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经全文网

学诚法师:如何去我执

发布时间:2024-09-04 03:35:59作者:阿弥陀经全文网
学诚法师:如何去我执

1.网友:“去我执”与戒定慧的关系是什么?想办法克服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难是“我执”吗?

学诚法师:戒、定是修行的过程和方法,最终是为了开启智慧。有了智慧,就能够破除我执——我执,就是牢牢认为有一个“我”,这是生死的根源。

2.网友:如果破除我执,该如何看待一些行事准则,比如坚持善、诚信、正直等等,坚持原则是否是执着于自我的表现?

学诚法师:对自我的执着,是不善爱;对善法的坚持,是善法爱。《涅槃经》中说:“一切众生,有二种爱:一者善爱;二者不善爱。不善爱者,惟愚求之;善法爱者,诸菩萨求。”

3.网友:在这个社会,怎么才能做到无我呢?

学诚法师: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要从当下做起,让利他的心一点点增强,自私的心一点点减弱,烦恼一点点净化,智慧一点点开启,就是在通向无我的路途中。无我,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到,也是每一个人都应该为之努力的,因为这才是生命的奥妙所在。

4.网友:专心忘我的工作算是一种“无我”了吗?生活随性而活算是“无我”吗?被欲望左右着而失去自我算“无我”吗?亦或是“无我”只是为去贪嗔痴等执着心的一种方法呢?另外,“无我”状态下又如何观察“我”呢?

学诚法师:佛法的“无我”有特定的内涵,“我”的意思是:常、一、主宰,认为外境是恒常不变的,是单一元素形成的,是可控制可主宰的。对众生而言,对事事物物都有着“我”的执着,故不容易接受无常,事情不能如意便会痛苦……最根本的是对“自我”的执着,即把这个五蕴和合的身心当做“我”。佛讲说无常与无我,是为了让我们放下对外在境界的种种执着,从而更好地对待自他的生命。

5.网友:既然无我,努力增上修行又为何?无我,自然无人,无众生,弟子又恐墮入顽空,心中疑惑。

学诚法师:无我不是代表不存在,而是不实在。无我,就意味着改变的可能性,所以要努力变得越来越好

。譬如菩萨深解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不住相布施,但不等于不布施。

6.网友:金刚经上所说的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如何来理解呢?在平时的生活中,怎么才能做到呢?

学诚法师:放下“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不要那么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要那么在意自己的苦乐,多想想他人、集体、众人。

7.网友:佛说:“万法无我”,那阿赖耶识里存的是谁的业啊?如果分不清谁的业,又谈何因果?如果分得清,为什么不能把阿赖耶识认为是“我”?

学诚法师:你、我、他,是对待假立的说法,实际上并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主体,一切都是因缘聚合而成。

8.网友:既然无我,那六道中不停轮回的是谁?既然无常,何来“本来面目”可以认知?

学诚法师:“无我”的意思不是空无一物,而是没有实在不变、独立存在的个体。轮回的主体是阿赖耶识,它念念生灭而相续无穷,犹如溪水涓涓,又如灯火焰焰;人也是如此,身心假合,似一似常,凡夫不觉而执以为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我”,故佛陀说无常、无我来破凡愚的执着。

9.网友:如果完全无我的话会不会容易被他人,被外界所控制呢?会不会让人失去自我感?而做事没有主见,做人没有个性呢?

学诚法师:“自我感”是让人痛苦的根源,学佛就是要破除它。佛菩萨是实践无我的最佳代表,以“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为行事之正见,以慈悲与智慧为做人之个性,最终成就万德庄严;而以自我为中心的所谓主见、个性,却是让众生沉溺轮回的根本。

10.网友:学佛之人,是否只有达到“无我”的状态才能摆脱痛苦?

学诚法师:无我是彻底断除烦恼,但并非只有到最后才能摆脱痛苦。在修行的整个过程中,每成长一分,就减轻一分痛苦、增长一分快乐,“分分断证,别别解脱”。

11.网友:别人让我帮忙,我虽有能力,但却不愿为了这个人和这件事付出时间。发现自己现在有种心态,为三宝做事就觉得有用,为一些“不相干”的人和事就觉得浪费时间。

学诚法师:佛之所以称为“佛宝”,就是因为他努力帮助一切需要帮助的众生,完全没有自己。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