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禅要注意调和五事
发布时间:2024-08-04 03:36:47作者:阿弥陀经全文网
参禅是以明心见性,单刀直入,契悟涅盘妙心为主,兼修定慧等持之法,达到见性成佛为目的。禅那是梵语DHYANA的音译略称。意译作"思惟修"、"弃恶"等,通常译作静虑或禅定(即安静而止息杂虑)。参禅学人以静坐敛心,专注一境,久之达到身心轻安、观照明静的状态,即是禅定,因定境深浅的不同,也有阶次,如四禅(色界定)、四无色等区别。 禅的体性,依佛言祖语,立各种不同名称。《梵网经》称为"心地",《般若经》则名菩提,亦称涅盘。《华严经》立为法界。《楞伽经》说名如来藏识。一法千名,应缘立号。祖师门下,有的呼为自己,有的名为正眼,或称妙心,至谓无底钵、没弦琴等等。一切名相,原是假设,不必追究,亦无须执着。但禅定修行,最为神妙,能发起自性的无漏智能,并能生一切妙用,万德万行,乃至神通光明。因此三乘学人,欲求圣道,必须修禅。 禅宗于我国在很长的时间中,是中国佛教的主流,至今绵延不衰。中国的临济、曹洞、黄檗等禅法且远传日本、朝鲜等国。 佛经上更陈述诸佛菩萨、三乘圣者通过禅修静坐而悟道解脱的不可数计。在行、住、坐、卧四威仪中,结跏趺坐、或参究、或念佛、或观心,最易定身息心,有利于用功参究,入三摩地。 释迦世尊当年舍俗出家,苦行六年,不得解脱,悟知苦行非道,非菩提因,遂从座起,至尼连禅河沐浴,受牧女难陀波罗以乳糜供养,终于恢复元气,恢复体质,诣佛陀伽耶,在毕罗树下结跏趺座,端身正念,发大誓言,不证大菩提果,决不起坐。经过降魔等阶段,终于在十二月八日明星现时,豁然大悟,证无上正等正觉。首为五比丘说法,初转****,以后说法四十余年,谈经三百余会,创建佛教。 中国禅宗初祖菩提达摩于梁普通八年(527),从海路来到广州,梁武帝派使者迎至金陵,但谈不契机,初祖就渡江北上,寓于嵩山少林寺,"九年面壁而坐,终日默然",世称"壁观婆罗门",所传安心禅法,深受魏孝明帝推崇,僧俗信向者甚众。当时是以四卷《楞伽经》为依据的大乘禅法。以"理入"和"行入"为入道途径。 "理入"即"壁观"。它的内容是"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客尘障故。令舍伪归真,凝住壁观,无自无他,凡圣等,坚持不移,不随他教,与道冥符,寂然无为"。这种特重心法的大乘壁观主要喻人心墙壁,中直不移,从认识上舍伪归真,无自无他,排除一切执见。"行入"指万行同摄的"四行",即报怨行、随缘行、无所求行、称法行。理入属于宗教理论,行入属于宗教实践,即禅法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初祖传慧可,可传僧灿,灿传道信,信传弘忍,忍秘授衣法于慧能,令他南下隐居,待机应化。十五年后即凤仪元年(676)正月初八日到广州法性寺。据《瘗发塔记》载,当印宗法师讲《涅盘经》之际,"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印宗闻之然,即于正月十五日为慧能落发,二月初八受具足戒,因而今广州光孝寺有瘗发塔的遗迹,至今犹存。 慧能所传南宗禅法"以定慧为本",并称:"先立无念为宗"。所谓无念,就是虽有见闻觉知,而常空寂之意。六祖对"顿悟"的解释是自心从本以来空寂者是顿悟;即心无所住是顿悟;今于顿中立其渐者,即如登几层之台,要藉阶渐,终不于渐中立渐义。又说:"又有迷人,空心静坐,百无所从,自称为大。此一辈人,不可共说,为邪见故"。 参禅在形式上以坐为主,坐是四仪中最稳健中正的方法,姿态形式最为端正,所以智者大师着《摩诃止观坐禅法门》、《童蒙止观》(又名《小止观六妙门》)等。百丈怀海禅师在《坐禅仪》中亦说:"夫学般若菩萨,起大悲心,发弘誓愿,精修三昧,誓度众生,不为一身独求解脱"。同样是求解脱,声闻、缘觉是和大乘菩萨是有所不同的。 这里在安立大悲心禅坐时,还须选择寂静处,注意环境良好,远离喧杂扰人的处所。注意要调和以下五事。 调和五事坐好禅 1、调食:饮食不宜过饱,否则气急心满,百脉不通,使心闭塞,坐就不安。但食得太少,则身体虚弱,意虑不固,容易引起焦躁。因此饮食要适中,少食多食都会障碍得定。还有吃了杂秽之物,使心识昏迷,会引起昏沉。若五脏有病,要注意避忌。否则会触动旧疾,使四大违和,身心不安,亦不利修定。禅宗学人要有自知之明,在进食后休息半小时方可入座,否则身息不调,难以入定。俗话说:"身安而后道隆,饮食知节量,常乐在空闲,心静乐精进,是名诸佛教"。 2、调睡眠:照佛经上说:睡眠原是无明惑覆,因此,贪、瞋、睡、悔、疑合称"五盖"意即盖覆心性,令生不善法。先是贪欲盖,执着五欲之境以盖心性。其次是瞋恚盖,在违情的境界中,生瞋恨心,盖覆理智。三是睡眠盖,心昏身重,盖障心性的灵知。四是掉悔盖,心起躁动,谓之为"掉",于所作之事而心生忧恼,谓之为"悔",盖障心性。五是疑法盖,于法的选择,犹豫而缺乏决断,盖障心性。以上五盖的名数见《大智度论》卷十七、《大乘义章》第五、《三藏法数》第二十四。禅宗学人对睡眠要正确调处。如果睡眠过多,不但废修圣道,亦复丧失功夫,令心暗昧,善根沉溺。因此必须经常作无常观,调伏睡眠,令神智清醒,心念明净,这样方可栖心圣境,入三摩地(梵语三昧,音译三摩地,意译为定、正受或等持。即止息杂虑,心专注于一境,正受所观之法,保持不昏沉、不散乱的状态。经中说:"初夜后夜,亦勿有癈,无以睡眠因缘,令一生空过,无所得也"。 3、调身:调身就是关于坐禅时对自己身体姿势的调整。先需厚铺坐具,使身体能安稳久坐,无所妨碍。其次当整定,即调整定式。坐法一般有两种:(一)结半跏趺坐,就是以左脚置放在右脚上,牵来近身,令左脚指与右膝齐。(二)全跏趺坐,就是先将右脚置于膝上,再将左脚安于右膝上。这种跏趺坐法古时称为"吉祥坐"或"降魔坐"。一般学者先结半跏趺坐,坐久不麻不痛,血脉通顺,再进一步学全跏趺坐,循序而进,最为稳当。禅宗本来在坐姿等方面无大的区别,在坐久疲劳或酸麻时可以掉换上下,左右上下交替结跏均无不可。对一般学人来说,还是以半跏趺坐较为相宜。坐定之后要宽解衣带,使衣带周正,不令在坐时脱落。因衣带过紧,使身体窄迫,气息就不易调和。过松容易脱落,应以松紧适度为宜。其次是安手,以右手掌放在左手掌上,两手大姆指相接。当心而安,据印相说:这是"法界定印"之相。然后正身,先当摇动身体以及各支节,反复约七、八次之间,使用按摩法,勿令手足差异。坐定时要求身端正直,使背脊骨勿曲勿耸,不得左倾右斜,前躬后仰。坐时不可依靠墙壁或其它屏障,否则习惯成自然,会引起后患无穷。其次是正颈,鼻与脐对,不偏不斜,不低不昂,平直而坐。调好坐姿后,当口吐浊气。吐气时开口将浊气排出,不可粗急,宜缓细而深长。绵绵随气而出,观想自身百脉不通处俱随放息而出。闭口,鼻纳清气,循环呼吸。然后闭口,唇齿相依,舌顶上颚。同时闭目,但令断外光,不要作意过甚。端身正坐,毋使身首四肢随便动摇。特别注意极冷极热,过寒过暖及迎风处皆不宜静坐,光也应适当。 4、调息:息有四种相:一风、二喘、三气、四息。前三种是不调相,后一种为调相。坐时鼻中之息,出入有声称为风相。鼻息出入,虽无声音,而息出入结滞不通名为喘相。息已无声,亦不结滞,但出入不细,是为气相。鼻息出入无声音、不结滞、不粗浮,出入绵绵,若存若亡,资神安稳,情抱悦豫,此是息相。守风则散,守喘则结,守气则劳,守息则定。静坐时有风、喘、气三相名不调,若用功参究,复为心患,心亦难定。当依三法:(一)下住安心,即把心放在脐下一寸五分气海丹田之处,使心镇静下来。(二)放宽身体,不要矜持,使身体轻松愉快。(三)观想气从遍身毛孔出入,通行无阻。身调则众患不生,心安理得。 5、调心:调心之法有两种:(一)调伏乱想,令心与参究相应,不令逾越。(二)当令沉浮宽急适得其所。甚么是沉相?若坐时心中昏暗,心非明历,无所参究,头常低垂,是为沉相。当系念于鼻端,或安心于发际、两眉中心,或令明历,事注本参,可以对治。甚么是浮相?若坐时心好掉动,身亦不安,念外异缘,寻思杂事,是为浮相。应安心向下,最好安住气海丹田,或肚脐中,心住本参,止住散念,心即定住,则住安净。 总的来讲,心无乱想,不浮不沉是心调相。禅的得法要道,全在实修实证、真参真究,因此称之为"坐禅办道"。以上一得之见,是否有当?敬请高明有以教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