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茧而出 出家形象
发布时间:2022-10-01 17:30:20作者:阿弥陀经全文网出家形象
出家形象
独超物外
无事道人
山中岁月
钻出名家
本乃无事
出家的真义
家的分析
枷之所在
有的本质
三界之家
我爱与我所爱
出家无枷
内有与外有
小结
出家形象
初为发心而学佛,次为精进修学而意愿出家。故在讲过「发心学佛」的主题后,接着继续申述出家形象。然关于出家形象者,我主要讲的是为自己竖立的形象,而非社会或舆论所给我们的评价。
记得在正准备剃头前,师父曾问我:「出家众有很多典型,你准备当那一种?」我略思惟,即郑重禀告曰:「首先得有基本的道粮,若吃不饱,穿不暖,还能有多坚强的道心,这我不敢夸口。其次,我期待每天都有固定的时间,来研习经典和禅坐止观。最后,能否弘法度生?我抱随缘而为的态度,既不回避,也不强求;不过,我绝不愿为迎合信众,而开不合法的下流方便!」师父听了,未置与否;但总之,为我剃度了。
自省,出家剃度十余年了。总还庆幸,未违当初的原则太远。首先,虽不富裕,但还不必为道粮衣食而操心。其次,只怕我不用功;否则我有相当充裕的时间。说实话,这僧伽共修营还是我今年度首次登座授课呢!而在上半年度里,我未有任何的外缘事。最后,我自认未曾为迎合信众,而开任何不合法的下流方便!因为在我眼中,还未曾有那位信众,需我去迎合者。相反地,在讲课或著述里,我乃肆无忌惮地澄清一些已被误导的观念,或棒喝某些方兴蔚起的歪风。所以我还是说出家形象,主要为给自己的界定和操守,而非社会或国家所给我们的评价。然在正讲出家形象前,我们首先来审视一个公案:
独超物外
一夕,西堂、百丈、南泉随侍玩月次。师问:「正恁么时如何?」堂曰:「正好供养。」丈曰:「正好修行。」泉拂袖便行。师曰:「经入藏,禅归海,唯有普愿独超物外。」
西堂、百丈、南泉,三个人大概都是马祖大师的徒众吧!有一天晚上,在作过课诵后,看月光正皎洁;于是师徒四人一时兴起,便相约到凉亭赏月。然而马大师突起灵机一动,出口考曰:「在月光皎洁的良辰美景,你们认为该如何是好?」
于是西堂恭敬答曰:「正好供养。」─乃应诚心归命三宝,深入经藏,以便证得如月皎洁的涅槃境界。西堂殆是信行人吧!其次,百丈怀海乃答:「正好修行。」─乃应禅定止观,伏得一切内外尘劳。百丈应是法行人也!然待南泉普愿回答时,他却拂袖抽身便走─真是煞风景,赏月就好好赏月,干嘛胡扯!问那问题就已够无聊了,竟还有更窝囊的回答;真是无事瞎忙!好吧,要瞎忙就去瞎忙,爱胡闹就去胡闹,我与之皆了不相干。故此时不走,还待何时?
于是马祖大师评曰:「三者虽各具道风,但只有南泉普愿是独超物外的解脱人。」这也就说,以马大师的见地,西堂或百丈虽也用功修行,但还不是真正的出家人;而唯有像南泉这样独超物外的行者,才是真正的出家人。
无事道人
大致而言,一般人对出家众的形象,总期许于以下两种典型:一.以自觉为中心而在山中.静中,精进修行。于是或研经阅藏,或禅定止观;功课虽略有差异,但念兹在兹,皆一心精进。二.以觉他为主题而在尘缘中,弘法利生。
在经典里,常将行者分为大小二乘;甚至惯把在山中精进自修者称为小乘,把在尘缘中弘法利生者称为大乘。事实上,既有乘可乘;则不管或大或小,皆未达彼岸也。而既未达彼岸,则仍非真正的出家人也。因此真正的出家人,唯所作已办.不受后有的无事道人。
山中岁月
由于我住山的日子较多,于是很多人皆好奇地问:「你在山中作什么?」或者:「你每天的功课如何安排?」我本来想学南泉禅师,拂袖便走;然以面子还挂不下,只好无奈地答曰:「也没作什么呀!每天只打混过去!」「既要打混,又何必上山呢?」「你不知道在山上,才更好混吗?若在城市里想睡个懒觉,又是电话响,又是访客来,吵得不得安宁!」
有天,我一时兴起,便写了一对句,以描述我住山的心情:
奇莱山中无岁月,
雪映岭上有禅天。
我住山的地点,位于海拔两千公尺的山麓;且开门见山,对面正是台湾登山界中顶富盛名的奇莱山。奇莱标高三千五百公尺,山既险峻难爬;且又因地形关系,风云雨雾,变幻莫测,故有「黑色奇莱」的尊称。很多登山者乃以征服奇莱为荣,但也很多人竟被奇莱所征服,而发生山难。然而从我所住的茅蓬,远眺奇莱山头,却觉还颇为秀丽的。尤其是日出时刻,更是炫耀壮观。总之,「奇莱山中」非谓我住在奇莱山上,而是住在正对奇莱的山上。我们常谓「山中无岁月」,住山的日子,虽每天无所事事,却也不觉得无聊难过;反而像禅坐一般,一下子便混过许多时光─为山中单纯,无太多的妄念牵连故。
其次,事实上也没有那座山岭而名为「雪映岭」的。然在冬天里,每当寒流来袭;奇莱便大雪纷飞而唤然新装。于是乎,我不只开门见山,也开门见雪。故若抬头远眺,既山夹白云,更雪映青天,真无一点世俗的尘垢!故即使不参话头,自得相应于禅的无相.无住也。
其次,也可用另一对句,来述说我住山心境:
隔断红尘三千里,
世事人情两茫然。
不知各位是否有登高山的经验,在高山上,既因空气新鲜,故精神为之舒畅;又因视野辽阔,故心胸为之开朗。于是很多原在山下郁郁满怀的事,一上高山,即不觉中宽缓了许多;甚至有的还已想不起来。所以有些信众,常向我道:「上山比禅坐的效果还好。在城市里,即使禅坐了老半天,既气脉未畅通,更妄想还在瓜葛绵延!而上山未久,即心神舒畅,妄念消歇!」所以既上高山,即觉红尘俗远,世事人情两不相干。
我待住高山一段时间后,才深体会到佛经上所说「天上虽安乐,却非修行用功的好地方!」以在高山上,不只觉得红尘俗远,世事人情两不相干;甚至也觉得连看经打坐.念佛止观,都是无事造作!所以在山中,自成其为无事道人。(当然我也不敢太放逸;但就算作功课,也是悠闲雅致而非拼命三郎!)
所以虽剃度已十多年了,但只有在住山的日子里,我才觉得自己像出家人。即使如现在似的,在大庭广众下登座授课;甚至博得满堂喝彩。对我而言,却未必能有什么特别的感动或留连。我总是期许过那「目中无人,心中无事」的山居生活。当然以上这段告白,对很多僧众或居士而言,皆是可望不可即而听来心酸苦楚!但确是我的心声。
钻出名家
以下,再引我两次的对机,来说明出家的真义。
在剃度受戒后不到一年,我即告假入山─说告假,是比较好听;其实,是我跑在前头,而师父答应在后头。不过即使如此,师父及常住众对我还是蛮关照的─答应提供我一切生活所需。
待住山几个月后,有天师父乃于早斋中宣布:「今天将带你们去看一位野人!」于是大家面面相觑,不知竟是什么意思!而后才确定这位野人,乃正住山的师兄也。于是大众欢喜,奔相走告;故连居士和住众共开三部车,浩浩荡荡晋山而来。
其实,这是蛮冒险的,因为我是住山而非闭关。若闭关,则自关进去后,必走脱不得。而住山,因一切生活所需,都得自己料理;谁能预料,也许那天正有事下山也说不定!然师父或认为,用这不告而来的突袭方式,才能更显示我实际的状况。
好家在!我既未外出,且房舍内外也还算整洁。所以初检合格。其次,师父又问:「那你现在如何用功?或正看那些书?」我答曰:「书是好几类一齐看,倒没有一定的格式!」于是师父郑重告诫:「看书不当如此看法,你当先专心研究于某主题;而待在此主题成为名家后,再更换另一主题。」
其实,他不说我也知道!尤其师父以一个在学术领域还有成就的过来人,再说此话,更是用心良苦。然而我那时年轻气盛,全不领情,故率尔对曰:「吾既出家矣,即不求成为名家也。」─别人尽管稀罕名家的尊号,我可不稀罕!师父大吃一惊,真是狗咬吕洞宾。好吧!既这家伙如此狂野,还是放之山林,以免惊世骇俗。所以他从此不来看我,而我也乐得逍遥法外。
本乃无事
我国姓住山,三年期满;因留连山居的生活。所以虽返寺中,未久即再转移阵地,而寻得此「好高鹜远」的雪映山居,以继续过住山的生活。某天,突然来了一位居士─他可能事先已听说过,山上有此高人(高怪之人)。所以略事寒暄,即单刀直入而问曰:「你既出家且又住山多年,对本份事有多少把握?」
各位知道,他问的本份事是什么吗?简单讲,就是「你开悟了吗?」因真学禅者,必以开悟为第一要务,而称为本份事。然而,我该如何回答呢?如众所知,这是一个两难的问题:我既不能回答已开悟,也不能回答未开悟!以若答:已开悟,则有「大妄语」之讥嫌。而答未开悟,则你不只在山上装模作样,且又著书立说,竟在胡搞些什么?
于是我乃睥睨答曰:「吾既出家矣,即不再有本份事也!」话既脱口,来者即高竖姆指,巍然赞曰:果然高明。所以有本份事者,皆是在家人。
出家的真义
从以上的对机中,我要说明的乃是:出家,非徒离家入寺或剃头换装而已。出家者,出枷也。故很多人虽形为出家,但骨子里还殷切期待大众的社会或佛教的社会,给他某种头衔或尊称,以肯定他出家的价值。于是或以讲经说法而自我肯定,或以音声佛事而自我标榜,或以兴建道场而沾沾自喜,或以广拓事业而巍然自负。真恨不得甘脆挂个扁额于面子上曰:金刚座主.阿含专家。其实,执着那些头衔.尊称,岂不是另一种枷锁呢?
就我个人而言,虽也讲经说法,也著书立说,但从不为之心眩神迷;因为我要作的是真正的出家人,而非别人眼中或社会中共认的名师。故若出家后,还寄望社会给予某种名望和头衔,或积心处虑于僧团中的纲领执事;甚至只期许在修行上,有超乎寻常的觉受或体验,乃皆在家人也。
家的分析
如果我们用「拆字」的技巧,来看此「家」字,真值得会心一笑!家者,豕拘限于卯盖头下。故一只猪,被拳养.关闭在枷锁里面,即是家也。就佛法而言,此笨猪即指无明深重的众生,因我爱.我所爱,而自幽居.局限于坑坎之中。故必从有我到无我,从有界限到无界限,才真出家也。
在《四十二章经》中有「辞亲出家,识心达本」之句。很多人只能从狭隘的关点来解释「辞亲出家」为:告别亲友眷属而到寺院中去剃度换装。当然世俗的家,是一种局限和枷锁;但心中的局限.枷锁,何止于世俗的家而已!故我将之解释为:远离一切我爱及我所爱,故能超出于封闭.枷锁.局限之外。于是以出得家故,无烦恼障。
枷之所在
下面,再进一步来看枷之所在。此枷字,从「拆字」来看,也很有意思。从加而木,加者即增加也,从本无到今有。而木者,即形声字的部首,以古之枷锁皆用木作的。故枷者,乃因拥有、占有而增加负担与累赘之意。
世间众生皆执着于「有」,故未有者,千方百计求其有;已有者,苦心经营而求更多。于是乎,为有而辛苦劳累,为有而造业生隙,为有而轮回三涂。故有之所在,即枷之所在也。
有的本质
故在佛法中,亦将三界,称为三有也。盖既有者,即成界限;而界限者,即成烦恼与生死!何以既有者,即成界限?譬如为有一座山故,乃挡住去路;为有一条水故,乃区分两岸。反之,若一切皆空,则无挡无隔,广阔无限。
在佛法中常谓:行无漏善,证无漏慧。然如何才能从有漏而趋向于无漏呢?是否作成一绝无间隙的容器,使不漏呢?不可能!为诸行无常故,即使是再好的容器,也迟早将漏!于是乎欲无漏者,唯不区分彼此─若从缘起来观诸法,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岂有真正的界限?而凡夫从深重的我见.自性见中去建立诸法;故如眚目所见,满眼空华,物物皆以假名而成为界限也。因此绝不当从自性与常见的角度,来意会无漏;否则将变成方广外道。
是以有限即有漏;无限才无漏。故必待证于无我.无心,才真无漏。
三界之家
因此从修学的角度来看,则我们所至该出的乃是三界的家。故以下次说明三界的家:
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虽经典上说:众生主要有三种欲望:食欲.淫欲.睡眠欲。但事实上,众生的欲望千差万别,仿如尘埃散漫,到处飞扬。于是以欲望而观待世间,诸法或与相应,或不与相应。故于相应与不相应间,早成限界也。于是以欲成界,故名欲界。
其次,色界者,即以色身为依从而有的分别界限。如以禅坐为例,初坐时妄想杂念,犹此起彼落;其中既有人事的牵连,亦有身体的觉受。故此时的心境还在欲界之中。而待禅坐用功稍久,乃能渐降伏从过去心.未来心而有的妄想杂念;因此心中唯有因于五识的觉受,而有的意识分别─如呼吸的进出.身体的冷暖和气脉的通调等。于是此时的心境,乃相应于色界也。故经典上说:色界诸天,乃对应于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以四禅之下,仍有身受;四禅以上,才舍念清净而为无色界。
问:既舍念清净,云何还有界限?
答:如所谓「非想非非想」,既非打妄想,亦非无异念,故仍有较细微的妄想起落;尤其有潜藏的无明根本未破故,还成为界限也。
简言之,三界者即是从欲望.色身与心识的存有而成为界限也。且既成界限分别,即不免生死烦恼。
我爱与我所爱
其次,我们又可将「家」的属性,区分为我爱与我所爱。现先说我爱:众生以无始无明故,始终执着有一个自我。于是不只须千辛万苦地维持此我的存在.长久;更且需多而更多,好求更好地去增益祂的价值。何以众生皆执着于「有」?唯以自我为中心而开展出来的执着。于是乎,必从我爱而有我所爱。
事实上,我只是一个空泛的观念;故唯有通过我所的填补才能落实。所以,我是什么呢?除却我的思想.我的身体.我的家庭.我的事业等我所,便无法理会我是什么?我在那里?这有点像前面所说「性相」的关系。我爱是共通性,而我所爱是差别相。一个人的我所爱,乃将千差万别;但本质上,唯我爱而已。
于是乎,既从我所的角度来观待世间,众生遂不免奢求于拥有与占有。似拥有愈多.占有愈广,才能愈肯定和增益生命的价值。然而即使是一时的拥有,也难免成为心里的负担─未得虑得,已得惧失。尤其为了占有,更须与人.与天,作种种计较.争端。而此即成烦恼生死的根源。
出家无枷
所以真欲解脱者,唯通过觉悟「诸有是一切枷锁的根本」,而得从诸有的局限中超脱出来。而此「诸有即枷」的觉悟,乃非世间人所能及。西方的心理学讲到最高层次曰:自我实现。然自我如何能实现呢?也必借助于种种的有,如艺术或宗教之类,才得以完成的。
由是而言,佛法与世间最明显的分界点,乃在「空有之间」尔。以世间皆执着于有,即使如科学家地真求更真,宗教家的善求更善,艺术家之美求更美,也皆不出「有」的圈套与枷锁中。而唯有佛教或禅法,能直了空义而对治一切诸有。
现外道猖狂,甚至连很多僧众也不能分辨:何是正道?谁是邪法?其实,即使不奢谈甚深空义和悟境,就单从「出有」和「着有」的观点,来审视一切道魔之间,也必如泾渭一般分明!甚至如前所说「一切有者,乃以自我为中心而开展出来的」,故无我与有我,更是佛魔间天地玄隔地呀!
内有与外有
然而我之强调「出离一切有」者,却非要诸学人落入「断灭空」也。各位中,或者现是某寺院的住持,或者正担任学僧会的执事;你不必因听了此课,故下去得立刻辞职不干才行。因为有者,可分外在的拥有与内在的执着。而佛法者,主要针对内在的执着而言。因此愈执著者,乃愈增其有。反之,虽属名份之下,但能以平常心视之;则外虽拥有,却未必成为负担也。
然而我也不是鼓励某些眼高手低者,以猖言道:「我身虽不出家,但心已出家矣!」其实若未曾在佛法的理论,仔细参研过;未在行持的功夫里,严谨修行过,说要出枷,岂有那么容易。就以放下来说吧!我们从学佛之初,即听善知识教曰:放下!放下!然时至今日,我们又已放下多少了呢?所以虽外有未必即成内有,但对初修行者而言,既知见不明,且定力未坚,故还是以检约.素朴为宜。宁可少而无患,毋为多而增过。
小结
以上就出家的形象而言,我乃强调:出家非只到寺院剃头换装,甚至恭敬如仪地每天按时作早晚课而已。记得有一次,我搭计程车。于途中,计程车司机即向我讨教佛法与外道的差别。我说:学佛修行,乃为断烦恼;而非拜拜,求神保佑而已!他一听「断烦恼」,便口出不逊地说:「若说断烦恼,你们当然没烦恼!每天只在庙里扫扫地,作作早晚课,你们会有什么烦恼呢?」我说:「若出家真这么容易自在,那你为何不出家呢?」「不!不!出家人不能喝酒,不能娶老婆,不能……」「所以你还是当个烦恼的在家人吧!」事实上,很多人对出家人的印象,仅如此而已!若未出家时,不明出家的意义,也就算了。若已出家了,还不明出家的意义,那就太浑噩了!
我们既已出家,绝不能在袈裟底下还不明出家的真义。而从上所说,乃必已解悟无我.印契无心,才是真出家人。当然这目标,绝非一蹴即就;但也唯有从先建立正知见后,再按部就班地去完成它。因此虽不离闻思修与戒定慧的行持,但目标却只是无事道人而已!下面,我们且再引个公案,以告个段落:
药山惟俨禅师:朗州刺史李翱向师玄化,屡请不起,乃躬入山谒之。问:「如何是戒定慧?」师曰:「贫道这里无此闲家具!」翱莫测玄旨。
各位既已听过此课,请问:「何以谓戒定慧,为闲家具?」若不懂,重听过后,再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