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师说故事》:戒杀护生类
发布时间:2023-08-27 03:22:35作者:阿弥陀经全文网 贰、戒杀护生类
推吾人恶死之心,巧行救济。
体天地好生之德,永戒残伤。
——续编下.楹联 / 素食处
15、因行不同 果报迥异
宋初曹彬为帅,不妄杀一人,而数代尊荣。曹翰乃彬之副帅,以江州久不肯降,遂屠其城。不多年身死,子孙灭绝,而且屡屡变猪,明万历间,托梦于刘玉绶。受人宰割。(三编下 .覆温光熹居士书九)
16、梦中被杀 醒而悔改
人之入道,各有时节因缘。《劝戒类编》载:福建浦城令赵某长斋奉佛,其妻绝无信心。适值五十生辰,买许多生命,欲杀而宴客。赵谓「汝欲祝寿,令此诸物皆死,于心安乎?」妻云:「汝之话均没用的。依佛教,男女也不同宿。这些畜生也不杀,再过几十年,满世间通是畜生了。」赵无法可设,遂任她去。至晚,妻梦至厨房,见其杀猪,自己已变成猪。厨子捉其四腿,置砧上杀。用人从旁边看,急叫彼救,皆不一应。杀了破肚抽肠,尚知其痛。猪杀已毕,又杀别物,己又变作别物,痛不可言。稍歇一刻,见一佣人持一鲤鱼,丫头言:「将此鲤鱼交厨子,为太太作鱼羹。候太太起来,好作点心。」遂斩其头尾,刮其鳞甲,斩作小丁。一丁一丁,都知其痛。痛极而醒,心惊胆颤。丫头持鱼羹来请吃点心,不忍吃矣。令将所买之生,通通放生。以亲尝其味,故依夫吃素念佛,求生西方矣。(三编下 .覆净善居士书二)
17、诚心戒杀 自有感应
华荪职业,颇难修持。然有诚心,自有感应。今以一事为证:北京阜城门内大街,有一大荤馆子,名九如春,生意很发达。一夕经理梦无数人来,向他要命,心知是所杀诸物。与彼等说:「我一个人,偿你们许多人命,哪里偿得完。我从今不做这个生意了,再请若干和尚念经念佛,超度你们,好吧?」多数人应许曰:「好。」少数人不答应,曰:「你为几圆或几角钱,杀我们多苦,就这样,太便宜你了,不行。」多数人劝少数人曰:「他若肯这样做,彼此都好,应允许他。」少数人曰:「他可要实行才好。」经理曰:「决定实行,否则再来找我。」因而一班人便去。适到五更要杀的时候,店中伙计起来要杀,鸡鸭等皆跑出笼四散了。赶紧请经理起来说之,经理云:「我们今天不开门,不杀跑出的。在店内的收起来,跑出去的随他去。」天明请东家来,说夜梦,辞生意,决定不干了。东家云:「你既不愿杀生,我们不妨改章程,作素馆子。」遂改做素食,仍名九如春。因此吃素的人颇多,更发达。(三编上 .覆琳圃居士书)
18、念佛忏悔 蝇去不来
十余年前有英人林某,住南京,来普陀见光。送光几本书,云是他着。他中国话尚不甚好,何能作很好文字乎?有一本专提倡卫生,专门以杀生为事。余书均送人,唯卫生之书,光撕碎付字篓。恐无知者持去,则害人害物,无有底极。周君盖深中西人之毒,而不知卫生利人之道。人为万物之灵,亦一种动物也。我与万物同生于天地之间,彼未要我之命,我何得要他的命?打蝇之家,蝇更多。杀蜈蚣之人,常被蜈蚣咬
19、见母变猪 终不吃肉
吾秦当洪杨未乱之先,兴安某县一乡民与其母,居家贫,佣工养母。后其母死,止己一人,便不认真佣工。一日昼寝,梦其母痛哭而来,言:「我死变做猪,今在某处,某人杀我,汝快去救我。」其人惊醒,即往其处,见其杀猪之人与梦合,而猪已杀矣。因痛不能支,倒地而滚,大哭失声。人有问者,以无钱赎此死猪,言我心痛,不便直说。从此发心吃素。乡愚不知修行法门,遂募化灯油,满一担则挑送武当山金殿供灯。募人一灯头油,三个铜钱,钱作买香烛供果用,已送过几次。后有一外道头子欲造反,事泄而逃,官府画图到处捉拿。其人与化油者,同名姓相貌,因将化油者捉住。彼以母变猪化油对,不信。又得其帐簿人名数千, 系出油钱的名,遂以为造反之名。在湖北边界竹溪县署,苦刑拷打,因诬服定死罪。又解郧阳府重审,彼到府称冤,因说娘变猪化油事。知府甚有高见,以其人面甚慈善,决非造反之人。闻彼说娘变猪之话,谓汝说之话,本府不相信。本府今日要教汝开斋,端碗肉来令吃。其人一手端碗,一手捉筷,知府拍省木逼着吃。其人拈一块肉,未至口,即吐一口血。知府方知是诬,遂行文竹溪县释其罪,令在竹溪边界莲花寺出家。以莲花寺, 系兴安镇台,郧阳镇台,每年十月,两省在此寺会哨,故有名。
其人出家后,一心念佛,颇有感应。后回陕西故乡,地方人称为周老禅师,建二小庙。洪杨乱,徒弟徒孙均逃去。将示寂,与乡人说:「我死以缸装之,修一塔,过三年启塔看,若坏则烧之,不坏则供于大殿一边。」后启塔未坏,供大殿内。现身为邻县县少爷看病,病愈不受谢。云:「汝若念我,当往某处某寺来访。」后来访,言 系大殿所供之僧名,阅之即是。因此香火成年不断。
此人,印光之戒和尚之师公也。经五十八九年,其人名庙名,均忘之矣。此人若非娘变猪,亦不过一守分良民而已。若非郧阳府逼令吃肉,肉未入口,血即吐出,则其案决无翻理。以彼视此肉,即同娘肉。以官威强逼,不敢不吃。未吃而心肝痛裂,故吐血。故官知其诬,而为设法行文释罪,令其出家也。(三编上 .覆郁连昌昆季书 民廿九二月初二)
20、代亲忏悔 母遂吃素
诚之所至,金石为开。又少实胜多虚,大巧不如拙。黄涵之作宁绍台道时,发心吃长素,劝其母亦吃,为备素菜,则但吃白饭。涵之函询作何法方可。光示代亲至诚忏悔,业消则能吃矣。未一月而长素矣。(三编下 .覆章道生居士书三)
21、怨气致毒 自伤伤他
世人食肉,已成习惯,当知无论何肉,均有毒,由于杀时,恨心怨气所致。虽不至实时丧命,然积之已久,则必发而为疮为病。年轻女人,若生大气后,喂孩子乳,其子必死,以因生气而乳成毒汁也。人以生气,尚非要命之痛,尚且如此。况猪羊鸡鸭鱼虾要命之痛,其肉何能无毒乎?余十余年前,见一书云:一西洋女人,气性甚大,生气后喂其子乳,其子遂死,不知何故。后又生一子,复以生气后喂乳而死,因将乳令医验之,则有毒,方知二子皆乳药死。近有一老太婆皈依,余令吃素,以肉皆有毒,并引生气西妇药死二子为证。彼云:伊两个孩子,也是这样死的,以其夫横蛮,一不顺意,即行痛打,孩子看见则哭,便为喂乳,遂死,亦不知是乳药死的。其媳亦因喂乳死一子。可知世间被毒乳药死的孩子,不知有多少。因西妇为发起,至此老太婆,方为大明其故。凡喂孩子之女人,切勿生气,倘或生大气,当日切不可即喂孩子。须待次日心平气和,了无怨恨时,乃无碍矣。若当日即喂,或致即死,纵不即死,或迟迟死。是知牛羊等至杀时,虽不能言,其怨毒结于身肉者,亦非浅鲜。自爱者固宜永戒,以免现生后世种种灾祸也。此事知者甚少,故表而出之,幸大家留意焉。由此证之:须知人当怒时,不独其乳有毒,即眼泪口水亦有毒。若流于小儿眼中身上,亦为害不浅。一医生来皈依,余问医书中有此说否,彼云不知。世间不在情理之事颇多,不可因非科学而鄙视之。(三编下 .上海护国息灾法会法语)
22、圣现异类 度生止杀
一切众生,皆是未来诸佛。以一切众生,皆具佛性,皆当作佛,故是未来诸佛。且畜类中,时有佛菩萨化现于其中,方便度生。如《清凉志》中载薄荷事:
一僧在五台,遇一异僧,出一函,嘱交薄荷,未言地址。一日过卫辉,见一群小儿呼薄荷。僧问薄荷何在?小儿指墙下所卧之猪曰:这不是。僧取书呼薄荷掷之,其猪人立,以两蹄接而置口中,便立化。方知此猪,乃菩萨所现。其屠所杀甚多,若其猪至薄荷前,则便任其宰杀,了不逃走叫呼,故其屠爱惜薄荷。凡欲杀猪,牵薄荷至其猪边围绕之,则直同杀死者一般。以故多年养而不杀。以其猪清洁,爱食薄荷,故以为名。初其僧受异僧之函而去,于途中思之,此函将投何所,乃私拆其封。大意谓:「度众生若得度脱,即当速返,免致久则迷失。」僧异之,复为封讫。至是,方知薄荷乃大菩萨也。绕猪一匝,而群猪即证无生法忍。其威德神力,岂可思议乎哉!
又唐文宗喜食蛤,一日有一蛤坚合不开。帝亲开之,中有肉身观音大士像,庄严异常。
由此观之,肉尚可食乎?倘误食佛菩萨所化之身,其罪过可胜言哉?吾人若知此理,自不敢食肉,亦不忍食肉矣!(三编下.南京素食同缘社开示法语丙寅七月)
23、显示神通 劝戒食肉
梁时,蜀青城山,有僧名道香,具大神力,秘而不露。该山年有例会,届时众皆大吃大喝,杀生无算,道香屡劝不听。是年,乃于山门掘一大坑,谓众曰:「汝等既得饱食,幸分我一杯羹,何如?」众应之。于是亦大醉饱,令人扶至坑前大吐。所食之飞者飞去,走者走去,鱼虾水族,吐满一坑。众大惊畏服,遂永戒杀。道香旋因闻志公之语,当即化去。有蜀人,在京谒志公。志公问:何处人?曰:四川。志公曰:四川香贵贱?曰:很贱。志公曰:已为人贱,何不去之。其人回至青城山,对香述志公语,香闻此语,即便化去。须知世之安分守己者,一旦显示神通,当即去世示寂,以免又增烦恼耳。否则须如济公之疯颠无状,令人疑信不决,方可。(三编下 .上海护国息灾法会法语)
24、好食鸡蛋 中毒生卵
鸡卵吃素之人不可食,以有生机故。即无生机,亦不可食,以有毒质故也。有谓无雄鸡之地,卵无生机,此地甚少。昔一人好食鸡蛋,久则腹中余毒,生许多鸡卵及小鸡。诸医不识其病,张仲景令煮蒜食之,则吐出许多鸡子,及已有毛并无毛之鸡。令一生勿再食,食则无法可治。可知鸡卵之祸大矣。(三编上 .覆罗智声居士书二)
25、师现神通 徒方惭谢
鸡卵之食否,聚讼已久。然明理之人,决不以食为是。好食者,巧为辩论,实则自彰其愚。何以故?有谓有雄之卵,有生不可食。无雄之卵,不会生雏可食。若如所说,则活物不可食,死物即可食,有是理乎?此种邪见,聪明人多会起,不知皆是为口腹而炫己智,致明理之人所怜悯也。晋支道林博学善辩,与其师论鸡卵之可食否?彼以善辩,其师不能屈。其师没后,现形于前,手持鸡卵,掷地雏出。道林惭谢,师与卵雏俱灭。此晋时所决断者。佛法初入中国,大小分弘。大乘一切肉均不食,小乘则食三净肉、五净肉。三净者:不见杀,不闻杀,不疑为己杀。加自死,鸟残。鸟残者,鸟兽所食之余也,为五净也。至梁武帝时,悉依大乘,永废小乘。道林乃高僧,乃依小乘为论耳。(三编上 .覆真净居士书)
今将宋黄山谷居士,戒食肉诗录之,以期大家于食肉时,再三思之,必有不忍食,与不敢食之心,勃然而兴。诗曰:「我肉众生肉,名殊体不殊。本是一种性,只为别形躯。苦恼从他受,肥甘为我需。莫教阎君断,自揣应何如。」有味哉,斯诗也!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此仁民爱物,成始成终之大经大法,不须更为详谈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之深义也。愿见闻者,咸深思之。
——续编下.天台山国清寺创开放生池碑记民二十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