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经全文网

圆觉经讲记

发布时间:2022-06-06 10:59:20作者:阿弥陀经全文网

圆觉经讲记

  圆觉经讲记序

  十界不离一心,一心不离圆觉。圆而觉者诸佛也,觉而未圆者菩萨也,终日圆而浑然不觉者,芸芸有情也。

  诸佛「如来妙圆觉心,本无菩提涅槃,亦无成佛及不成佛。圆觉自性,非性性有,循诸性起,无取无证。」「知是空华即无轮转,始知众生本来成佛,生死涅槃,犹如昨梦。」遍十方上至极圣,下至泥梨苦趣,何处不圆乎,何处又圆乎。尽三世何时不觉乎,何时又觉乎。若于觉不觉、圆不圆处商量,不免依旧迷惘,犹如空华乱起乱灭。

  窃谓:一翳在目空华缤纷者,众生也。知是空华离幻即觉者,菩萨也。「若诸如来因地修圆觉,于中无起无灭、无来无去、无得无失、无缚无脱,毕竟无证,亦无证者。」奈何众生,无始无明种种颠倒,妄认四大六尘缘影为身心相。病目空华交相轮转,执持不舍,大作梦幻之寐,尘劫迷封从未曾知。劳我世尊宏愿应世,虽然一语道出,少有当下承担。圭峯大师,一闻便知此事。吾辈障重迷深,幸得圆觉会上十二大士,慈悲观机,请问如来因地法行,远离诸病永断无明之方。世尊开示,当离一切幻化虚妄爱憎境界。盖生死轮回,恩爱贪欲为本。先依如来奢摩他行,坚持禁戒,正念远离诸幻。而后世尊次第广说顿渐修行法要,末世众生依此修行,不堕邪见远离诸病,得正住持可免轮转。

  本经文约义圆,脉络清楚,渐次有序,机教相扣。源公院长誉与华严、法华三经,同为圆顿教三经之一。老人家理性解经,条理分明圆融无碍。感性训诲勉励,苦口婆心切中时病,同学闻之每感愧赧。年初海会寺常住,授此讲记初稿令学人先睹,三十年后犹如昨梦。并命为序,野干之语徒增眩惑,诸方知识一笑置之可也。

  民国九十九年岁次庚寅仲春受业弟子心会敬叙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讲记

  ||道源长老民国六十九年讲于基隆海会寺能仁佛学院||

  林秀卿敬记

  张素贞成文

  介绍注解

\

  在讲经之前,先介绍几本《圆觉经》的注解,一部是圆瑛法师的《圆觉经讲义》(简称讲义),一部是憨山大师的《圆觉经直解》(简称直解),两本要对照研究,你们现在当学生,是来求学问,将来当法师要自己看注解,不看怎么讲呢?《圆觉经》的注解,解释得最好的是《圆觉经大疏》(简称大疏),作者是华严宗的五祖圭峰大师,因为解释的内容太多,恐怕大家看不懂,他再作一本《圆觉经略疏》(简称略疏),这两本台湾都有出版,这二本注解一定要看。还有一部注解是《圆觉经析义疏》(简称析义疏),是通理大师作的,就是《贤首五教仪开蒙增注》和《金刚新眼疏经偈合释》的作者,《大疏》解释了许多道理,通理大师有另外的见解,而且作得很好,是一本有价值的书,可是现在台湾没有出版,为此,我特别到台北佛教书局、普门文库和大乘印经会,推荐印《圆觉经析义疏》,他们说没有这本书,我说《大藏经》上有,可抽出来单独影印。大乘印经会后来出版了憨山大师的《圆觉经直解》、圆瑛法师的《圆觉经讲义》,希望将来能出版通理大师的《圆觉经析义疏》!民国以来出版的,还有《谛闲法师法汇》里面的《圆觉经讲义》、《圆觉经亲闻记》两部注解,都可拿来参考研究。

  最标准的注解是《大疏》《略疏》《析义疏》,现在找不到《析义疏》,就看圆瑛法师的《讲义》,他是依着《大疏》、《略疏》、《析义疏》编的,编得很好,依着《讲义》研究不会错误。尤其是利益初学的人,你要是看《大疏》嫌多,《略疏》看不懂,就看圆瑛法师的《讲义》,分科清清楚楚,看了《讲义》,再看《直解》,《圆觉经》的经文,就可以消通了。

  特别提醒:《圆觉经讲义》的科文一定要看,《圆觉经》的文法很整齐,十二位菩萨,十二个问答,分为十二章,我现在眼睛看不见,没有办法讲科文,你们一定要自己看。开学我就跟同学一再强调,你要学会分科,不会分科不能当法师,科文是经文的段落,不会分科,讲到哪里你都不知道,而且讲到后面,忘了前面,所以一定要看科文。这是我所知道的《圆觉经》注解,介绍给各位参考。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疏序

  金紫光禄大夫守中书侍郎尚书门下平章事充集贤殿大学士裴休撰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是全经的题目,我们中国人说话爱简单,就叫《圆觉经》。有一篇序在《略疏》前面,叫「略疏序」。

  「金紫光禄大夫守中书侍郎尚书门下平章事充集贤殿大学士」,是序文作者的官衔。「光禄大夫」,是唐朝的二品官,但是他还有别名,就像我是「道源」法师,他是「白圣」法师一样。「金紫」,「金」是金鱼袋(玉带悬佩之饰品),「紫」是紫衣,金鱼袋和紫衣是皇帝特别赏赐的庄严品。朝廷的光禄大夫,不只一人,可是别人没有金鱼袋。他把紫衣穿上,再佩上金鱼袋,就比别的光禄大夫光荣。「守中书侍郎」,是唐朝的二品官,「尚书门下」,中书、尚书、门下,为宰相之职务,是一品官,「平章事」,是办理事务。「充」,是担任,「集贤殿大学士」,这是最荣誉的官衔,必须宰相才可以兼任,唐朝皇宫里面有很多大殿,他是集贤殿的主管,这不得了,所以称为「大学士」,一直到清朝还有这样的官衔。这里是讲他的官衔,他是二品官,兼办一品官的事情,并且担任集贤殿的大学士。「裴休撰」,序文的作者,姓裴名休,是圭峰禅师的护法。「撰」,这篇文章是他写的。

  看这篇序文就知道,裴休是真正懂佛法的大居士,不但官位高,还有大学问,对于佛法研究得非常透彻。譬如我们现在要出一本书,认识有大学问的人,请他作篇序文,放在书的前面,以增加光荣。作序文有一定的章法,都分二大段,前面一大段叫理序,后面一大段叫事序,贤首国师作《大乘起信论》序,体裁也是这样。将来你们文章作得好,有人要出书,请你写序,你要知道序文的体裁,前面叙理,后面叙事。这篇是《圆觉经》的序文,要赞叹圆觉,直接赞叹圆觉没有几句话,文章发展不开,作文章要找最重要的佛理,所以裴休把一切大乘经上讲本体的名字,都搜集来加以解释。这里要注意;写文章跟了生死成佛道,完全不相干,所以真正修行,不要着文字相。你天天作文章,生死不能了脱,可是弘扬佛法,离不开文字,你不要着相就对了。下面开始讲解序文。

  夫血气之属必有知,凡有知者必同体。

  「夫血气之属必有知」,「夫」是发语词,「血气」,有血有气,就是一切有情、一切众生,「属」作「类」讲。凡是一切众生之类,一定有知觉。没有知觉的,像山河大地、草木、石头、土块,都属于无情。

  「凡有知者必同体」,凡是有知觉的,必定有同体的佛性。这就说到佛法上,一切众生都有知觉,各人的知觉不一样。下等的动物,如蚊虫、蚂蚁,都知道贪生怕死,就是它有知觉。蚊子叮你,你一打,它就飞走,因为它有知觉;蚂蚁,你一碰,它就逃命,因为它有知觉。众生的知觉不一样,就是第六识的知觉不一样。第六识是依着第八识起的,第八识是依着真如起的,真如没有两样,同一个本性之体。凡是有知觉的众生,一定是同体的佛性。

  所谓真净明妙,虚彻灵通,卓然而独存者也。

  同体是同一个佛性的体,佛性是什么样呢?「所谓真净明妙」,佛性没有相,真而不妄,净而不染,明而不暗,妙而不可思议。一切众生所同的本体,真实、清净、光明、微妙。「虚彻灵通」,佛性像虚空,融彻、灵鉴(灵知灵觉)、通达。「卓然而独存者也」,「卓然」,超出一切诸法之上。众生在六道轮回,一时天上,一时人间,一时地狱,一时饿鬼,一时畜生,一切诸法有生有灭,众生所具的本体,高超而不生不灭,不被生死所转动,超出一切万事万物而独存。

  是众生之本源,故曰心地。

  「是众生之本源」,这个超出一切万法而独存的本体,是一切众生的本源。一切众生都是从八识来的,八识是真如随缘来的,真如本体,是一切众生的本源。「故曰心地」,所以叫心地,真心之地。为什么叫心地?一切万物都从大地生出来,众生的心像大地一样,能生一切法,是一切众生的本源,所以叫心地。

  下面把一切大乘经说到众生本体自性的名词,都搜集来加以解释。佛性就叫佛性,为什么取这么多名词?因为不同的经典,翻译不同,裴休居士认真研究,每一个名词,都有很恰当的注解。

  是诸佛之所得,故曰菩提。交彻融摄,故曰法界。

  「是诸佛之所得,故曰菩提。」梵语「菩提」,翻成中国话叫「觉道」。我们众生虽发菩提心,还没有得到菩提果,必须在佛那一方面讲,就是诸佛得到智果,叫做菩提。「交彻融摄,故曰法界。」「法界」,一种依法相,作界限讲,是诸法之界,三乘六凡,连佛十法界,各有其界限,人乘,不是天乘;天乘,不是二乘;二乘,不是菩萨乘;菩萨乘,不是佛乘。二种作法性讲,一切万法都是互相交彻,等于因陀罗网,用一千颗宝珠做成,可以互摄互融。比喻众生各有其相,但是人人本具的佛性交彻融摄,所以取名叫「法界」。

  寂静常乐,故曰涅槃。不浊不漏,故曰清净。不妄不变,故曰真如。离过绝非,故曰佛性。护善遮恶,故曰总持。隐覆含摄,故曰如来藏。超越玄閟,故曰密严国。

  「寂静常乐,故曰涅槃。」《大涅槃经》中,本体叫做「涅槃」,就是诸佛得到理果。梵语「涅槃」翻成中国话叫「寂灭」,寂灭又清净无染,所以叫「寂静」。「常乐」,涅槃有四德:「常、乐、我、净」,「寂」字配到「我」字上,涅槃的我是真我,是寂灭之我,所以寂静常乐,叫做涅槃。

  「不浊不漏,故曰清净。」「不浊」,不浑浊,佛性在染污法中,不被染污。「不漏」,不漏失,佛性是无漏之法,超三界而独存,所以有的大乘经取名叫做清净。

  「不妄不变,故曰真如。」《大乘起信论》中,本体叫做「真如」,不妄谓之「真」,不变谓之「如」。「真」是不虚妄,「如」是不变易,它不妄不变,所以取名叫做真如。

  「离过绝非,故曰佛性。」离一切过错,绝一切非,佛性哪有过、哪有非?所以取名叫做佛性。

  「护善遮恶,故曰总持。」有的大乘经取名叫做「总持」,总一切法,持无量义。它护持一切善法,自然有遮止恶法的妙用,总护一切善,总遮一切恶,所以叫做「总持」。

  「隐覆含摄,故曰如来藏。」法身在缠,取名叫如来藏。如来藏者含藏如来,在众生份上被无明烦恼盖覆住了。隐覆之义,它能含摄如来,如来在里面含藏着,所以叫做如来藏。等于一个装七宝的柜子,里面含藏着七宝,隐覆住没有人看见。

  「超越玄閟,故曰密严国。」「閟」,音闭,关闭,秘密幽深的意思,「玄閟」,好像玄关,玄旨之关门,很重要的玄妙法门。众生本体之性最高,超越一切法之上,即是众生本具之性也。就是法身住的地方,也就是每个法身佛的住处。《密严经》取名叫密严国,大日如来所住的依土,即法性土。这个法性土,超越幽深玄奥之閟门,有秘密的庄严,所以叫做密严国。

  以上把大乘经上不同的本体名词,加以注释,下面说到圆觉。

  统众德而大备,烁群昏而独照,故曰圆觉。其实皆一心也。

  其他的名相,都用一句话解释,这里用了两句话,就知道他注重圆觉、赞叹圆觉,怎么叫做圆?德无不备,谓之圆。「统众德而大备」,把一切功德总统起来,没有不具备的。「烁群昏而独照」,「烁」,光照的意思,「群昏」,凡夫众生昏暗不明。它的光明能照破一切凡夫众生的昏暗不明,使众生不被无明所障蔽,进而觉悟成佛。「故曰圆觉」,所以叫做圆觉。「其实皆一心也」,其实就是众生唯一的自觉心。

  作序文要赞叹圆觉,把一切大乘经上说到的本体名词,都搜集来加以注解,在文法上叫「宾」。最后两句,「统众德而大备,烁群昏而独照」叫「主」,有宾有主。「其实皆一心也」,呼应前文:「血气之属必有知,凡有知者必同体。」就是有知觉的众生,同于一个体,那一个体就叫做一心。

  下面文章继续铺展,由一心讲到一法、一道,文章要讲究气势,只赞叹到这里,文章的气势不够,下面再继续赞叹。

  背之则凡,顺之则圣。迷之则生死始,悟之则轮回息。

  众生不了解圆觉一心之法,所以我才赞叹圆觉一心。你明白圆觉一心,知道怎么叫做凡夫?怎么叫做圣人?怎么在迷?怎么在悟?怎么流转生死?这个关系大了!「背之则凡」,背是背觉合尘,违背了圆觉一心之法,你就叫做凡夫。佛菩萨知道六尘境界,一切法皆是幻化,所以能背尘合觉。「顺之则圣」,你懂得圆觉一心之法,顺着圆觉修行,一定当圣人。凡夫与圣人的差别:一个违背,一个顺从,所以古人赞叹西方:「日日向东走,回头便是西。」西方,不是在十万亿佛土以外,你天天往东走,走凡夫路,你一回头,就是西方。你天天往东走,背了圆觉,回头顺了圆觉,你就是圣人。所以研究大乘经典,乃至禅宗讲的开悟,只要一个字会到心里,马上你就明心见性,大彻大悟。圆觉在哪里?就在你的一心。

  「迷之则生死始」,迷了圆觉,你起惑造业,生死从此开始。生死从哪一天开始呢?无始,没有个头。如果有个头,就在你迷的那一天,一迷,你的生死就开始了。「悟之则轮回息」,你一开悟,轮回就止息了。无始劫来流转生死,流转到现在,尽未来际,也没有完,生死无穷。怎样能超越轮转?就在你一开悟:「我的心就是圆觉」,你就是圣人,轮回止息了。因为你起了迷惑造业,就流转生死;今天开悟,不迷惑造业,生死轮回就止息,就是一迷、一悟的关系。

  亲而求之,则止观定慧;推而广之,则六度万行。

  「亲而求之,则止观定慧」,你要求圆觉,要亲切的求证一心,从哪里下手呢?按道理说,一切法都是空的,但是在事相上仍然要用功,先修止观,因位之上,叫止观;果位之上,叫定慧。由止而得定,由观而生慧,这是最亲切求圆觉的方法。一悟,轮回就止息。不悟,你去求开悟;没有悟到圆觉,你去求圆觉。你们听过《大乘起信论》,六度合成五种行门,最后一个就是止观门,先修止后修观,再修止中带观、观中带止,最后修止观不二,你就得到定慧,这是亲切求圆觉的方法。

  「推而广之,则六度万行。」由止观定慧的功夫,再推广开来就是六度,所谓:布施度悭贪,持戒度毁犯,忍辱度瞋恚,精进度懈怠,禅定度散乱,般若度愚痴。六度再推广开来万种行门,你修六度万行,就得了圆觉。

  引而为智,然后为正智;依而为因,然后为正因。其实皆一法也。

  「引而为智,然后为正智」,你把圆觉引进来,当成你的智慧,那就是真正的般若智慧。「依而为因,然后为正因。」你依着本具的真心去发菩提心,就是成佛的正因;不是依着真心发的都不是正因,你天天修行,因不正不会成佛。《楞严经》譬喻,等于蒸沙做饭,沙子,不是饭的正因,蒸了百千万劫还是沙子,不会成饭。你依着圆觉修行,就是成佛的正因。

  「其实皆一法也」,由前面止观定慧,广修六度万行,正智、正因合起来,其实就是一个圆觉法,人人本具的一心。下面接着鼓励我们、警策我们。

  终日圆觉,而未尝圆觉者,凡夫也;欲证圆觉,而未极圆觉者,菩萨也;具足圆觉,而住持圆觉者,如来也。

  「终日圆觉,而未尝圆觉者,凡夫也;」人人都有圆觉本体,没有离开圆觉,却不知道圆觉在哪里?我们学佛法依文解义,还有一点点印象,不学佛法,连圆觉这个名词都没有听过,这就叫做凡夫。每天依着圆觉穿衣吃饭,依着圆觉上床睡觉,结果跟圆觉不相干,所以叫做凡夫。

  「欲证圆觉,而未极圆觉者,菩萨也;」学了大乘佛法,晓得自己有圆觉妙性,想证得圆觉而没有证到最究极圆满的地位,叫做菩萨。这里没有说声闻、缘觉,因为声闻、缘觉修的是四谛、十二因缘之觉,不是圆满之觉,把他合到菩萨里面,他也是天天修行用功,所证得的只是圆觉的一部份,没有极得,所以不说声闻、缘觉,只说菩萨。

  「具足圆觉,而住持圆觉者,如来也。」前面是证而未极,证到极点,圆满证得圆觉,能持而不失,安住在圆觉本位上,叫做如来。

  一切众生都有圆觉自性,终日圆觉而未尝圆觉。禅宗门下有两句话:「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佛在哪里?每天夜里,你抱着佛睡觉,每天早晨,你和佛一同起来,你还不知道佛吗?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正可怜愍者,你有成佛的本钱,为什么不成佛呢?所以自己要回光返照,好好用功修行,不然真是空过光阴。身为人,你不修行,裴休大居士也没有办法;你有资格成佛不去成,十方诸佛对你也没办法。

  离圆觉无六道,舍圆觉无三乘,非圆觉无如来,泯圆觉无真法,其实皆一道也。

  「离圆觉无六道」,圆觉是一切凡圣的本体,要是离开圆觉的本体,没有六道凡夫。六道凡夫是真如不守自性,随缘生出来的,《大乘起信论》叫真如,离开真如没有六道。

  「舍圆觉无三乘」,「舍」字跟「离」字一样。舍离了圆觉,没有三乘圣人,这里把声闻、缘觉包含进去。圣人知道六道凡夫的苦恼,要求证圆觉,没有证到究竟成佛之前,叫三乘圣人。舍离了圆觉,没有三乘圣人,所以九法界凡夫都离不开圆觉。

  「非圆觉无如来」,具足了圆觉,才叫做如来;要是没有圆觉,任何众生都成不了佛,所以没有圆觉,就没有如来。

  「泯圆觉无真法」,「泯」是泯灭、没有的意思。没有圆觉,就没有真法,一切法都是妄法,唯有圆觉是真法。

  「其实皆一道也」,其实只有一个道,所以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同一个涅槃大道。认不清这个涅槃大道,永远当六道凡夫;认清了涅槃大道,走到化城,还没有到宝所,叫做二乘人;知道到宝所还有一段路,没有走到尽头,叫做菩萨;走到宝所,这一条大道走到尽头,叫做佛。

  三世诸佛之所证,盖证此也。如来为一大事出现,盖为此也。三藏十二部一切修多罗,盖诠此也。

  把圆觉的意义,以及十法界的关系都讲完,再说出圆觉的重要性。「三世诸佛之所证,盖证此也。」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所证的是圆觉。「如来为一大事出现,盖为此也。」如来为一大事因缘出现,就是为开示众生悟入佛的知见,令众生证得圆觉,没有比这件更大的事了。众生本具有圆觉,但是众生不知道,所以如来说人人皆有佛性,这部《圆觉经》讲人人皆有圆觉,你可以成佛,如来就为这件大事,才出现于世。

  「三藏十二部一切修多罗,盖诠此也。」「修多罗」是梵语,翻成中国话叫「契经」。「诠」是表显、注解的意思。三藏十二部一切经典,都是为了诠表圆觉、注解圆觉。

  然如来垂教,指法有显密,立义有广略,乘时有先后,当机有深浅,非上根圆智,其孰能大通之?故如来于光明藏与十二大士,密说而显演,潜通而广被,以印定其法,为一切经之宗也。

  说一部《圆觉经》就好,为什么释迦如来说三藏十二部那么多经呢?「然如来垂教,指法有显密」,但是如来垂留下来的言教,所指示的佛法,有显教、密教,所以经典不同。「立义有广略」,经典上建立的义理,有的广泛地说,有的简略地说。「乘时有先后」,释迦如来四十九年说法,时间有先有后。「当机有深浅」,如来为众生说法,每一部经有不同的当机者,当机者是甚深的根机,如来说的法就深;当机者是浅的根机,如来说的法就浅,所以不是佛法有深有浅,是因为当机者的根机不同,说法才有深有浅。「非上根圆智,其孰能大通之?」当机者必须是上根圆智,如来才能说得究竟、说得高深。这圆觉大法,是一切法的根本,非得有上根圆智的当机者不行,要不是上等的根机,圆满智慧的当机者,对于圆觉大乘之法,怎么能够完全贯通?

  「故如来于光明藏与十二大士」,所以如来在光明藏说《圆觉经》。光明藏是个清净国土,如来在此向十二位法身大士说法。从《圆觉经》经文中,你就看得出来,十二位大菩萨都是等觉菩萨,来请问佛,佛就给他们答复。

  「密说而显演」,光明藏是清净国土,法身大士都是等觉菩萨,佛给他们说法,不是秘密不传人,因为众生看不见、听不懂,叫「密说」。佛在光明藏为十二位法身大士说了以后,就流传到世间,显明的演说给众生听。「潜通而广被」,十二位法身大士,由密说而潜通,由显演而广被,秘密就通达,广被一切众生,凡大乘根性,都可以领略到《圆觉经》的道理。

  「以印定其法,为一切经之宗也。」「宗」者本也。由这十二位法身大士,来印定如来说的圆觉大法,是一切经的根本。

  讲到这里,理序讲完了,接着讲事序。

  圭峰禅师得法于荷泽嫡孙,南印上足道圆和尚。一日随众僧斋于州民任灌家,居下位,以次受经,遇圆觉了义,卷未终轴,感悟流涕。归以所悟告其师,师抚之曰:汝当大弘圆顿之教,此经诸佛授汝耳。

  「圭峰禅师得法于荷泽嫡孙,南印上足道圆和尚。」圭峰禅师就是宗密大师,我们讲过《法界宗五祖略记》,华严宗的第五位祖师,住在终南山的寺院,后面有一座山峰,像圭板一样,以山峰彰名,因为在中国,直称其名不恭敬,所以称他为「圭峰禅师」。

  说到禅宗的来源,荷泽得法于六祖大师。六祖大师门下大德很多,有一位十四岁的沙弥,叫神会童子,《六祖坛经》上有他的名字,他是荷泽人,后人不敢称他神会,就称「荷泽」,他谒六祖大师于曹溪,亲得禅宗之顿旨。禅宗分南宗、北宗,从五祖弘忍大师会下,神秀大师在北方弘扬禅宗,叫北宗;六祖慧能大师到南方广东曹溪,弘扬南宗。神会童子跟着六祖大师得了法,到北方弘扬南宗,后来北宗逐渐式微,是荷泽大师的功劳。圭峰禅师得到正法,就是从荷泽的嫡孙南印上足道圆和尚传下来的。南印和尚得法于荷泽大师的徒弟,所以道圆和尚是南印和尚的大弟子,圭峰禅师是道圆和尚的徒弟,这里推其源祖,指出圭峰大师的身份。中国禅宗论祖师位,只到六祖,下面都称禅师。如果按祖师位论,慧能大师是六祖,荷泽大师是七祖,传下来的法子是八祖,荷泽的嫡孙南印禅师,是九祖。南印禅师的上足,就是他的法子,叫道圆和尚,是十祖。圭峰禅师是道圆和尚的徒弟,算是十一祖。

  「一日随众僧斋于州民任灌家,居下位」,有一天,圭峰禅师随着寺院的僧众,到寺院的本州有一位大居士,姓「任」名「灌」家里去吃斋。道圆和尚就派寺院的众僧去应供,圭峰禅师当时才出家不久,随众僧出外受供养,他坐在最后的座位上。「以次受经,遇圆觉了义」,吃了斋,这位居士送众僧经典,可能上座送大部经典,中座送中部经典,到了圭峰禅师,送他一本《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简称《圆觉经》)。「卷未终轴,感悟流涕。」他得到《圆觉经》就打开看,那时候没有印刷术,都是抄写下来,一张纸、一张纸接起来,再用一根小棍子卷起来,不叫册,也不叫本子,叫轴。这部《圆觉经》只有一轴,现在称为一本,这一本经还没有念完,感动得开悟,眼泪不禁流出来。因为圭峰禅师是前生有大根机的人,而且他今生尊重佛法,得了《圆觉经》,他就认真看,深入其义,马上就感悟到最深的道理。「归以所悟告其师」,得了这个境界,回到寺院,以他所悟的道理,报告师父道圆和尚。

  「师抚之曰」,「抚」是抚慰、安慰。道圆和尚是大彻大悟的禅师,马上就安慰他。「汝当大弘圆顿之教」,你看到《圆觉经》就悟到甚深的道理,是上根利智的人,应当弘扬圆顿大教。大乘法有权教大乘、实教大乘,圆顿是实教大乘,你应当弘扬实教大乘之法。「此经诸佛授汝耳」,这部《圆觉经》,是冥冥之中,诸佛传授给你的。

  禅师既佩南宗密印,受圆觉悬记,于是阅大藏经律,通唯识、起信等论,然后顿辔于华严法界,宴坐于圆觉妙场,究一雨之所沾,穷五教之殊致,乃为之疏解。凡《大疏》三卷,《大钞》十三卷,《略疏》两卷,《小钞》六卷,《道场修证仪》一十八卷,并行于世。

  「禅师既佩南宗密印」,「禅师」指圭峰禅师。「佩」是佩带,「南宗密印」,六祖慧能大师南宗的秘密法印传给了他,这是宗通。「受圆觉悬记」,传授给他《圆觉经》,等于如来在世的时候,就预先给他授记,这是教通。这是赞叹圭峰禅师宗教双通,不但通禅宗,教下也通。

  「于是阅大藏经律」,圭峰禅师虽然通了禅宗的道理、《圆觉经》的道理,三藏十二部一切经、律、论还没有通,于是阅藏,经、律、论都看。「通唯识、起信等论」,贯通《成唯识论》、《大乘起信论》等论。经、律、论完全贯通,成为一位三藏法师,这是赞叹圭峰禅师。

  「然后顿辔于华严法界」,「辔」是驾御马嘴的绳索,叫马辔头。「顿辔」是游历,慢慢地走,马辔头没有拉紧,也没有放松,马不是跑得很快,就是骑着马游玩。在哪里游玩呢?在华严法界,也就是一真法界。《法界宗五祖略记》记载,圭峰禅师拜读清凉国师作的《华严经疏钞》,感悟流涕,当时他正在讲经,不能去拜见清凉国师,正好有一位听经的学人,要去朝五台山,就托这位学人带了一封信,要拜清凉国师为法师。清凉国师看他写的信,对于华严要旨已经贯通,就回信给他,称他为真正的法子。后来圭峰禅师还是去亲近清凉国师,所以他通达华严一真法界的道理。

  「宴坐于圆觉妙场」,「宴」是安然,「坐」是打坐,「妙场」是不可思议的道场。圭峰禅师游历在华严法界,休息时,安然打坐在圆觉不可思议的道场,

  「究一雨之所沾」,法华经:「一雨所沾,三草二木,悉皆蒙润。」如来说法,如天上一雨之所沾,三草二木都得到利益。「究」跟「穷」字一样,要穷究雨的道理,众生的根机,三种草两种木不同,实际下的雨没有两样。这就是一乘妙法,圭峰禅师都穷究再穷究。「穷五教之殊致」,「殊」是差别不同,「致」是道理。华严宗判释迦如来一代时教为五教:小、始、终、顿、圆,差别不同的道理,圭峰禅师都研究透彻。

  「乃为之疏解」,这部《略疏》是圭峰禅师把三藏十二部都贯通,佛教最高深的道理都穷究,才下笔作注解,所以非常有价值。「凡《大疏》三卷,《大钞》十三卷,《略疏》两卷,《小钞》六卷」,他作《圆觉经大疏》三卷,解释《圆觉经》,恐怕人们看不懂,再作《圆觉经大钞》十三卷,解释《大疏》,又恐怕众生看到注解那么多嫌烦,于是把《大疏》《大钞》,分别简略成《略疏》两卷、《小钞》六卷,减省了一半的文字。

  我在台北讲《大乘起信论》时,赞叹《华严经》,我说要懂得全部佛法,一定要研究《华严经》,那是圆顿大教。你要懂得《华严经》,必须看《华严经疏钞》,有一个大陆来的居士,带来一部《华严经疏钞》,是大陆出版的会本。过去《华严经》、《华严疏》、《华严钞》,分成三本,初学的人不容易对照研究。上海有一群居士组成《华严经疏钞会本》编辑会,编了六年,才把三本会在一起,第一段是《华严经》正文,第二段是《华严经疏》,第三段是《华严经钞》,用木刻版印出来,不必三本对着看,只需看一部就都有了。说到这里,就是勉励诸位,要看《华严经疏钞》、《圆觉经》的疏钞,我们难得出了家,有这点善根,父母不要我们养,没有太太、儿女要养,有时间不去看这些法宝,不是辜负出家的善根吗?所以出了家要是不研究教典,真是对不起自己。我今年八十一岁了,我很庆幸没有离开经本子,现在眼睛看不见,还在跟诸位讲经,再辛苦、再累,我精神上很愉快。所以诸位要看注解,等到末法一万年过去,什么经都没有了,那时候再出世为人,你想看也没有了。

  「道场修证仪一十八卷并行于世」,圭峰禅师有亲身经验,他作的十八卷道场修行仪规,告诉我们要自己建立道场,要怎样修证证得圆觉?他作的《圆觉经》注解、《圆觉道场修证仪》,统统并行于世。

  其叙教也圆,其见法也彻。其释义也端如析薪,其入观也明若秉烛。其辞也极于理而已不虚骋,其文也扶于教而已,不苟饰。

  再赞叹圭峰禅师作的注解多么好!「其叙教也圆,其见法也彻。」圭峰禅师叙述教义圆融无碍,他见到佛法见得最通彻。「其释义也端如析薪」,「析」是分析,「薪」是柴草,他作疏作钞,解释经的义理,像整理柴草一样,柴草本来乱糟糟,把它端端正正整理成一捆一捆的。「其入观也明若秉烛」,修证要入观想,他有亲身的经验,说得明明白白,好像古时候在夜里看不见,点根蜡烛就看见了。「其辞也极于理而已,不虚骋」,「不虚骋」,不放野马乱跑,即是不乱讲。他作的《圆觉经》注解,文辞把理说明而已,不随便多说。「其文也扶于教而已,不苟饰。」他作的注解,只是辅佐教理,不苟且装饰,不卖弄华美的文句。

  不以其所长病人,故无排斥之说。不以其未至盖人,故无胸臆之论。

  「不以其所长病人,故无排斥之说。」「病」是批评人家不对。他只讲他的理,他的道德学问有长处,但是他不以自己的道德学问,批评别人的毛病,排斥别人。譬如当时天台宗和贤首宗打笔墨官司,但是他没有说天台宗不好。当时法相宗兴盛起来,他也不说法相宗不好,没有排斥之说。

  「不以其未至盖人,故无胸臆之论。」因为他是菩萨,还没有成佛,他功夫当然有没有达到的地方,但是他不用文章装饰来欺骗人,他所说的经律论,都有根据,不自己随便瞎说。

  我们学法师的人,看到这两句赞叹之辞,就得学到:

  一、讲经只管讲经,作文章尽管作文章,不要批评人,批评人没有一点好处。你批评人家不对,就要招怨树敌,没有怨家,招来怨家;没有敌人,树立敌人。人家听见你批评、毁谤他,他不要毁谤你吗?他也是凡夫,结果法师与法师互相对骂,作文章打笔墨官司。所以弘扬佛法的文章你尽管作,不要批评人。批评人,别人反驳,就打起笔墨官司来。

  二、不随便谈起自己的功夫,你功夫没有到这里,不自己随便瞎说。比如你讲戒,未得谓得,未证谓证,犯大妄语戒。所以不要装模作样,冒充老修行,讲经你知道那里,讲到那里就好了。

  荡荡然,实十二部经之眼目,三十三祖之骨髓。生灵之大本,三世之达道。

  再总赞叹,「荡荡然」,很广博高深。「实十二部经之眼目」,他作的《圆觉经》注解,实实在在是一切经的眼目,你看了注解以后,三藏十二部你都懂了。「三十三祖之骨髓」,禅宗的祖师共有三十三位,印度有二十八位,中国有五位,初祖达摩就是二十八祖。《圆觉经》注解实实在在是三十三位祖师的骨髓,禅宗精华的义理都在里面。

  「生灵之大本」,是一切众生的根本。「三世之达道」,圆觉是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菩萨、三世诸佛,通达成佛的道路。

  后世虽有作者,不能过矣!其四依之一乎,或净土之亲闻乎,何尽其义味如此也。

  「后世虽有作者,不能过矣!」「后世」,包括当世,不仅唐朝当时,其他法师作的《圆觉经》注解,不能超过圭峰禅师,纵然后世有其他法师作《圆觉经》注解,也不能超过圭峰禅师!

  「其四依之一乎」,释迦牟尼佛涅槃之后,为如来使者,为众生之依止,就是令众生依止的善知识有四种人。《佛学大辞典》判这四依各有不同,印度天亲菩萨判的都是地上菩萨,初地菩萨为初依,六地、七地菩萨为二依,八地、九地菩萨为三依,十地菩萨为四依。这一句是说:这四种依止之人,圭峰禅师是其中一种,一定是地上菩萨。裴休是推论,因为他没有超过圭峰禅师,不能印证他的地位,只是赞叹之辞。

  「或净土之亲闻乎」,释迦如来在大光明藏清净国土说《圆觉经》,除了十二个大菩萨为首,还有十万个大菩萨都在那儿听。圭峰禅师《圆觉经》注解作得这么好,或许圭峰禅师在大光明藏清净国土,亲自听过释迦世尊说《圆觉经》?「何尽其义味如此也」,否则怎么他作的注解,把《圆觉经》的义理都说尽了,不是地上菩萨,说不了这么好;不是净土亲闻,说不了这么完备。

  或曰:道无形,视者莫能覩,道无方,行者莫能至,况文字乎,在性之而已,岂区区数万言而可诠之哉!对曰:噫!是不足以语道也。前不云乎?统众德而大备,烁群昏而独照者圆觉也。

  这是假设有人提出反面的道理来问,因此答复他。是文章的作法,起承转合的转,不转,赞叹完就结束了,文章不起波浪,就像海水要起波浪,看起来才雄伟,所以假设问答转开来,增加文章的气势。

  「或曰:道无形,视者莫能覩」,有人问:真正的大道,是无形之法,要想看,谁也看不见。「道无方,行者莫能至」,道究竟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你走不到道的地方,因为大道没有方向,你怎么能走得到?「况文字乎」,何况文字是文字相,你用文字怎么能见到道?「在性之而已」,「性」是指悟,你得开悟,悟道,你就走到了;悟道,你就见道了。「岂区区数万言而可诠之哉」,「区区」是少少,圭峰禅师作的注解,不过只有几万字。研究这几万字,就能把佛的大道诠表出来吗?道无形、道无方,必须要亲悟实证才可以,这几万文字怎么能把道诠表出来?

  「对曰:」假设有人回答,「噫!」是慨叹之词。「是不足以语道也」,你认为你说得很高,实际你不高,不值得跟你说真正的大道。「前不云乎?」我前面讲的,你没有听到吗?「统众德而大备,烁群昏而独照者,圆觉也。」引证前面说过的话,这在文法上叫合,前面说的话,后面要照应到,要首尾呼应,这是作文章的方法。圆觉是「统众德而大备」,德无不备曰圆,要是少一点,不叫圆满功德。「烁群昏而独照」,照是觉照,独独显出圆觉的光明,能觉照一切众生,远离黑暗,这就是圆觉的智果。

  盖圆觉能出一切法,一切法未尝离圆觉。今夫经律论三藏之文,传于中国者五千余卷,其所诠者何也?戒定慧而已。修戒定慧而求者何也?圆觉而已,圆觉一法也。张万行而求之者何?众生之根器异也。

  「盖圆觉能出一切法,一切法未尝离圆觉。」圆觉是一切法的大本,一切法的母亲,它能生出一切法。这里呼应前文「离圆觉无六道,舍圆觉无三乘。」一切法都不能离开圆觉。「今夫经律论三藏之文,传于中国者五千余卷」,「今」是指唐朝,到宋朝刻版的时候,佛教经典传到中国有五千零四十八卷。「其所诠者何也?」五千多卷经、律、论,所诠表的是什么义理?「戒定慧而已」,经是诠定,律是诠戒,论是诠慧。三藏十二部,佛的三无漏学,讲来讲去诠表的义理,不出戒定慧三个字。「修戒定慧而求者何也?圆觉而已,圆觉一法也。」修戒定慧求的是什么呢?持戒修定,启发智慧,求的就是圆觉,圆觉只有一个法,没有二个法。

  「张万行而求之者何?」三藏十二部经律论,说的修行方法有六度万行。用一种法去求就好,为什么要扩张成万种行门,来求一个圆觉法,这是什么道理?「众生之根器异也」,因为众生的根机不同,所以需要有万种行门。

  然则大藏皆圆觉之经,此疏乃大藏之疏也。罗五千轴之文,而以数卷之疏通之,岂不至简哉!何言其繁也。及其断言语之道,息思想之心,忘能所,灭影像,然后为得也,固不在诠表耳。

  「然则大藏皆圆觉之经,此疏乃大藏之疏也。」然而《大藏经》就是圆觉之经,一切经、律、论说的都是圆觉。圭峰禅师注解《圆觉经》,就是注解全部《大藏经》。「罗五千轴之文,而以数卷之疏通之」,收罗五千零四十八卷大藏经,总说五千轴,圭峰禅师《大疏》三卷,《大钞》十三卷,《略疏》二卷,《小钞》六卷,把大藏经都疏通了。「岂不至简哉!何言其繁也。」我觉得太简略了,怎么还嫌繁多,你把这几卷《圆觉经》的注解看懂,全部《大藏经》都懂了。

  「及其断言语之道」,要离文字相,开口即错,不许开口、不许说话,言语之道断。「息思想之心」,动念即乖,你动个念头就错,有思想的心,都不是圆觉,就是断言语之道,息灭思虑之心。「忘能所」,空掉能证的智慧、所证的圆觉。你一开口,就有能有所,有能解有所解;你一动念,就有能有所,有能念就有所念,要把能所二字忘记。「灭影像,然后为得也」,你说出来是语言相,你心里动念所想的,叫六尘缘影,是心缘相,要熄灭六识落的影像,才能真正悟得。「固不在诠表耳」,所以圆觉不在文字的诠表,还是要亲证实悟!

  呜呼!生灵之所以往来者,六道也。鬼神沉幽愁之苦,鸟兽怀獝狘之悲。修罗多瞋,诸天正乐。可以整心虑,趣菩提,唯人道为能耳。人而不为,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呜呼!」再加一个惊叹!「生灵之所以往来者,六道也。」生灵就是凡夫,凡夫往来生死有六条道路,这六条道路谁能修行呢?「鬼神沉幽愁之苦」,「鬼神」包括地狱、饿鬼两道,「沉」者沉沦,「幽」者黑暗。「愁」者忧愁。沉没于地狱、饿鬼两道,幽暗忧愁,苦无间断,没有办法修行。「鸟兽怀獝狘之悲」,「獝」音「ㄒˋㄩ」,鸟惊飞也。「狘」音「ㄒㄩˋㄝ」,兽惊走也。「獝狘」是惊苦的意思。「鸟兽」包括一切畜生道,畜生心里常常怀着惊苦之悲,除了家里饲养的,主人保护它,它的惊苦之悲少一点。山上的野兽,弱肉强食,大的吃小的,活到哪一个时辰都不知道。比如突然来了一只老虎,大家拼命地逃,被抓住就被吃掉,一切畜生道,常怀惊苦之悲,怎么能修行办道呢?所以三恶道的众生不能修行。

  「修罗方瞋」,三善道的众生,阿修罗道一天到晚动瞋恨、发脾气,怎么能修行呢?「诸天正乐」,天上的众生,正在享受五欲之乐,怎么修行?拿人来说,富贵的人修道难,做了大官,发了大财,他的乐事太多,从早到晚排满节目,忙得团团转,天快亮才回来,他怎么能修行?人中有人中阿修罗,欢喜发脾气、动瞋恨,譬如土匪流氓怎么能修行?所以六道里面,有五道众生不能修行。

  「可以整心虑」,人是凡夫有妄想,但可以整理妄想心,不应该打的妄想不打。应该想什么?「趣菩提」,应该趣向于菩提大道。「唯人道为能耳」,只有人道才能做到。由此我们知道:诸佛为什么要示现于人道?天道高,他为什么不示现天道?因为天道众生的乐事太多,忙得不可开交,怎么能整心虑、趣菩提呢?譬如生到欲界第二层天——释提桓因,夫人有九十亿之多,他得显神通分身变化来应付九十亿位夫人,光享受女人就忙得不可开交,怎么能修行呢?所以六道众生,三恶道苦得不得了,三善道,阿修罗瞋恨多,诸天忙享乐,只有人道可以学佛法,可以修行。

  「人而不为,吾末如之何也已矣!」这是感叹之词,极力劝众生:你可以研究佛法,可以修行,为什么不修行?你不修行,我简直没有办法啊!

  我时常劝勉同学,要好好发菩提心,佛法不兴,等着你兴;众生没有人度,等着你去度。你可以兴佛法、度众生,你不去做这些事,我有什么办法?社会上每一个众生都得求生活,天天为生活忙得团团转,在外忙了一天,回家疲乏得不得了,哪有时间研究经典?哪有时间修行?我们出家难得有闲之身,上不养老,下不养小,在大众饭锅里吃饭,不会挨饿,可以看经,可以修行。你不去看不去修,把宝贵时间空过,不是对不起自己吗?我们学佛法,有法乐,跟五欲之乐,不可同日而语,你为什么不求法乐,你得道不是很快乐吗?

  休常游禅师之阃域,受禅师之显诀,无以自效,辄直赞其法,而普告大众耳。其他备乎本序云。

  「休常游禅师之阃域」,「阃」是门槛。「阃域」,犹言门下。我裴休常常游历于圭峰禅师的道场。「受禅师之显诀」,「显」,显明,「诀」,要诀,表示不是密宗的秘诀,是显教的要诀,我接受禅师开示显明要诀之法,学佛法最要紧的道理。「无以自效,辄直赞其法,而普告大众耳。」「效」,报效。「辄」作「乃」字解,于是也。我没有法子报效禅师的法恩,于是直接赞叹他作的《圆觉经》注解,给大家知道。这样算是稍尽绵薄之力,报效了禅师。「其他备乎本序云」,其他的道理,你去看圭峰禅师作的《大疏》本序。

  这篇序是一篇古文,你听懂了,把它读一读,越读越有滋味,得到快乐,这叫法乐。古文跟白话文不同,读白话文,好像吃甘蔗,咬一口,觉得非常甜,可是越嚼越不甜,嚼到最后剩渣子,非把它吐出来不行。读古文,文句很艰涩,好像吃橄榄,往口里一含,涩涩苦苦,可是越嚼越有滋味,嚼到最后舍不得吐出来,把它嚼碎咽下去,这篇古文听懂了以后要读,读的时候,要高声朗诵,自然得到法乐。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卷上

  现在开始讲《圆觉经》正文,先讲题目,「大方广圆觉」,「圆觉」是法,「大方广」是义、义理。圆觉一法,含有「大方广」三种义理。你们听过《大乘起信论》,知道义有三大:体大、相大、用大。

  「大」是体大,《大乘起信论》的注解,怎么解释体大呢?「大者当体为名」,不是比较的大,不是对着小叫做大,对着小叫大,是比较的大,大外面还有一个小,那个大不是绝对的大。「大者包含为义」,一切法都在这个大里面包含着,大外面没有法,才叫绝对的大。这个大的法体圆觉,就是《大乘起信论》上讲的真如,也就是《大般若经》讲的实相般若,名字不同,本体只有一个。这个体大,包含一切法,按时间上讲,包含过去、现在、未来,竖穷三际;按空间上讲,包含东西南北,四维上下,横遍十方,无不包含,所以叫做体大。

  「方」是「相大」,什么相呢?功德之相。功德之相最方最正,「方」者正也。「正」者,大体之中,所有的功德之相,不偏不斜,所以是方正之相。

  「广」是「用」大,三世诸佛,都依着圆觉而成佛;三世菩萨,都依着圆觉修行,而证得菩萨的果位;十方三世一切众生,将来转凡成圣,了生脱死,还是依着圆觉,这都是圆觉的妙用。你听过《大乘起信论》,它有内熏、外熏的功能,叫你发菩提心、修菩萨行,结果你断烦恼、了生死、成菩提。「用」,就是《大乘起信论》上真如的妙用,这里指圆觉的妙用,其用「广」,能普度一切众生皆成佛道,这个用不是很广吗?

  「圆觉」二字,裴休序文:「统众德而大备,烁群昏而独照,故曰圆觉。」圆满觉性叫「圆觉」,圆满觉性,其体甚大,其相自方,其用最广,所以叫做「大方广圆觉」。

  「修多罗」,是梵语,翻成中国话叫「契经」,即「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契」者合也,佛说的经,跟十方诸佛所说的道理都相合,与众生的根机也相合。

  有人叹说:「佛经虽然好,可是难懂!我的业障深重,我的根机不够!」那是你自暴自弃,你听佛经了吗?你研究佛经了吗?人家讲经你不听,听了不研究,怎么能合你的根机?孔子的门人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冉求说:夫子的道太好了,我真是喜欢,只是我的根机不够啊!孔子呵斥他,你半途而废,还没有开步走,先说自己走不动,这叫划地自限。你自卑自贱,本来可以学,你不学;本来可以成佛,你不成,你不为,孔子没有办法,释迦牟尼佛也没有办法!你不听,听了不用功,叫你看注释你不看,送你注解,你还嫌啰唆,不是太对不起自己吗?佛经不会看不懂,如果大家都看不懂,就不会在世界上流通,就不叫契经。看不懂,是你没有看,没有听,听了不研究才不懂,所以你不要自暴自弃。你看别人想出家,生多少气、生多少烦恼,出不了家。你难得有出家的因缘,怎么说你善根不够呢?出家有几个人能到佛学院天天听佛法?你既然到了佛学院,天天听佛法,不是善根深厚吗?你不好好研究用功,不是太对不起你的善根吗?你善根深厚,不要说你的善根浅薄;你的业障不重,不要说你的业障太重,那都是推卸责任的话。

  「了义」,是究竟的义理,佛说的法,应众生之机,有究竟之义的经,有不究竟之义的经。比方众生没有出三界的根机,佛先度他出三恶道,告诉他先修人乘、天乘,但是人乘、天乘之法,不是究竟之义,因为没有出六道轮回。有的众生感觉到生死苦,发心了生脱死,脱出轮回,但是劝他发菩提心度众生,发不起来,佛就跟他说二乘法,把他度出六道轮回,了脱分段生死,实际还是不出了义,因为三界以外还有变易生死没断,不是究竟之义。所以大乘法,才是了义经,但是大乘里面,还有权巧大乘、真实大乘。权巧大乘之法,义理还不究竟,要真实大乘之法,义理究竟,才叫了义经。四依法里面有一句:「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我们要依靠经典来研究佛理,要依了义经,不要依不了义经。

  「经」字,就是梵语「修多罗」,翻成中国话叫「契经」,因为中国人说话爱简略,为迎合众生根性,把契字略掉,单说一个「经」字。这个题目,上面「修多罗」三字,是指一切经。下面的「经」,是指《圆觉经》,指这部了义经。「修多罗了义经」,是一切经中的了义经。

  究竟了义的大乘经很多,《圆觉经》是其中的一种,经题全名《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共十一字,上面「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十字是别名,下面「经」字是通名,通一切经,《华严经》《法华经》都叫经。上面十字是所诠之义,下面经字是能诠之文,由能表诠的经文,所诠表的是「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的义理。

  「卷上」,《圆觉经》分成卷上、卷下两卷,先讲卷上,经题讲完了,再讲人题。

  唐罽宾沙门佛陀多罗译

  「唐罽宾沙门佛陀多罗译」,「唐」是指唐朝武则天的时候。「罽宾沙门」,有个罽宾国的沙门,罽宾国,是西域的国名,即今新疆喀什米尔一带。印度分成东、西、南、北、中五印度,罽宾国属于北印度,梵语「罽宾」,中国话翻成「贱种」、「阿谁入」。释迦佛涅槃以后,度众生最多的是末田底迦尊者。他到处行脚游方,发现一个地广人稀的地方,周围都是山,中间一大片平原,像莲花的形状,感觉那里是开道场修行用功的好地方。末田底迦尊者心量广大,发愿要建立五百个大道场,古时候交通不便,建立道场,要开荒建筑,要搬运材料,那地方太偏远,找木匠、泥水匠,非常不容易。印度的种族区分严格,贵族是贵族,贱种是贱种,贱种都属于奴隶,可以拿钱买。末田底迦尊者买了许多贱种,运到那里开荒建筑,把道场建成功,让出家人在那里修行用功。贱种人没有出家,结婚生子,于是那里人口越来越多,可是完全是贱种,别的国家瞧不起他们,所以给他们取名为「罽宾」。可是他们很有自信,认为国家非常险要,四围都是山,哪一个国家也打不进来,所以自称「阿谁入」。

  梵语「沙门」,翻为中国话叫勤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是出家人的通称。翻译这部经典的人,是出家人,所以称沙门。在印度,外道出家人也叫沙门,释迦佛的弟子,称「沙门释子」,拣别不是外道沙门,中国的外道不称沙门,所以不必加释子二字,称沙门就知道是释迦佛的出家弟子。

  我常常劝勉同学发菩提心,观众生苦,你观察出家人也是众生,但很多不懂佛法,不是太苦恼了吗?你要发菩提心教化他们。现在台湾出家人不少,出家就是呷菜(台音),所以出家人叫呷菜人,呷菜没有错,可是不知道还应该做什么事,有的甚至连沙门的意思也没有听过,你愿意修行才出家,结果不知道应该做如何修行,不是太可惜了吗?所以佛经不能不讲,不能不听。出了家呷菜,在家居士也呷菜,你跟他们有什么不同?你出了家修戒定慧,还要注意「勤」字,勤是精进,要精勤地修戒、修定、修慧。

  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分三大科:戒学、定学、慧学。你持戒,要精进地持戒;修定,要精进地修定;求智慧,要精进地求智慧,这样就有事情做了。精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先把贪瞋痴息止下来,再把它灭除掉,你不是了生死、成佛道了吗?有人认为沙门的含意,他老早就懂了!但是他听到心里没有?没有听到心里,没有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听了等于没有听一样。戒定慧怎样修?贪瞋痴怎么息灭?历代祖师给我们订了早晚两堂功课,就是修行方法。你依着早晚课随文作观,就是真正的修行。你把两堂功课做好,还能犯戒吗?你天天晚上念《八十八佛忏悔文》,业障都无法忏悔清净,还敢犯新的戒吗?你持戒清净,就会修定,自然就开智慧。但是现在仍然有不少出家人,不知道为什么要做早晚课?认为这是常住的公事,不晓得这两堂功课,正是教我们修行的方法。不懂得道理,天天早上四点钟,打了早板跑到大殿来,一边念,一边打妄想,不打妄想就打瞌睡,不是冤枉吗?所以作早晚课,要随文作观,息灭贪瞋痴。烦恼各有偏重,你自己回光返照,你的贪烦恼重,要对治贪烦恼;你的瞋烦恼重,要对治瞋烦恼;你的愚痴烦恼重,要对治愚痴烦恼。有人说:「我的个性就是这样!」你的个性是凡夫,随你的个性走,就走到三恶道,你何必学佛?何必出家呢?所以你要改过自新,对治你的贪瞋痴。我给同学开导了二、三年,你是顿超的根机,不必我讲,要是跟我差不多,是渐次的根机,你得反省:我学了一年,我的贪心很重,是不是比去年轻了点?我的瞋恨心很重,是不是比去年轻了点?轻了点,你就进步了;依然故我,要大生惭愧!所以不讲经,大家不懂沙门;不听经,不了解沙门,出家人该做什么事都不知道。你学会讲整部经,可以跟众生结缘,不会讲整部经,只讲沙门二字,一样可以弘法。譬如你到一个寺院,没有信徒,都是出家人,他们请你讲开示,你就依着上文讲沙门二字的意思,就是一篇很好的开示。

  「佛陀多罗」,出家人都叫沙门,这位沙门叫佛陀多罗,「佛陀」是觉,「多罗」是救,叫觉救,取此名就是上求诸佛觉道,下救一切众生,就是菩萨的意思,这部经是他翻译的,以上把人题讲完。下面正释经文。

  正释经文

  解经的方式,天台宗是五重玄义,贤首宗是十门分别,前八门是悬谈,第九门是总释名题,第十门是讲解经文,十门分别,实际只有八门。圆瑛法师的《讲义》,为了便利初学,把第九门总释名题,列为第一门,先解释题目,让大家了解《圆觉经》的大意,再讲八门悬谈。还没开讲,我就把《讲义》发给同学先看,诸位分科可以看《讲义》。分科判教,悬谈里面有一门叫「所被机宜」,这本经的教义深浅到什么地方?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是应机说法,有浅有深,结集经藏的弟子,将释迦佛讲的道理结集出来。中国研究佛经,天台宗、贤首宗研究得最好,每部经都照着深浅的义理,判属于哪个教?天台宗判四教:藏、通、别、圆;贤首宗判五教:小、始、终、顿、圆。《圆觉经》,华严宗第五祖圭峰大师判的教最标准,圆瑛法师也是依着他的教判的。《圆觉经》判成顿教大乘,兼摄有渐教,顿是顿超,渐是渐次。最高深的道理,是顿超法门,可是里面含有渐次法门。光说顿教,恐怕摄机不广,顿教的根机,得了利益;不是顿教的根机,就不得利益,所以也有渐教的道理在里面。

  顿教大乘,不是小始终顿圆的顿,诸位听过《贤首五教仪开蒙增注》,小始终顿圆的顿,是专摄中国顿教禅宗,不谈法相,不讲次第,一超直入,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圆觉经》讲的是顿超的道理,所以叫顿教大乘,但并不是中国禅宗,开口即错,动念即乖那个道理。圭峰大师判《圆觉经》为顿教,是属于《华严经》圆顿大教的「顿」,《华严经》是圆教,圆教里面也有顿教、顿超的意思,不是禅宗不许开口的顿。古人解释,《圆觉经》等于略本的《华严经》,归于圆教。《华严经》判为圆教,但是《华严经》太广太多,《圆觉经》很简略,和《华严经》讲的道理一样,等于略本华严。《圆觉经》含有一真法界的道理,一真法界里面具有四个法界: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的法界、事事无碍法界,《华严经》是以一真法界为体,一真法界里面具有四法界,所以《圆觉经》等于略本华严。诸位学教,当然将来要学《华严经》,现在讲《圆觉经》可以引你入于圆顿大教之门。你能把《圆觉经》圆顿大教的道理,摄持到心里,将来研究《华严经》大有帮助。

  现在开始讲《圆觉经》正文,每一部佛经分为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三大科,序分又分为证信序、发起序。证信序就是六种成就,每部佛经一开始「如是我闻,一时佛在……。」那一段经文,就是六种成就,佛讲一部经,得有六种因缘才能成就,所以六种成就是佛教哲学的大要。现在先讲证信序,先消文后释义。

  如是我闻,

  「如是」,是信成就,信顺之词,你不信顺,就不能研究佛经,也不能了解佛理,要有信心才能成就。最浅显的解释,「如是」是指法之词,就是指着这部《圆觉经》。「我闻」,「我」是阿难尊者自称,「闻」是亲耳所闻,这部《圆觉经》是我阿难亲从佛闻,这叫闻成就。「如是我闻」这一句包括二种成就,有了信心不多听经,也得不到佛法的利益,所以信了以后要闻。小乘的经藏,是阿难尊者结集;大乘的经藏,依据佛教的历史,是文殊师利菩萨把阿难尊者,带到铁围山结集,这个时候阿难尊者换名字叫阿难海,海是赞叹之词,就是平常知道阿难尊者是小乘阿罗汉,到结集大乘经典的时候,才知道他是大菩萨。阿难海尊者的智慧,广大甚深等于海。

  一时婆伽婆,

  「一时」,不能分年月日,其原因:一、印度的时间,跟中国的年月日不同,不能翻。二、释迦牟尼佛在印度说法,并不是一个时间把一部经讲完,比如《法华经》讲了八年,同一期间,佛也讲其他经。等到结集经藏的时候,《法华经》一类都结集到《法华经》。《圆觉经》也是如此,所以不能定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说的。尤其讲大乘经典,更是玄奥不可思议,到铁围山结集经藏的时候,是什么年月日?说出来你也不知道,而且越说越费解释,所以结集经藏的阿难尊者,及当时诸大菩萨、阿罗汉有大智慧,不写年月日,只写「一时」二字。

  「一时」,就是师资道合,说听究竟,这一个时间。师,是本师释迦牟尼佛;资,是听法的弟子。释迦佛要说法,弟子要听法,师资之道相合,这个时间还不圆满,要说听究竟,说法,说究竟;听法,听究竟,一时才圆满,这是时成就。

  「婆伽婆」,与别部经不同,别部经都称佛,《圆觉经》翻译为婆伽婆,有其他经翻为婆伽梵,这是因为梵音轻重不同,翻出来不一样。因为有东、西、南、北、中五印度,南印度的法师,跟北印度的法师传过来的梵音不同,就如现在南美的人跟北美的人,讲的英文不一样。依照《讲义》的解释,婆伽婆具有六种义理:

  一、自在:佛称为婆伽婆,得了自在,不为烦恼所障,生死所系故。

  我们众生怎么不得自在?系缚于生死,你活到一定岁数就得死,死了以后还得生,你想不生还不行,生了以后还得死,死了以后还得生,自从无始以来,就被生死之法系缚住了,哪来的生死?被烦恼所障。烦恼是生死之因,生死是烦恼之果,你动了贪瞋痴,就发动身口二业,身体造身业,口里造口业,造了业,就是生死之因。哪来的生死之果呢?是你自己造的,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你不动烦恼,不会造生死之业,生死根本就不会系缚你。凡夫愚痴没事找事,没有烦恼要动烦恼,不该造业要造业,造了业,业怎能饶你?业是业因,厉害得很,谁叫我们流转生死呢?既不是上帝,也不是阎罗王,是我们自己造的业。业力不可思议,你看《地藏经地狱名号品》:「业力深大,能敌须弥,能深巨海,能障圣道。」业的力量大得很,怎样大呢?须弥山很高,它比须弥山还高;大海甚深,它比大海还深。这两句是形容词,直接讲到业力,能障碍圣道,你想修行,它叫你修不成功。现在学了佛法,发了道心,你修修看,修不成功,不是这个障碍,就是那个障碍,谁障碍你呢?你自己的烦恼障碍,障碍就不自在了。所以婆伽婆具有六种义理,第一、自在,我们都要听到心里,启发你的道心,要好好求忏悔,不要被业力所转。我们凡夫最苦恼的是起我执,我要这样,我要那样,一点作不了主,那是你的烦恼叫你这样,你就得这样;叫你那样,你就得那样。所以你随时要起观照,我们凡夫苦恼,一点不得自在。佛叫婆伽婆,因为他得了自在,三界以内的烦恼断掉,三界以外的烦恼也断掉,烦恼障碍不住他。生死因断,没有生死苦,没有三界以内的分段生死,也没有三界以外的变易生死,不为生死所系缚,得了自在,这是得真正的法乐。你们听佛法,听了二、三年,光听到耳朵里不行,一定要听到心里去,随时激发自己的道心。道心不发起来,天天被烦恼所障,生生被生死所系缚,永远不得自在、不得解脱。

  二、炽盛:身光之与智光,炽然照耀故。

  炽盛就是光明茂盛的意思,哪来的光明呢?佛的身体都有光明,叫身光。佛的心换个名叫「智」,他的心也放光,心的光叫智光,身光与智光炽然照耀,这是婆伽婆第二种意思。凡夫本来具足有般若智慧,《大乘起信论》讲,人人都有真如,真如自然具足,有大智慧光明,但是被业障障碍住了,心里的智慧光明发不出来,身体上的光明也放不出来,放的是业光。有天眼的人,看见业障重的人,头上冒黑烟,那就是业。他尽造恶业,当然冒黑烟。他怎么不冒白光呢?白光属于智慧,他没有智慧,怎么冒出白光?所以众生可怜,本来有的智慧光明放不出来,可是婆伽婆身光与智光,常常炽然照耀。

  三、端严:具足微妙相好,端正庄严故。

  应化身佛有三十二种大人相,八十二种随形好。《大乘起信论》讲,报身佛不能按数目字讲,按无量来形容,身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好有无量庄严。我们业障重,报身佛看不到,应身佛也看不到。应身佛的三十二相,都是端正庄严,应身佛的相并不稀奇特别,他是转轮圣王的相,示现于人间,是人的相。他的五官都长得端正庄严。我们现在转人的相,三十二相一相也没有,因为没有一个地方端正庄严。看着像人,实际够不上人的相,应该生惭愧。婆伽婆是报身佛的相,端正庄严,具有端严之义。

  四、名称:名闻普遍十方,称扬无尽故。

  名是名闻,称是称扬,有大名称,十方世界都听到他的大名,而且都称扬他的功德。你天天念的《阿弥陀经》,六方诸佛都在赞叹释迦牟尼佛,因为释迦佛的大名闻到六方佛那里,这叫大名称。这里得料拣一下,马鸣菩萨说:「非求世间名利恭敬」,不求名、不求利、不求恭敬。怎么这里求名呢?你弄错了,释迦佛的名不是求来的,名者实之宾,名声是真实功德的宾客,你得到真实的功德,自然会有名,不是我们凡夫求名求利求来的名。现在我们学法师一定要打破这三关,你只要认真学法师,认真讲给众生听,你天天讲,年年讲,越讲越好,自然大家都知道你的大名,虽然没有名闻十方世界,可能这个小地球都知道你的名。名是求不到的,你越求名越糟糕,因为你没有真实的功德、本事,硬要这个假名字,别人非诽谤你不可。你越求越没有名,而且名字越大越挨骂,所以你只要脚踏实地求解求行、讲经说法,功德做到了,名自然就大起来。

  五、吉祥:威德冥加显护,消灾灭罪故。

  婆伽婆的功德大,就怕众生没有善根,你要是有点善根,听到佛的名,念念佛、拜拜佛,你就能得到吉祥的利益。怎么得到吉祥利益?消灾,你的灾难就消了;灭罪,你的罪就灭了。冥加显护,你不晓得怎样就把灾消了,把罪灭了,是佛加被,你没看见,这叫冥加。有时候很显明,你会觉照出来,你要是善根深厚,会见到佛现相给你说法。虽然不能见到佛,你也会很明显的感觉到是佛加被你,不是佛加被你,你的灾难不能消,你的罪不能灭。

  有人学了佛法,不求佛,去求外道、求神鬼。现在是末法时代,很多魔都混到佛教里来。现在台湾大家生活都提高,但是人总有不满意的地方,大家做生意都赚钱,但有人做生意没赚钱,这就是共业之中有别业。他不学佛法,不知道好好求忏悔,多念佛、多拜佛。他要去问因果,听说谁能未卜先知就去问。有人说他是古佛再来,有一万八千多年,释迦牟尼佛才两千多年,你看他有多高,轰动了全台湾。他住在高雄,台北的信徒就去问他,他说他比释迦佛还大,问他因果,问完了,临走送你西方三圣佛像,要三万块钱。规定阴历初一、十五去缴钱,不缴你家里出了事不要找他,这一句话吓死人,你回来心慌了,你一定要出三万块钱,不然家里会出事。本来做生意赔了钱,才跑到高雄找他问因果,反而要出三万块钱给他。佛教弄到今天这样,能怪魔王吗?只怪我们不发心讲经,大家发心去讲因果报应,就不会有人假藉神通骗人。最吉祥的是佛,你求佛、拜佛、念佛,就消灾灭罪。

  六、尊贵义:乃为天中之天,圣中之圣故。

  在天来说,欲界六层天、色界十八层天,都没有佛高,所以佛是天中之天。世间的圣人,我们佛教不承认他是圣人,都是凡夫,因为他不出三界。佛教讲的圣人,超出三界,包括小乘圣人:声闻、缘觉;大乘圣人:三贤、十地、等觉、佛。不但声闻、缘觉没有佛高,纵然证到十地圆满,等觉菩萨,也没有佛高,所以佛是圣中之圣,佛为世出世间之所尊,因此简单翻译为世尊。

  婆伽婆具有这六种义理,其他的经很少翻译为婆伽婆,都翻作佛,佛者觉也,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婆伽婆具六种义,含多义不翻。

  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六种成就,「如是」,是信成就。「我闻」,是闻成就。「一时」,是时成就。「婆伽婆」,是主成就,其他经翻成佛,是说法的主人。下面讲处成就,讲经得有处所,得有讲堂,《圆觉经》跟其他经不同,是在净土讲的。「神通大光明藏」,即是圆满觉性,也就是真如妙性。「三昧正受」,梵语「三昧」,中国话翻成「正受」,正受者不受一切诸受。受者领纳为义,领纳心外的境界,有能受有所受,大别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入于三昧的境界,不受一切诸受的境界,就是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统统不领纳。「三昧」又翻译成「正定」,「三昧正受」,是梵华并举的名词,三昧是梵语,正受是华言,就是入了三昧,入了大定。三昧是通名,别名很多,《圆觉经》是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神通」是神妙莫测,通达无碍。佛的境界,不但凡夫、二乘人猜测不到,菩萨也猜测不到,因为他通达无碍。这个时候佛入神通大光明藏三昧大定,大光明藏统统光明,没有黑暗的境界,因为他三界以内、三界以外的烦恼断尽;三界以内、三界以外的生死了脱。烦恼生死是黑暗的境界,他烦恼断尽、生死了脱,没有黑暗境界,完全是大光明藏,这大光明藏神妙莫测、通达无碍,等觉菩萨还不知道,唯有佛才能知道。

  这里要注意「入」字,我们平常修定,入不了定;等到入了定,想出定出不来,等你功夫练得自在,要入定就入定,要出定就出定,但是有出入之相。佛入定是不入而入的入,没有出入之相的入,佛入定是菩萨看见的,在佛本身没有入、没有出,因为佛是行、住、坐、卧常在定。你们听《楞严经》,楞严大定就是这样,佛行、住、坐、卧常在定,没有什么时候不在三昧之中。既然常在三昧之中,还入什么三昧?这里的入,是大菩萨看见的,还有出入之相,就等于应化身佛有生死之相,四月初八,摩耶夫人在蓝毗尼园手扶无忧树,从右胁生出太子,是生;讲经说法到了八十岁,到双林树下入涅槃,是灭。生相、灭相是凡夫二乘人看到的,其实佛没有生灭之相。

  「一切如来光严住持」,一切如来的智光庄严,能安住任持,不失不坏。不是释迦佛才入神通大光明藏三昧,佛佛道同,一切如来的光明庄严,都住持此三昧,就是与十方三世一切如来相同,平等无差别。

  「是诸众生清净觉地」,释迦佛住的神通大光明藏的三昧,就是我们诸众生的清净觉地,《大乘起信论》说:一切众生都有本觉,但是我们凡夫,本觉在哪里看不见,所以在理上讲,有本觉理体,《圆觉经》叫「觉地」,圆觉心地,圆觉心地并不是诸佛专有,一切众生统统有。「是诸众生」,不是少数一个、二个众生,是一切众生的清净觉地,所以这叫做顿教大乘。你要回光返照,悟到释迦如来入的神通大光明藏,就是我本来具有的圆觉心地,跟释迦佛无二无别,跟十方诸佛也无二无别,你就会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你就会悟到你的圆觉心地,一下就放光,也是神通大光明藏,所以大乘经的要义叫做:「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圆觉经》的要义,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是佛的圆觉妙心,佛的心跟众生的心没有两个样子,十方诸佛是这个样子,一切众生也是这个样子。可是你不会往这里用功追究,求个悟处,尽管具足清净觉地,不得妙用,还是苦恼凡夫。所以一定要好好追究,本来有个清净觉地,怎么不能悟出来,一旦贯通就悟到了。

  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十方,不二随顺。于不二境,现诸净土。

  「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寂灭者不生不灭,释迦佛成了佛,他身体入三昧,心也入三昧,但是没有身相,也没有心相。他入三昧,是无入而入,是平等的本际。本际者,本来的理体,人人本具,个个不无,平等不二,叫做平等本际。

  「圆满十方,不二随顺」,有入三昧,就有出三昧的相,佛统统没有,平等无差别叫不二,于不二的境界是随顺的。我们的真心本来就遍满十方,但是众生在人道里硬起我执、法执,执着这个身体是我,把它越执越小,执着到这个臭皮囊里面,你把最后一念生相无明断尽,真心立刻遍满十方,与十方诸佛平等无差别。「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十方,不二随顺。」这四句是赞叹婆伽婆入神通大光明藏的境界。

  「于不二境,现诸净土。」佛的清净国土,不是凡夫二乘的境界,也不是诸大菩萨的境界,佛的境界,是入神通大光明藏,在「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十方,不二随顺」的境界之中,现出来一个清净国土。

  如来有三身:法身、报身、应化身。依报的国土有四种:一、常寂光土,二、实报庄严土,三、方便有余土,四、凡圣同居土。拿如来的三身,配这四种国土。

  一、如来的法身,住在常寂光土。

  常寂光,常寂而常光,就是大光明藏,但是法身没有相,如来的身心不二,依正不二,并不是有一个正报的法身佛,依止常寂光的依报。我们凡夫研究道理有这个名词,实际佛的本际,没有正报,也没有依报。要研究他的正报,叫法身佛;要研究他的依报,叫常寂光土。法身无相,《大乘起信论》说:「以诸佛法身,无有彼此色相迭相见故。」因此《地藏经》一开头,十方如来到忉利天,各遣侍者问讯世尊,佛与佛怎么不见面寒暄呢?因为佛与佛没有彼此身相迭相见,没有两个身相。

  二、如来的报身,住在实报庄严土。

  菩萨修六度万行,庄严净土,他有实报庄严,所以住在实报庄严土。如来的报身佛有相,是菩萨看见的,报身佛为度这些菩萨,也住在实报庄严土。

  三、如来的三身,不住方便有余土。

  二乘人修的是方便道,三界以内的烦恼已断,三界以外的烦恼没断,烦恼有余;三界以内的生死已了,三界以外的生死没了,生死有余。因为他们的根机不够,如来给他们说方便法门,修方便道,所以叫方便有余。又二乘人入偏空涅槃,以为所作皆办,具诸佛法,他们证了四果阿罗汉的无学位,生到方便有余土,再不要听,再不要学,佛摄受不了他们,所以如来的三身,都不去方便有余土。

  四、应化身佛,住在凡圣同居土。

  凡夫住在凡圣同居土,我们凡夫住在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再分成六道:三善道、三恶道,佛、菩萨、声闻、缘觉四种圣人,也在三界以内随缘度化,所以叫凡圣同居土。有善根的凡夫,看见的应化身佛,是随类化身;二乘人看见的应化身佛,是在印度示现丈六金身、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佛。但是二乘人证到无学位,入了方便有余土,不要亲近佛了,所以应化身佛,住在凡圣同居土。

  「于不二境」,如来的法身,住在常寂光土,「现诸净土」,现出实报庄严土来。「现诸净土」,叫处成就,是第五种成就。

  与大菩萨摩诃萨,十万人俱。

  第六种叫众成就,讲经要有听经的大众,有什么人听呢?「与大菩萨摩诃萨」,菩萨就叫菩萨,怎么叫大菩萨呢?因为菩萨有权教菩萨、实教菩萨,实教菩萨叫大菩萨。实教里面还有三贤、十地、等觉、妙觉,等觉是菩萨的最高位,叫摩诃萨,梵语「摩诃」是大的意思,「菩萨摩诃萨」是指大菩萨中的大菩萨。

  「十」在《华严经》表无尽,叫做事事无尽。「俱」是同在的意思,「十万人俱」,有无量数大菩萨聚在那儿听《圆觉经》。下面标出来首领的名字,这是众成就。

  其名曰: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普眼菩萨、金刚藏菩萨、弥勒菩萨、清净慧菩萨、威德自在菩萨、辩音菩萨、净诸业障菩萨、普觉菩萨、圆觉菩萨、贤善首菩萨等,而为上首。

  第一位文殊师利菩萨,梵语「文殊师利」,中国话翻成妙德、妙吉祥,他的功德最妙,因为文殊师利菩萨,虽然示现菩萨身,实际是七佛之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