哀、乐,这样才能方便度人。若不跟众生一样,就很难度众生,所以表面上与众生一样,才能把众生度起,所以有与众生同事而利物,是示同凡夫,藉这个贪欲来入生死。」从天台宗来说,有些浅位菩萨,是留一分迷惑不断,为甚么不断呢?因为这样才能投胎做人,这是浅位菩萨的做法。若深位菩萨根本没迷惑,他完全藉众生的种子或者过去的习惯种子与因缘来度人,这是大悲示现。所以《净名经》说:「众生病则菩萨病。」

[若诸末世一切众生,能舍诸欲及除憎爱:永断轮回,勤求如来圆觉境界,於清净心便得开悟。]

这是个关键,假若末世一切众生能舍去一切欲,求贪爱的欲不要,求成佛的欲也不要,所有欲望都没有,但是我们要知道,都没有时,就没有一切思想。一个人如成佛道的欲也没有,那么世界欲就没有,若对世界欲没有,才会在佛法上的欲也没有,这样才对。假若世界欲还存在,而佛法欲不要,这肯定是个有罪的人,这是佛门当中的罪人,其结果会乱来。所以要舍去一切欲及憎爱,那么就能永断轮迥--轮回的心就断掉了,一切都歇下来,再「勤求如来圆觉境界]。虽然没欲,但需「勤求」,用功还是要用功的,还要去精进用功。但在用功当中要与如来的圆觉境界相应,与如来清净心相应,当然清净心是无念境界,就是空。譬如有些人做工夫,突然身心脱落,一切境界都没有,这一下是清净心,在这清净心中能够开悟,但是若还有一点欲望在,譬如讲怕死,当下空的时候,怕死的念头就会起,这样就又盖住了,把开悟阻住了,产生了障碍。所以一个人要破尽一切烦恼执著,破尽一切能所对立,破尽一切有爱的欲望,这样使我们的万念归於一念,一念顿破时,就是开悟的境界。开悟以後是万里无云万里天,一片清净,再来显现佛法,或者说已开悟的人就是菩萨的示现,来有情世界度众生,所以做工夫要逼到一切欲望都没有的尽头时自然会开悟。

[善男子,一切众生由本贪欲发挥无明,显出五性差别不等,依二种障而现深浅。]

一切众生贪欲的关系,发挥无明,无明本来没办法发挥,无明由贪欲的爱来发挥,无明发挥出来以後,就产生五性的差别:一是二乘种性,二是菩萨种性,三是不定种性,四是佛种性,五是外道种性--外道修行有执著,执著於我、执著於法、执著於境界,这是邪师,邪师执著很深。而二乘的罗汉及缘觉执著就浅些,而又比较菩萨来讲,二乘执著还是深的。菩萨执著就轻些,而讲到佛就没执著,菩萨还有微细执著。不定性的人是随缘而变化的。所以这裹要详细分析。

[云何二障?一者理障,碍正知见。]

理者是根本无明,开悟以後,根本无明破了,正知见产生了,假若一个人不了达法界性相,是个障碍,是碍正知见的地方,所以说正见知者是无见。因为体会到法界性,所以《大乘起信论》讲:「是心从本已来,自性清净,以不达一法界故,心不相应,忽然念起,名为无明。」 [二者事障,续诸生死。]

就是说六种生灭变化的染心。此事染念念相续,由爱欲去造一切罪而受苦果,这就是事障续诸生死。

[云何五性?善男子!若此二障未得断灭,名未成佛。]

这里讲怎样叫五性,假若二障还未断灭时,这样还没成佛,都还没断,是没根性的众生。

[若诸众生永舍贪欲,先除事障,未断理障。]

众生在事相上做工夫,如净土宗行人,一般都是在事相上做工夫,不是以理性来做工夫。一心念佛,厌离娑婆,欣求极乐,可能是伏,是把娑婆世界的烦恼伏下来,归到一心不乱。烦恼伏下来後,事障还没断,假若能够继续一心,二十四小时都在一心裹面,到一定时候事障就能断了,亦能够证到方便有余土,这样就高些。

所以罗汉要以禅定来做工夫,禅定当中看到四谛的理,以四谛的理消去三界的烦恼,三界烦恼了尽,断尽事障,得无生,所以根本无明还没破。但能悟入声闻、缘觉,未能显住菩萨境界。菩萨境界是在世间出世间,而声闻人做不到,他们只能出世间。

[善男子!若诸末世一切众生,欲泛如来大圆凳海,先当发愿勤断二障,二障已伏,即能悟入菩萨境界。]

二障若能伏,就能悟入菩萨境界,这是登地以前的菩萨位。

[若事、理障已永断灭,即入如来微妙圆觉,满足菩提及大涅槃。]

菩萨入地之後,一直到果位,二障从少分断,到究竟永断。前面是伏,伏是菩萨境界;这里是断,断尽是佛的境界。

[善男子!一切众生皆证圆觉。]

也可以说一切众生皆有圆觉之性。「皆证圆觉」,就是有证圆觉的可能性。逢善知识, [依彼所作因地法行,尔时修习便有顿渐。]

这里有顿与渐的不同,因众生的兴趣不同,遇到师父的教诲不同,产生顿与渐,这说明不定性的情况。

[若遇如来无上菩提正修行路,根无上大小,皆成佛果。]

假若遇到佛,因为遇佛得有深厚的善根,能遇到如来无上菩提,正修行路,不管根大根小都能成佛,这裹说明拣择明师的重要,所以要择到最高师父。

[若诸众生,虽求善友,遇邪见者,未得正悟,是则名为外道种性,邪师过谬,非众生咎。]

假使众生求善友,遇到邪见的师父,没有得正悟,那么就是外道种性,这是「邪师过谬,非众生咎」,是邪师的过错,邪师的罪业。因此,应知初心入佛,切须善辨宗途,明悟道意,不可盲目从师!

[是名众生五性差别。]

以上说明了五性的差别内容。

以下是佛回答有关修悲智的问题:

[善男子!菩萨唯以大悲方便,入诸世间开发未悟,乃至示现种种形相、逆顺境界,与其同事化令成佛,皆依无始清净愿力。]

这裹讲菩萨大悲方便入诸世间,实际的目的是开发未悟,所以菩萨利益众生不是给你方便、给你条件。但众生太愚痴,求个心外之佛,求个与我们本性没关系的东西,都是求这些,但菩萨入世,是使令众生知道「妄法本空,真法本成」,要求个永远不生不灭的真性,所以说:「乃至示现种种形相。」如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人世间。「逆顺境界」,逆或者顺,或者作亲友、或者作冤家,总是使众生增长善根,得到解脱利益。「与其同事」,跟你生活在一起。「化令成佛」,一切种种施设方便,无非使一切众生成无上佛道。因此,菩萨只要有大悲精神,必普遍地化度众生;只要有方便,必能符合众生的根机而说法,这样才没有过失与挂累。

佛在《思益经》中说:「众生行世间而不知世间,菩萨行世间,明了世间相,世间虚空相,虚空亦无相,菩萨知如是,不染於世间。」

只要真正发菩提心,以明见之智观照众生世间,以慈悲方便入诸世间,又能知空无为,不著於相,这样的菩萨才能行化无碍。

「皆依无始清净愿力」,菩萨之所以能行入世的大悲方便,都是依据无始以来生生世世所发的清净愿力。

无始是不曾开始,因此,也不一定是局限时间,所以只要菩萨在因地发起度生的大愿,乘著愿力,所生的地方,更不退转。心裹如果觉得疲倦了,就回忆起过去的愿力,作为策励自己向前努力的动力,不是随感情而执著的。所以说:「皆依无始清净愿力。」又不是希望报恩,也不是由爱见所发的悲心,所以说是:[清净。]

[若诸末世一切众生,於大圆觉起增上心,当发菩萨清净大愿。应作是言:「愿我今者,住佛圆觉,求善知识,莫值外道及与二乘。」依愿修行,渐断诸障,障尽愿满,便登解脱清净法殿,证大圆觉妙庄严域!]

假使末世的一切众生对於大圆觉的无上佛道起了增上心,就是上求下化,一定能够趣向无上佛道。「当发菩萨清净大愿」,应当发菩萨清净大愿。[应作是言:愿我今者,住佛圆觉。]现在就住佛的圆觉,不是理解,住佛的圆觉境界。[求善知识,莫值外道及与二乘],现在要求善知识,求明师,不要遇到外道及二乘--声闻、缘觉。「依愿修行],依著大愿修行,不是依自了的小愿修行,而是悲智不二的愿力去修行。「渐断诸障」,根基比较差,慢慢地断掉,没办法做到顿断;理可以顿悟,但事要慢慢地断。「障尽愿满,便登解脱清净法殿」,一切烦恼障、所知障、报障,一切障断尽时,所有的本愿得到圆满,也就是证到大圆觉,就能够登到解脱清净的法殿。行、住、坐、卧当中,一切无非都是解脱。有些人问弥勒菩萨兜率内院在什么地方?一般人说:「总是生在天上嘛!」实际就是这个地方。如果一个人登到解脱法殿时,当下就是弥勒菩萨兜率内院。有些讲:「寺院裹真清净,居家不清净。]其实不应这样讲,我们如能达到这样的相应境界,家裹就是道场,就是清净的地方。佛到处都是,但看到形相的佛都是假的佛,不是真的佛,真佛无形无相,真的净土到处都是。「证大圆觉妙庄严域],愿如圆满,触目对境,一切法无非大圆觉,所以说「妙庄严域」。有些人认为妙庄严,是像华严世界的庄严相,其实这仅仅是庄严的缘相,真正的妙庄严是体现出真性非常圆满,能够显了一切法,证到真性时,十方世界都在这裏显现,都是从这裹圆满,都是从这裹成就,所以真性是最要紧的。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弥勒汝当知:一切诸众生,不得大解脱,皆由贪欲故,堕落於生死。若能断憎爱,及与贪嗔痴,不因差别性,皆得成佛道,二障永销减。求师得正悟,随顺菩萨愿,依止大涅槃。十方诸菩萨,皆以大悲愿,示现入生死。现在修行者,及末世众生,勤断诸爱见,便归大圆觉。]

这时佛讲了如何永断爱欲无明与大悲入世方便之後,为了使我们更加明了,所以又重新用偈颂宣扬出其中的妙义:

[弥勒汝当知],弥勒菩萨你应当知道。「一切诸众生,所有众生。[不得大解脱,皆由贪欲故,堕落於生死],众生不得大解脱是甚么原因?只因贪欲关系,二乘还是在贪欲修行--法执也是贪。即使现在不贪,但他们贪的因还在,现在还不注意。某一个境界出现时,马上会产生贪的相应,境界相应执著,所以会堕落生死,分段与变异。「若能断憎爱,及舆贪嗔痴,假若断掉憎与爱及贪、嗔、痴。「不因差别性,皆得成佛道」,之所以人有差别,因人的根性有不同,有五性的不同,但是能断掉它。都会成佛,不管根基差或根基好都能成佛。「二障永销灭,求师得正悟,随顺菩萨愿,依止大涅槃」,要使事理二障永远销灭,一定要有明师的教授,明师的指点,师父成就高的,徒弟成就亦高,师父成就低的,那么其徒弟成就亦低,这是必然道理。「随顺菩萨愿」,开悟後要随顺菩萨的悲愿。「依止大涅槃」,依止大涅槃境界。「十方诸菩萨」都是依这样的「大悲愿,示现入生死」。净土并不是在西方的甚么地方,就是众生心内,这在《维摩诘经》里已讲得很清楚。「布施是菩萨的净土,一切能舍的众生,会聚集在这个地方,这个地方就是菩萨的净土。

「现在修行者,及未世众生,勤断诸爱见」,现在修行的及未世众生,要勤断一切爱见,爱见断了之後,「便归大圆觉」,也就一一归於大圆觉法性海中。

这裹讲的众生生死轮回的关键在於爱,一切爱断尽时,就是现成的佛,所有的行为都是修行,所以就没有固定的法轨。念佛、持咒等都是修行,这些都是方便。

入门的方便关键的是依甚么心去念佛、依甚么心去持咒、依甚么心去做工夫,要断掉一切的贪欲,一切无求,归於无念真空寂灭境界,这样子才能够相应。

上面我们学了第五节段,弥勒菩萨提出的问题,佛作了精辟的解答。弥勒菩萨所提的问题是轮回寻根的问题,所以讲以轮回的心、轮回的见没办法来具足圆觉。

那么作为修行人来讲,首先的任务是怎样去断轮回的根元,这样对圆觉才能有一种体现,真实的体现,所以这问题提出是相当重要的。弥勒菩萨提出以後,佛对他讲,爱是轮回之根,为甚么弥勒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知道,弥勒菩萨最初修行时,比较喜欢名相、爱好名相,好游族里,喜欢与亲戚、朋友往来,喜欢建立友谊,所以缘份比较多,心地原来是爱心,後来较为慈悲心,他对事物看得特别透彻,对人观察相当的深入。所以在所有菩萨当中来讲他的慈悲心最强,他将要成佛时,龙花三会,琉璃为地,众生面前都是相好光明,就是说相当庄严、相当殊胜,比释迦牟尼佛还要殊胜。释迦牟尼佛成道是通过苦行、精进苦行,而弥勒菩萨不是苦行,是乐修、是爱修、慈悲修而成道。所以他的爱心在有情中是极普遍的,与众生的缘份是非常广的。所以当他成就时,当然成道会迟些,是因受众生的拖累;爱心太好、太慈悲,而被众生拖累了。但是与众生结的缘相当深厚,而且对众生的利益也是相当的深远,生生世世都利益众生。所以到如今还有百千亿化身,来化度众生。而弥勒菩萨提出的问题,轮回之根怎样去断,佛对他讲爱是轮回之根。

那么我们来分析爱,作个补充:爱是无明发源於人的真心裏面的一种天性,爱是一种天性,但人有无明,把爱染污了,所以有生死流转,有生死流转,於是在形成了我们的肉体之後,自然有一种爱欲的天性,爱一种温暖。如小孩喜欢吃甜的,讨厌苦的;爱一种感情,如男女的两情相悦。但是爱需要引导,就是讲爱会导致人一种低级的欲望,导致人的嗔恨,导致人的淫欲,这是往低处走。所以《楞严经》中说:「纯情即堕。」人既有自己的情,再在情上加入淫欲,围绕自己的贪心,以自我为中心,结果是堕三恶道;那么一个人若离开这种低级情趣,就是善。爱一种美德、爱一种向上人生,比较高尚的乐趣;譬如说琴、棋、书、画,爱艺术的境界、诗人的境界,或者外道说的天的境界,这种会走向天,即「纯想即飞」。《楞严经》说:「纯想即飞。」--飞升。而在净土宗来说在想心中,要是发愿求生西方,便能往生到净土。发愿生净上,也是属於想,也是属於一种爱。但西方净土是佛愿力所成,即叫横超三界,并没有竖出,叫横超、超过、超出三界,所以一个人从低级走向高级过程,爱是作为中间的纽带,有爱才有慈悲,爱的清净无私的体现就是慈悲。那么人有类型不同,有些人相当聪明,但其习气比较深厚,就是说人的心性比较恶劣,都相当聪明,相当活络,这些人是两极之性。两极之性的人如果接 受善知识的指导而开悟,其心性会明白,智慧也会开启,但恶性难改,所以智者大师说:「性具善恶。」恶的一面也同存於人的性中。就是在最高智慧的角度来说,不仅对恶,对於一个恶人讲,应具有佛性,恶人亦能成佛,有些恶人就不一定爱心很重,也即不是说情很重。在对於恶不压制恶,即不执著於恶的时候,那么在去恶之时即能开悟。所以说恶也能够成道,也即佛教所说的性具,不但具善且具恶,而具恶才能够了知正因,才能够使善恶达到平等,这是一种说明。

从究竟的圆觉道来讲,一切平等,关键是爱的转化,爱转化以後,进入慈悲,产生智慧,把爱的根本解脱出来,根本的解脱就是理悟--深悟理体,理明就是悟入圆觉的性;事断--就是断除事障,就是破轮回的染著。所以一般人从世俗的眼光来讲,事障是严重些的,以为人的行为及品质等是最严重的问题;从大乘佛来讲,人的心灵问题是最严重的。人由於平时的习惯性,反而认为内在的心灵是次要问题,那么就是角度不同。如两种能够达到一致,那才是最好的,即理上也明,事上面也得解脱。但在未法时代的人是最难最难做到这一点的。大家要注意,未法时代有福但没智慧,即「呆头福」,这福还不是真福,因心量不一定大,而另一种人是有智慧却没福,人很有智慧,佛教方面亦通达,但却没福德。所以这也还不行,真正的福德是心量广大,智慧充满。所以我们一般分析这问题时,福指红尘的福,或者说是世俗的福,这还不是真福,真福是一种心地的慈悲,真性纯厚,心量广大,人能够空一切境界。智慧不是聪明,或者很会辩,而是深悟理性,明照无碍的道眼。因为有了智慧,才能不被一切所惑;因为有了心量,才能容纳一切。慈悲之福德能入世为人,智慧的方便能出世无染,两者相融而不二,才能示现人间,利乐一切。

我们了解了爱,就应善用爱而成为广大的慈悲心,再进而以智慧,圆成无上的大道。

您能否从这一节段里,领悟到从断爱欲到慈悲入世的关键之处?其中应该先悲后智,还是先智而后悲?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