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经全文网

南京栖霞山深处发现明代高僧塔林遗迹

发布时间:2024-07-15 03:37:46作者:阿弥陀经全文网
国内新闻南京栖霞山深处发现明代高僧塔林遗迹佛教新闻网:http://www.fjxw.net时间:2013-11-09来源:扬子晚报点击率:539

龙纹雕刻很精致(李宏摄)

几乎保存完好的佛像(李宏摄)

  历史上有很多高僧大德都曾在栖霞山讲经、修学,也有的圆寂后就葬在栖霞山,因此,留下了很多的塔林。位于栖霞山天开岩及栖霞寺北面的规模较大的“高僧塔林”在去年还被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记者了解到,在栖霞山的密林深处,位于小营盘下方以及凤翔峰东南坡下,发现了两处建筑遗迹,同时,现场还发现了精美的“佛像雕刻”和“龙纹石雕”。昨天上午,记者来到栖霞山进行了实地探访。

  密林深处出现明代高僧塔林

  记者跟随栖霞山景区工作人员李宏坐车来到景区的小营盘,顺着他手指的方向,迎面荆棘丛生,一条小径的痕迹非常模糊。景区工作人员手拿镰刀、剪刀在前面开路,记者紧随其后。大约艰难行走了25分钟后,工作人员终于停下脚步,只见前方古藤和杂树相互缠绕,在古藤和杂树间隐隐约约看到有一排石质的台阶,台阶上方有一平台,上面散落着很多很规整的建筑石块

  走近一看,偌大的一个平台上,散落了很多的建筑构件,整个平台面积在40平方米左右。平台南侧下方有砖砌的台基两层,并有台阶踏道连接上下,记者数了一下,两层共有台阶11级,每级高度约20厘米。平台中间是一个呈正六边形的塔基,边长为90厘米,边角均装饰有倚柱。每一边的表面拼贴有佛教装饰及兽样式的石雕装饰,造型生动,栩栩如生。周围有很多青砖,有长方形的,也有弧形的,边上还有一个葫芦状的“塔刹”,更让人意外的是,在塔基的中间,竟然有一座精美的“佛像雕刻”以及一块带有龙纹雕刻图案的石块。

  只见整个佛像雕刻在一个六边形柱体一侧的佛龛里,佛龛高约60厘米,宽度约40厘米。佛像盘腿坐落在佛龛里,是就着石块雕琢的,保存完好。从佛像的面容、形态以及雕刻风格来看,显然和栖霞山千佛岩的佛像不太一样,千佛岩的佛像是在南北朝至明朝早期刻就的,而这次发现的佛像是明朝晚期的。石块上刻有两条飞龙,腾云驾雾,中间有一龙珠。

  据文物专家介绍,根据现场的塔基、现存的“塔刹”、塔檐以及风格来看,此处应为一明代高僧的塔林。从残存的遗址来推断,当时这个塔林高度应该在4米左右,40平方米的平台面积可见昔日规模较大。而且龙形雕刻一般是皇家御用图案,出现在这里,说明墓主生前和皇家颇有渊源。据景区工作人员介绍,龙纹雕刻在栖霞山非常罕见,这是目前为止发现的第二处,第一处是在乾隆行宫遗址附近被挖掘到的“龙凤石雕”。

 墓塔主可能是素庵法师

  据介绍,在这次发现的建筑遗迹附近,有一“定照庵碑刻群”,那这处建筑遗迹是否和“定照庵碑刻群”有一定的关联呢?

  景区工作人员立即拿来“定照庵碑刻群”的碑文进行解读。据悉,“定照庵碑刻群”为明万历年间的碑刻,共5块,弥足珍贵,现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通过碑文的解读,介绍了明徵君舍宅后,禅风并盛,素庵法师应邀来栖霞登坛说法,后僧众念法师春秋已高,于栖霞山腹地深处,建造了定照庵。素庵是栖霞寺一位得道高僧,在此居住修行十余年,深受当时的朝廷器重,并有为皇家成员讲经的说法。皇太后曾赐其金缕袈裟,其圆寂后,他的弟子如敬为其修建了此塔林。“基本推断此墓塔主人是明代高僧素庵法师,根据碑文的记载,其塔林上出现皇家御用的龙纹正好与其身份和经历相互佐证与吻合。”

  另一处地宫已部分暴露

  除了在小营盘下方发现的墓塔遗迹以外,在凤翔峰东南坡也发现了一处规模更大的建筑遗迹。记者在现场看到,平台约有500平方米,是一个院落格局,在院落中还有一个约有4平方米的小院落。整个院落已被毁,上有一个呈六角形的塔基构件,还有棱柱状的塔身以及塔刹。塔基附近下方还有一深约1.5米、用青石砌成的地宫,青砖自下而上堆砌,非常规整。但整个地宫已有部分暴露在外面,显然已被人“光顾”过。此外,记者还在一塔身上发现了一组文字:“传洞上正宗第三十一世荆石玺禅师之塔”。据《摄山志》记载,荆石是曹洞宗的一位高僧。

  下一步,景区将对两处遗址进行整理、挖掘和保护。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