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经全文网

千年古刹华严寺:社会责任,始于慈善

发布时间:2024-07-21 03:37:37作者:阿弥陀经全文网
千年古刹华严寺:社会责任,始于慈善

腊月初四给老人们集体过生日。

老人们在院中集体晨练。

中国山东网讯 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传统建筑的飞檐斗拱,亭台楼阁,无不体现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宏伟的殿堂,庄严的佛像,清净的环境,无不给众生以心灵的宁静。在这里倾听梵音阵阵的经声佛号,体验晨钟暮鼓的清凉,“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心自然而生。

坐落于鲁中地区的桓台县田庄镇高楼村的千年古刹华严寺,便是这样一个去处。距今已有1400余年历史的华严寺,建自隋代,曾是黄河下游一带享有盛名的佛教圣地。然而,历尽岁月沧桑,饱经风雨洗礼之后,华严寺已成残垣断壁,难窥其貌。

自2004年起,华严寺住持常净法师率四众弟子正式开始恢复重建这座古寺,新建后的华严寺整体建筑布局严谨,主次得体,参差有致。

沉睡的古刹被重新唤醒的同时,一座收养孤寡老人的慈善机构——大地慈养院,也随之出现在华严寺内。这是目前山东省首个佛教慈善养老机构。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创办建设大地慈养院的真正内涵是潜移默化的传扬孝道。”常净法师表示,希望天下老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全民共建和谐社会。

义诊队为老人进行健康查体。

义工定期给老人理发。

千年古刹里的养老院

雨后的华严寺,在蓝天白云之下,格外庄严、殊胜。在华严寺一侧,一个相对独立的仿古四合院前,挂着“大地慈养院”的门牌。干净、敞亮的四合院里,有的老人在下棋、打麻将,有的拍着手唱他们年轻时候的歌,更多的人则围坐在一起拉家常。

细细看来,慈养院呈南北走向,两层楼环形分布。南侧临街的大门可以直通救护车等中大型车辆。

据常净法师介绍,大地慈养院于2010年开工建设,2012年基本完工并试运营,2013年正式挂牌启用。慈养院投资3000多万元,占地20亩,建筑面积近3000平方米,有标准房间150余间,床位300个,可容纳300人,目前有150多人。平均年龄80岁,最大的95岁。

慈养院常年接受来自全国各地的老人入住,除了对子女的老人每月收取300元费用外,孤寡老人全部免费。

为了给入住的老人提供舒适便捷的生活,慈养院还建立了规范的管理体系,设有办公室、值班室、医务室、活动室、健身场地、食堂、洗浴、保卫室等,并建立了应急值班制度,实现了24小时的全天候护理。此外慈养院有自己固定的义工团队,专门负责老人们的生活起居,还会不定时邀请各大医院的专家来为老人们做免费体检和义诊活动。“我们这里的每位老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健康档案,里面有每次体检的各类数据和结果,这样老人对自己的身体状况也比较了解,我们也能请医生为患病老人做更有针对性的治疗。”常净法师说

虽然每年维持运营的费用高达几百万,但慈养院一直运行良好,“这得益于社会各方力量的捐赠及很多爱心人士的积极参与。”常净法师表示,作为国家养老方式的新模式,大地慈养院愿意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为宗教界做出表率。

义工表演节目,老人们开心地融入其中。

在义工组织下老人们集体唱起了他们年轻时代的歌。

养身,更养心

每年腊月初四,大地慈养院内便挂满大红灯笼,一片喜庆。

为弘扬孝道,促进社会家庭和谐,常净法师将每年腊月初四——自己的生日,设定为大地慈养院老人们的集体生日。生日当天,不光慈养院老人,周围村民也会闻声前来,每次都会有500多人的规模。

“比如2016年的生日主题是‘跪拜父母·孝感天地’,当时许多社会上的孝子也带父母前来,跪拜父母。对于没有儿女的老人,我们就组织义工向他们跪拜,整个现场感人至深。”常净法师介绍道。

几年来,大地慈养院以不同形式多次举办了各种慈善孝亲敬老公益活动,同时感召了社会各界慈善爱心人士加入大爱力行者、传播者的行列。

许多爱心企业主动送来米面、衣服、床上用品、医药等;周边村民利用农闲时间来到慈养院,帮助老人们缝制衣物;学校组织学生来慈养院做义务劳动;在义工的组织下,每天早上的太极拳、八段锦,饭后葫芦架下的小憩,集体大合唱、四合院看电影……岁月悄无声息地匆匆流过,却给每一位老人给他们的晚年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和浓浓的善意。让越来越多的孤寡老人拥有了一个温暖的家。

“老人们的要求其实很容易满足,只要您真心对他们好。”常净法师说,很多入住的老人刚来时,满脸都是愤恨、失落;但在这里住一段时间后,整个身心面貌都改变了。

81岁的马年英曾是建筑公司的经理,在县城里有3套房子,但却选择了与老伴一起住到这里。马年英说,孙子上大学了,家里空荡荡的,来这里有人做伴,心情好了很多。这位老人5年前曾经有过心结,一直郁郁寡欢。“来到这里3年间,苦闷逐渐化解了。”

许多老人反映,常年纠缠他们的各种疾病,也逐渐得到了缓解。他们将原因归结为有规律的生活和良好的心情。

老人们很喜欢分享自己的故事。从慈养院的起居、饮食,到个人的一些感想。言讲之余,流露着感恩。

常净法师说,慈养院不仅赡养老人,还传播孝道。

“有的子女不孝顺父母,把父母送到这里来。还以家庭贫困为由,不拿一分钱。老人入住后,我就要求他们常过来打扫卫生。时间长了,很多人也被感化、变好了。”

清洁干净、整齐划一的慈养院。

慈善养老新模式

“大地慈养院是山东省佛教界兴办的首个慈善养老机构,”淄博市桓台县委统战部副部长、民族宗教局局长郭亮介绍说,“2012年,华严寺要兴建大地慈养院时,正好国家统战部、民政部等六部委联合颁发了《关于鼓励和规范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的意见》,为兴办慈养院找到了政策支持。从项目立项、征地、开工等手续办理上,政府给予了很大支持。”郭亮表示,即便如此,刚开始还是对此有很多顾虑,担心收养了这么多老人,慈养院的运营有没有可持续性。“后来,华严寺用事实证明了自己,运行至今已经有6年了,保持了零纠纷的良好纪录。而且从管理、服务、配套设施、义工队伍、资金来源和运营等都已经非常规范,现建立的500多名义工队伍、医护队伍,很成熟,很完善,又有社会爱心人士的慷慨相助,保证了慈养院的可持续性。大地慈养院已经成为当地养老事业的有益补充,得到了群众和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地乃万物之根,慈为万善之本。”如今,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大地慈养院义工团队,身体力行地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积极促进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善社会风气树立。

谈及兴建大地慈善院的初衷,常净法师淡然地说,出于他个人对佛教的理解:“作为一名佛弟子,应该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

他认为,慈善实体化,是我们引导的慈善新思路。所谓实体化,就是我们不单单把慈善的践行仅仅停留在活动形式上,而是要真正成为一种可以长久延续下去的慈善载体,形成一种能承担社会义务责任的真正慈善机构。“我国的慈善机构刚刚起步,慈善实体基本上是靠国家财政扶持,远远满足不了社会现实需要。所以,华严寺经过各级政府部门的批准,从真正意义上建起了一个赡养社会孤寡老人的处所。让我们一起倡孝扬善,构建和谐,净化心灵,为实现最美中国梦奉献一份力量!”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