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念、无分别的探究
发布时间:2022-08-18 10:50:13作者:阿弥陀经全文网无念、无分别的探究
黄国达
佛法不共世间的之处,在于觉悟诸法实相的般若智慧,或三法印的契入。对于般若的无念、无分别,有些人没有真正的体会,容易与禅定的无念、无分别混淆,这是许多学佛修行者不容易分辨的,即使具足正信、戒行清净、禅定娴熟,若欠缺般若智慧,正见不明,仍然不能离苦、断烦恼。
有分别就有思想,因为概念的区分例如这是人、那是东西,这是感觉、那是想法,我人众生、衣食财物、喜怒哀乐、好坏美丑等等的分别相,形成各式各样的念头思想。
它是人生的常态、生存的工具。而修定的人,发现思想造成内心的混乱和痛苦,便禁绝一切思想念头,以为可以灭苦、可以达到涅槃寂静,其实阻绝了思想的正常功能,不思不想,其实是一种逃避,人要生活就要思想,不思不想、无念、无分别,只能进入无想定,不能灭苦、涅槃寂静。
因为思想不是真正的苦因。思虑过多,固然是导致忧心、恐惧、嫉妒、懊悔、渴爱等苦恼,但是正确的思想是分别智,可以用来处理事情解决困难,正可以减少苦恼。
那么,真正的苦因是什么?依佛法说,是“执见”或“自性见”,而最重大的“执见”或“自性见”就是我执、我见,其它的分别执见,如执取人相众生相、衣食财物相、喜怒哀乐相、好坏美丑相的绝对实体性,也会强化烦恼、痛苦,因为有我就有属于我的种种衣食财物、喜怒哀乐和好坏美丑,追求而因缘顺利就生耽溺、染着,因缘不顺利就生拒斥、嗔心。
所以禅定的无念、无分别没有见到缘起、无我、无生的真相,不能摧破“执见”或“自性见”,所以不能灭苦,般若的无念、无分别,体现缘起、无我、无生的真相,破我见、自性见,才能灭苦。
为什么单靠禅并不能见到真相?
静坐中的禅定,心离外境,不攀附外缘,心住一境,内心没有思惟分别,所以不能起观照。如何起观照?这要止观双运,或是进入“四念处”的修行。
“身念处”是动态的禅修,虽然觉知动作和身体的松紧、冷热、痛痒、酸麻等感觉,却不起思惟分别,内心如如不动。若心住于“身相”,没有观照动作的变化因缘,就不能体会缘起、无我、无生的真相,若能止观双运,观照动作和身体的松紧、冷热、痛痒、酸麻等感觉的变化因缘,就能见到缘起、无我、无生,而与般若相应。
更进一步,是“心念处”的禅修,虽然心念生起,思潮起伏,却不需要专注一境,只要觉照心念的生起、变化和消失,照理说,像这样心念是动的,似乎没有修禅定,也不会入定,却可以依此修习智慧观照。
因为看清楚心念、思想的生住异灭,才能看到心念、思想无常的真相,可以算是智慧观照的开端。
但这还不算是完整的般若观照,要进入“法念处”,领悟身、受、心、境的无常、无我、缘起、性空,才能全面与般若相应、照见实相。
这时,很巧妙地,思想、感觉、身体是流动变化、相依相缘的,虽说有思想、有分别,却是如幻假名的分别,用另一种说法就是无念、无分别。
这是由四念处进入无念、无分别的般若智慧。
另外,也不妨以唯识学的角度来解释。
唯识学把迷妄分别界定为“识”,把般若的无分别界定为“智”。智慧的禅修,就是“转识成智”:转前五识(眼耳鼻舌身)为“成所作智”,转第六意识(思想、见解)为“妙观察智”,转第七末那识(我见)为“平等性智”,转第八阿赖耶识(深细意识)为“大圆镜智”。
所以不是所有的分别都是迷妄的识心。般若智慧的无念、无分别,可以无碍于妙观察智的善巧分别,不致因无念、无分别而破坏世俗谛的假名安立。
再依中观学来解释。
无自性的分别是智慧,而禅定、无想的无念、无分别只是触境而不作意,里面没有智慧。因为定境并不能看清真相,智慧才能看清真相。不过,若能不沉溺定境、执取定境,而能善加运用,作为观察的基础,就很容易看到真相。
在定心的无分别中,看只是看、听只是听,如何才能看到真相?因为真相就在当下,“但去凡情,别无圣解”,真如实相,俯拾皆是,举手投足、触目皆真,所谓“青青翠竹俱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山河大地皆如来。
以局限、分割的眼光看待眼前的一切人事物以及内在的身心,只能看到表象(相),表象只是因缘和合相依所呈现的“果”或显现,看不见因缘的整体性、关联性。
抛开局限、表象的眼光,深观诸法,将会发现深广无限的新天地。
当你把注意力放在特定的人、事、物上面,就会不知不觉地落入局限、表象里,看不见深广的缘起。譬如:你的上司经常挑剔、说难听的话,你就会很自然地想要避开他,只要工作交差就好,最好不要看到他、和他说话。
仔细观察内心的时候,一副讨厌的形象深深烙印在脑海里,成为一种局限和障蔽,挡住智慧的眼光,使人看不到深广无限的缘起。
或许由于他的个性,还有他成长的背景,使他呈现目前的状态、其实人的真相是空性,在空性中,没有我,没有你,没有上司、没有父亲、没有人相、没有众生相,不是好也不是坏,不美也不丑,没有厌恶、也没有喜好,不带任何既定的概念、想法,也不带情绪。
那么,当因缘呈现我、你、上司、父亲、人相、众生相,好坏,美丑,厌恶、喜好,都只是时空的呈现。那么,当那一天,你感应到他的孤独、脆弱、不安全感,你对他的观感改变了,就不再一直想逃开,而可以平心静气的沟通。如果他有朝一日,变成讲理、和蔼的上司,也是有可能的。这就是空性、缘起的无限性。
内心不落入局限、表象,就会宽广、包容、柔软。这是智慧透澈、慈悲温暖的觉悟心境。
分别而无所分别,思想念头起灭而无所挂碍,这才是无念、无分别的真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