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经全文网

太上感应篇浅释:七种阴恶(三)

发布时间:2024-10-08 03:37:29作者:阿弥陀经全文网
太上感应篇浅释:七种阴恶(三)

第六种阴恶:谤诸同学。谤,就是诽谤、诋毁、背后说坏话;同学,就是与自己一起学习的人,这里泛指与自己地位均等的同学、同事等等。谤诸同学,就是背后说自己同学或同事的坏话。

我们知道,世间每一个人都在为自己的名声和利益苦心经营,为了得到一点点的名声与利益,往往要付出很多心血与劳作,有些甚至是几十年的辛苦,现在我们用言语轻易地就摧毁了别人的名声与利益,这是非常不慈悲的事情,会造下深重的恶业

。恶业成熟以后,那些曾经说出去的诽谤之词就会反弹到自己身上,让自己痛苦不堪。不仅如此,诽谤他人者,还会遭遇众叛亲离的痛苦。

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都知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的道理,也就是说,白天自己习惯于思维什么内容,晚上的梦境就会出现相应的内容。有人梦见痛苦的事情,这是因为白天想着痛苦的事情;有人梦见快乐的事情,这是因为白天想着快乐的事情。同样的道理,如果一个人内心的所思所想都是美好的,那么这个人就会遇到各种美好的事情;如果一个人内心的所思所想大多都是不美好的,那么这个人就会遭遇诸多不美好的事情。这是因为,现实生活就是埋藏在自心之中的思想的种子变现的——心中思想的种子若美好,那么变现的现实自然就美好;心中思想的种子若痛苦,那么变现的现实自然就痛苦。

在“谤诸同学”之人的眼中,同学是“百孔千疮、满目疮痍”的,而且他们内心深处根本不希望他人得到安乐。既然内心存留的都是不美好,那么他们的嘴里也只能说出不美好的诽谤之词;若真心看到同学的诸多长处,真心希望他人离苦得乐,心中存留的也是这样,自然就会口吐莲花,出言赞叹他人。所以,出言诽谤者内心所思所想都是别人的缺点、阴暗面以及希望他人衰败的恶愿,时间一长,内心就会积聚大量负面思想的种子,这些种子萌发之后,就会让此人遭遇当初那些负面思想所描绘的种种痛苦之事。

所以,对待同学或同事,不应出言诽谤,而应赞叹对方的长处。佛陀教诫“人处朋友,彼此皆有五事:一者,彼此若作恶业,当递相劝止;二者,彼此若有难疾,当看顾调治;三者,彼此家有坏语,不得为外人说;四者,当各相敬叹,不断往来,不得记怨;五者,彼此贫富不等,当用扶济,不得互相诽谤。”

第七种阴恶:攻讦jié宗亲。说他人的过失或阴私而加以攻击,叫做“攻讦”;宗亲,是指同宗的亲属。对于同宗的亲属,应该相互帮助,隐匿对方的过失,现在不但不帮助、不隐匿过失,反而家丑外扬,说对方的过失与隐私,这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要知道,一个家族的兴旺依赖于家族成员之间的团结,家族成员失去和睦,彼此攻讦,说对方的过失或隐私,家族自然就会衰败下去,最后销声匿迹。《世说新语》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三国时曹操去世后,长子曹丕继位。曹丕对弟弟曹植心怀嫉恨,遂借曹植在父亲亡故时未来吊唁为由而问罪,经过众人求情,答应给曹植一个机会,让其在七步之内作一首情景诗,否则还是要问罪。曹植当时在七步之内脱口而出:“煮豆燃豆萁qí,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听了这首《七步诗》,曹丕心生惭愧,于是放了曹植。曹植的这首《七步诗》喻意深刻,后来被流传很广。诗中说,豆子与豆萁都是同根而生,豆萁燃烧完自己,煮熟了豆子,豆子也就会被人吃掉。曹植巧妙地用“豆萁燃烧自己、煮熟豆子”,比喻同宗兄弟之间的斗争,最终的结果就是双双消亡。

攻讦宗亲与谤诸同学一样,大都是口恶,内在恶劣的心态也基本一致,只是所诽谤的对象不同,因而对自他的危害这里就不再重复观察。总之,一个家族内部成员之间,要像佛陀教诫的那样,团结友爱,相互帮助,不得彼此诤斗。

以上观察了七种阴恶。其中,“良善、君亲、先生、所事”是超过自己的上等者,“无识”是低于自己的下等者,“同学、宗亲”是与自己地位均等的同等者。一个善良的人,对待超过自己的上等者应该恭敬有加,对不如自己的下等者应该慈悯爱护,而对与自己地位均等的人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帮助;但邪恶者却不是这样,他们对上者阳奉阴违,对下者欺骗愚弄,对均等者竞争嫉妒,“阴贼良善、暗侮君亲、慢其先生、叛其所事”即是对上者的阳奉阴违,“诳诸无识”就是对下者的欺骗愚弄,“谤诸同学、攻讦宗亲”就是对平辈者的竞争嫉妒。

《感应篇》在例举七种阴恶时,还一语道破了阴恶者的外在特征与内在心相。具体来说,阴恶者的外在特征就是“虚诬诈伪”,内在心相就是“刚强不仁,狠戾lì自用。”

阴恶者的外在特征:虚诬诈伪。虚,就是说话不根据任何事实来说,随意编造,随口乱说;诬,就是污蔑,将别人没有的过失说成有;诈,就是狡诈,也即用阴谋诡计欺骗别人;伪,即是表面伪装善良,以盗取名声。

“虚诬诈伪”这四者是阴恶者的外在特征,因为要暗暗作恶,让自己所作之恶不为人知,所以需要借助于这四种手段,这四种手段的本质都是不诚实。《楞严经》中说,虚诬之人将来业报成熟会感得石碾niǎn子碾压、硬器锤击或巨浪漂击的果报,所以“十方一切如来,色目怨谤,同名谗虎;菩萨见枉,如遭霹雳。”狡诈之人将来业报成熟会感得绳索捆绑、枷锁禁锢、鞭杖加身之事,所以“十方一切如来,色目奸伪,同名谗贼;菩萨见诈,如畏豺狼。”假装伪善之人业报成熟会投生秽污不净、充满屎尿之处感受痛苦,所以“十方一切如来,色目欺诳,同名劫杀;菩萨见诳,如践蛇虺huī。”

阴恶者的内在心相:刚强不仁,狠戾自用。刚强,是指对内心一贯执持害人的人生理念,且已成为内心的坚固习气,无法通过外缘加以改变;不仁,在中医里面是指身体失去知觉,这里引申为伤害他人时,对他人的痛苦没有丝毫观察,更谈不到心生怜悯。狠戾,是指内心凶狠残暴;自用,就是自己觉得自己的见解与做法很殊胜,听不进去别人的劝说与忠告。狠戾自用,就是觉得自己一贯采取的对人凶狠残暴的做法及见解很殊胜。

综合起来,“刚强不仁”是指阴恶者所表现出来的习惯性行为,而“狠劣自用”则是阴恶者内心所执持的邪见,这两者相辅相成。有了“人活着就应该残忍”的邪见,行为上自然就会毫不犹豫地伤害他人,而且对他人所受到的伤害丝毫不会生起怜悯心;反过来,常常刚强不仁,内心体验到的就是危机与斗争,因此“心肠不狠,地位不稳”的邪见就会更加坚固。

下面对七种阴恶做一个归纳。阴恶,就是暗地里作的恶——有些隐藏在心里,有些则在人后,有些虽然当面利人,实则害人。阴恶不易为人所知,因而罪恶尤其沉重。这七种阴恶是:对待上者的阳奉阴违,也即——阴贼良善、暗侮君亲、慢其先生、叛其所事;对待下者的欺骗愚弄,也即——诳诸无识;对待与己平等者的竞争嫉妒,也即——谤诸同学、攻讦宗亲。此外,七种阴恶的外在特征就是“虚诬诈伪”,内在心相就是“刚强不仁,狠戾自用”。

观察完这七种阴恶之后,就应该对照自心,看看自己有没有沾上这七种阴恶的影子。如果沾上了,就必须生大惭愧心,痛下决心改掉;如果没有,就应当自我随喜,并发愿生生世世行持善法,即便大地上遍满各种恶人,自己也绝不沾染丝毫的恶习。

摘自《太上感应篇浅释》(明如居士 著)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