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第一个居士林组织——北平华北居士林
发布时间:2024-07-16 03:38:15作者:阿弥陀经全文网编者按:北京第一个居士林组织成立于何年?组织形式是怎样的?取得了哪些成就?在中国佛教近代史上有哪些重要贡献?本文作者张佳用翔实的史料,为我们还原了北京第一个居士林的真实历史。本文经七位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评审,被评选为首届中华佛教宗风论坛美文征集获奖作品。现摘录部分与广大网友分享。
北京佛教居士林,民国时期称为北平华北居士林,为北京第一个居士林组织。近代以来居士佛教的日益兴盛,为佛教的 复兴 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北平华北居士林,就汇集了当时在京的知名居士,举办各种佛教弘化事业,推动了整个华北佛教的发展。
一、创办缘起及组织沿革
华北居士林的前身为北平毓春园居士林,由崔云斋、丁溆秋居士于1926年创办,以 崇奉宗教、皈依佛乘、研究哲理、提倡救济事业 为宗旨,举办施诊、种痘、讲经、施茶、养殖等事业。
1929年,居士林呈请社团登记,得到政府核准并嘉褒赏。但由于 创始不宜 , 守成亦难 ,居士林为弘扬佛法,故于1929年恭请佛学渊博、德高望重的胡瑞霖主持林务。胡老居士考虑林员组成和弘法的需要,将居士林更名为北平华北居士林,并于1930年初得到政府批准,简称为华北居士林。其主要办公场所设在原来西安门外十一号的事务所,并于1931年5月将该号的地产购下,永充道场。
居士林以 弘扬正法、救济众生 为宗旨,凡符合居士林宗旨、经林友介绍并缴纳林费者得为林友,所缴林费达一定标准或志愿服务得到理事会承认者得为林员。林友林员均可在林听演讲、参加选举、被聘为职员,以及每年佛欢喜日由林友自作佛事追荐其三代宗亲。另外,林员还可以入林研究教理、修养身心,并被选举为职员。职员分名誉职员和常务职员两种。其中,名誉职员包括:导师、讲师、林护、名誉林董主席和名誉林董。常务职员则分为干部职员和各部职员
。干部职员为理事和林董两类各十五人,并各自互选主席一人、副主席二人,组成理事会、董事会。按照照章程由理事会执行林内一切事务、董事会负责监察。此外,居士林设有弘法、利济、修养、基金、交际、会计、文书、庶务共八个部门,各部设正、副主任各一人,干事及雇员若干,除雇员享有薪金、及特殊情形者可供给其食宿或酌情补助外,均为林友义务担任。所有职员任期一年,于年终改选通过亦可连任。居士林第一届林董主席为朱子桥,理事会主席为胡瑞霖、副主席为崔云斋,自创办之始一直由胡瑞霖主持林务,至1938年秋到解放前后,则由周叔迦担任理事长。1947年居士林改称北平居士林,1949年更名北京居士林。
二、经营事业及成就
居士林自成立,法筵隆盛,亟亟以宏扬正法为务。此外,居士林还曾组织僧众佛学观摩会,成立佛学研究会,建立图书馆,开设佛画研究会等。抗战期间,胡瑞霖提倡组织成立救护队,至各医院为招待或看护员,救助伤员,筹措物资,赈济难民。
(一) 大德弘法
居士林经常奉请诸山长老 太虚、常惺、慈舟、倓虚、能海、道源等莅临传戒、弘法,礼请蒙藏活佛为林众传法、灌顶,并定期举行念佛、诵经、斋僧、放生等法事。为弘扬正法,居士林亦致力于佛学讲座,延请诸方大德、学人讲经说法、介绍佛教,吸引众多听者皈依佛门。
居士林的诸位导师之中,太虚最为主要。胡瑞霖在主持居士林事务之前,早已依止太虚,而且,胡老居士还直接指导居士林的青年居士,依止太虚、研习佛法。青年居士直接向太虚请教,而太虚也亲自回信指导年轻学人。
居士林的演讲很丰富,在当时的北平多所大学中影响很大。后来北京大学有多名学生加入居士林,并组成研究会,深入研究佛法。甚至一些外籍教师,也被吸引前来听讲。
(二) 举办佛学观摩会
1931年,胡瑞霖为激励青年学僧求法的精神,首度提倡将时下各普通学校流行的观摩会这一教育方法引入佛教教育,在居士林发起僧众佛学观摩会,一时盛况空前。
参加观摩会的有柏林佛学研究社、锡兰留学团、弘慈佛学院、弥勒佛学校等四校学生,场所为居士林,同时得到北平市佛教会及五台山佛会的赞助。1月4日的观摩会设演讲和作文两项比赛内容,演讲题目为(1)佛法者何?(2)今后僧人对于社会应取之态度;作文题目则为(1)器世界相何以说为第八识所变?第八识体云何能变?(2)清净意乐菩萨,云何于佛法僧恒时法尔以胜供具承示供养?1月11日举行的颁奖典礼,除四校全体参加外,更招诸山长老、佛教团体四众弟子共三百余人,由华北居士林颁给各人奖状与奖品,并由巿社会局局长亲自颁授。
(三)成立佛学研究会
1931年,居士林集合平邑学者,组织佛法研究会,订立公约,于每周日开会一次,深切研讨汉藏佛学中重要经论,8如《解深密经》、《杂阿含经》、《俱舍论》、《大智度论》、《大日经》及疏、《金刚顶经》、《苏悉地经》等等,并附探讨佛学概论、佛教各宗源流。
1933年,在居士林讲演佛学的吸引下,北京大学纪有孚、李荫亭、王森等学生于 1933年4月8日在居士林发起佛学研究会,除研究学理外,尤其注重品行人格之互相策励。在佛学方面,研究会计划自因明而究相宗、继而学性宗,学习藏文,并聘请太虚为上师,通信探讨、质疑问难。此外,亦多参加林外熊十力、韩清净等人之佛学演讲。
1938年,在周叔迦领导下,居士林又专门成立研究班,请魏善忱老居士于每周二、四下午公开讲演天台宗要点,第二年将研究班改为研究部。鉴于参加者积极踊跃,周叔迦又亲自教授《中论》及中国禅学史,并聘请高观如讲《往生论》。
1941年,周叔迦讲解《维摩诘经》、《大乘起信论》之余,集合志于佛学者十余人又组成佛学研究会, 计划由各人分别担任拟定佛教史志六种,搜集资料、限定范围,为日后编写佛教历史奠定基础。
(四) 建立图书馆
居士林原设有 三宝文库 ,储藏经典,编辑草目,供林友阅读,属私人藏书性质。后因无人专管,逐渐弃置。1940年5月,周叔迦为弘扬佛法、流通经典起见,发心重整三宝文库,特聘北京图书馆编目组从事理董, 将其改为图书馆以便公开阅览。图书馆于1941年1月1日正式成立,设址于西安门外大街中间路北十一号。开幕典礼上来宾有数百人,亦有国外友人参加。
截至1941年9月,图书馆馆藏佛教书籍7858册,其它普通图书及日英文书籍3099册,此外还备有大批报刊杂志以供浏览,如《海潮音》、《北京市佛教月刊》、《佛学半月刊》、《威音》、《内学》等。其来源大致为三宝文库旧藏、诸家赠存和图书馆新购三种。
1942年3月,图书馆恭请《大正新修大藏经》,成为开馆以来之最大收获。此后,又有居士捐助续请大正藏经续编。
值得注意的是,图书馆除了采用当时最合理、最通行之刘国钧博士的中国图书分类法外,周叔迦根据佛教图书之特有性,将佛教类书籍变通分为总论、经及经疏、律及律疏、仪注、布教、宗派、寺院、教化流行史、传记十类,其下再分子类,编制卡片目录,附设明显引导,更加详尽地方便缁素学人研讨佛学。
(五) 开设佛画研究会
1941年春,周叔迦为开扬弘大计、宣扬佛教美术,设佛化研究班,招考艺专毕业或同等学力者加入研究。时由黄宾虹讲授绘画,周叔迦教授佛画源流。1942年,研究班改组为佛画研究会,广征会员,并聘请徐石雪、李志超、王世襄等著名画家授课。所授科目以佛像画理为必修,山水人物花鸟为选修。两年后,成绩合格者将授予毕业证书。该会屡请名师开设讲座,又添置各种画材及参考资料,如购得敦煌壁画大小幅共十件供会员临摹,不仅重视国画和佛画各科,亦十分注重艺术修养。
1942年1月1日,居士林内举办第一次会员成绩展览,为期一周。次年10月10日,该会又在北京中央公园水榭(今中山公园)举行第二届佛画展览五天,除会员成绩征求评判外,亦将该会所藏古画一并展出。展览分为四个部分,南厅、东厅和西厅用来成列居士作品及学生成绩,北厅则特别成列古代佛画。最瞩目者,为候培显所临摹之《普贤像》,卜孝怀的《文殊请问图》,李树护女士的《传法正宗定祖图》长卷,以及藏画 《西藏画如来事迹》,此外还有金、明、清代的诸多藏画,令观者流连忘返。
(六) 出版物
居士林出版物极多,包括三宝文库,遗憾的是,目前可以找到仅有20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