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法师:自己以为信了,其实不是佛经上讲的信的意思
发布时间:2024-06-13 03:33:39作者:阿弥陀经全文网
【大乘义章二云。】
这个『二』是第二卷。
【於三宝等净心不疑,名信。】
这个『信』,在佛法里面占的地位非常之重。清凉讲解《华严》,将这部大经分为四个部分,就是用「信、解、行、证」这四个字来区分,便利我们修学。我们要在佛法中得真实殊胜的功德利益,首先要有信心。说到信心、信佛,也许我们每一位同修自己都以为我已经很相信了,我已经深信不疑了,大家都会有这种感触。其实你不知道佛经讲信的标准,如果你要懂得这个标准,跟自己的心行对照一下,会发现我们跟佛讲的信心,有相当大的差距。特别是《金刚经》上讲的,《金刚经》上讲「信心清净,则生实相」。生实相怎么个讲法?生实相就是真如本性现前,可见得信心清净的时候,就是禅宗里面讲的明心见性,见性成佛。那是什么境界?就是像刚才讲的初地菩萨的境界,别教初地、圆教初住,《华严经》上讲的法身大士。所以《华严》十住菩萨,初住就是信位的菩萨,信心才真正符合佛所说的标准。
由此可知,不是我们自己想像的标准。这个标准太高了,恐怕在我们这个时代学佛同修当中,无论出家在家,可能一个都找不到,这是真的,是实话,一个都找不到。我们不得已,要把信心的标准要往下降,降到最低,必须对佛在经典上所说的字字句句没有一丝毫的怀疑,能够明解、能够依教奉行,那才叫信。如果对於经论不能理解,做不到,都不叫信,信位,我们都达不到这个水准。《大乘义章》里面这一句,就是这个意思。
【晋译华严经六云。】
晋译,通常我们称为《六十华严》,六十卷的《华严经》
。第六卷,经文上说:【信为道源功德母。】
当中省略了,末后一句是:
【示现开发无上道。】
佛法的教学,就是建立在信心的基础上,你有一分诚信,你就得一分利益,你有十分诚信,你就能得十分的利益。所以信是入道之根源,源是比喻好像水源一样,长江大河都有个发源地,它的源头,用这个来比喻。『信』是道之源头,这个道就是菩提道,前面讲的涅盘道。我们要想证得菩提涅盘,信是个源头。『功德母』,我们想修积功德,信是功德母,母是比喻,比喻能生功德。可见得,无量无边功德是从信心里面生的,你信心失掉,你的功德就没有了。所以信是菩提涅盘道的根源,是无量无边功德之母,这是佛在《华严经》上讲的。『示现开发无上道』,无上道就是如来果地上所证得的,都是从信心上开发的。由此可知,信心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
许多同修,不但在现前,自古以来都有这个现象。我们修学疏忽了信心,把这个字看轻了,没在意、没重视它,所以一生的勤劳,最后都得不到效果。实在讲,他不晓得原因出在哪里?我自己学佛,受了大戒之后,我是出家之后两年才受戒的,受戒之后,到台中去看老师。李老师一见面,就给我说了一句话,「你要信佛!」说这么一句话,这是我们怎么想都没想到的。一见面指著我,你要信佛!然后告诉我,他说自古以来有多少出家人,出了家,受了大戒,一生都不信佛,他怎么会有成就?不信佛,怎么会发心出家?他自己以为信了,不是佛经上讲的信的意思。佛经上讲的意思是什么意思?佛法叫不二法门,这个诸位,我们也听多了,大家多多少少有一点概念,叫不二法门。信解行证如果是四法,就不是佛法,你就不信。信解行证是一,这是佛法,不二法这是佛法。信里头有解、有行、有证,这才叫信;你说我单单信了,里面没有解、没有行、没有证,这个不是信。
这是三十多年前李老师教给我的,这个意思也非常好,晓得信解行证里头任何一个字都含摄其他三个字。所以说信,信里面有解、有行、有证;说解,解里面有信、有行、有证;说证,证里面有信、有解、有行。决定不能把它分成四个,分成四个,什么都不是。特别是《华严经》里面讲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一多相即,都是说的这个意思。这我们才明了,信真的是无上道的根源,真正是一切功德之母,能生一切功德。...
【净影疏曰,起行之愿,名为愿力。】
这是解释什么叫『愿力』。『起行』,真正去做。我们虽然是佛弟子,但是实在是薄地凡夫,没有智慧、没有能力辨别是非、善恶。这个时候我们怎么样起行?起行,实在讲就是说我们日常生活行为,工作、处事、待人接物,如何能与菩提相应。这个时候唯一的依靠就是佛的教诲,《无量寿经》里面所说的,是弥陀跟释迦两位世尊的教诲,我们能够明解经义,依教奉行,发这个愿叫做「愿力」。要真正去做,不去做不行。什么力量在推动你做?愿力。
我们今天有不少同学,《无量寿经》念得很熟,也常常不断的在听《无量寿经》的录音带,多少也能懂一点,可是就是做不到。日用平常的时候还是老毛病、老习气,一点都不能够改变,原因在哪里?没有愿力。什么愿力?成佛的愿力,求生净土的愿力,希望见阿弥陀佛的愿力,没有这个愿力。所以表现在生活当中,依旧是懈怠懒散,就是这个信,他真信,他也真解,他不行。信解行证,他只有前面两个,后面两个没有,这样学佛学一辈子,就是李老师所说的,他不信。他要信,那解行证统统都有,他真肯干,那才叫真信;不肯干,没有信。由此可知,真正信佛,真正能依教奉行的人,确实不多。我们要特别留意的,是我们自己有没有依教奉行?别人行不行,与我们没有关系,与我们没有影响。最重要的是要自己反省、检点,看看自己有没有行愿之力。
大乘无量寿经指归 (第五十六集) 19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