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经全文网

对人生幸福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5-01-03 03:37:57作者:阿弥陀经全文网
对人生幸福的思考

在第四课“人生的幸福”这一章节的学习中,我认识到只要安贫乐道,调整好心态,将幸福的门槛放低,降低对金钱、名利、地位和感情等的需求后,就能获得幸福。

但通过第五课的学习,我对人生幸福有了新的认识:即便我把心态调整到最佳状态,把对物质的需求调整到最低,但这种用放低幸福门槛获得的幸福并不究竟,因为人是贪婪的,是不知满足的。

首先,无论我们如何调整心态,我们的欲望其实都在不断扩张。心态好的欲望增长得慢些,满足欲望后的幸福感能维持得久些;心态不好的就会表现得更加贪婪,永不知满足。总体上看,不满足是长久的,知足只是暂时的。所以佛法认为,苦是人生的本质。快乐只是痛苦缓解后的奢侈品

我自己在转业前,因为有几个月的待分配期,那时就想,什么时候能通知我去上班啊。在接到上班通知的那一刻,我感觉自己幸福极了。可是上班没多久,我的那种由满足带来的幸福感就没有了,因为我看到单位里其他工作岗位上的人比我更轻松,拿钱还多,心里就不平衡,就苦恼了。所以说,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

人的这种不知满足的特性,虽然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但同时也是人痛苦的根源。有欲望必有痛苦。

其次,物质满足后,如果内心不清净、不安宁,也快乐不起来。如果我们的心还处在迷妄的状态,每天让混乱的情绪控制自己,那我整个人也会是混乱的。我就有这种体会,休息在家的时候,如果家务事一多,干着干着就烦了,就抱怨,凭什么所有事都让我一个人干,家又不是我一个人的。但如果哪天没事的时候,就又觉得空虚,有种百无聊赖的感觉。在家不知干什么好,就想约朋友聚聚,但热闹过后,又有种曲终人散空寂寥的感觉。我爱人说我是“闲”的。

学习佛法后,我明白,我的这种状态就是典型的混乱、不清净。另外,大家有没有感到,当到了环境幽雅的山林水边时,心里就有一种融于大自然的清净安宁的感觉;当回到杂噪的城市时,心就会不自觉地被人情琐事缠绕,再想体会那份清净就不可能了。凡夫很容易心随境转。我们每天想什么,做什么,亲近什么,心就会成为什么。这也就是导师说的:心态→行为→习惯→性格→人格→生命品质。我如果想让自己的心不被串习牵着走,想要获得心里的清净安然,就只有皈依三宝,用佛法智慧透视生命真相,放下我执,正确认识自己。这样才能逐渐地舍弃凡夫心,获得究竟幸福。

认识自己是一门高深的学问,舍凡夫心也是项系统工程。现在社会整个大环境都在支持贪嗔痴,想要认清自我,放下自我,让自己浮躁的心安静下来,没有如理如法的修行是绝对不行的。现在,我每天做事的时候都会试着用学到的法义调整自己的发心。比如,我在收费站工作时就告诉自己,工作的目的是为了给过往的司机提供畅通的环境,而不是仅仅把钱收上来;我打扫卫生是为了给后面接班的同事留个方便,而不是做给领导看。有了这样发心后,虽然工作还是那些工作,事情还是那些事情,但是内心的感觉却不一样了,不良情绪没有了。没有了不良情绪的侵扰,我那颗浮躁的心也能慢慢地清净下来。相比以前,快乐多了,烦恼少了。

我想,只要让心每天都泡在佛法中,欲望就会越来越少,烦恼也会越来越少,快乐和幸福就会越来越多。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