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高僧的一首禅诗,十分春瘦缘何事,一掬归心未到家
发布时间:2024-07-27 03:37:52作者:阿弥陀经全文网俗话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但是世上的道理并非那么一目了然,有些东西我们熟视无睹,有些事物我们充耳不闻。可有一天大家忽然间就发现其中却深藏道理,自己对它如此熟悉,却又如此陌生。任何事物都有令人迷惑的外表,学习也是如此,只有深入思考,反复推敲,才能发现其中的奥妙。北宋就有一位高僧,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感悟了一个禅理。
上元宿岳麓寺诗北宋:惠洪上元独宿寒岩寺,卧看青灯映薄纱。夜久雪猿啼岳顶,梦回清月上梅花。十分春瘦缘何事,一掬归心未到家。却忆少年行乐处,软红香雾喷东华。
惠洪,俗姓彭,江西高安人,他饱学四方,能画梅竹,工于诗词,与黄庭坚友善。惠洪禅事之余,酷爱作诗填词,语言绮丽风流。慧洪禅师认为,佛法不执著于文字。他认为文字禅就是以文字的艺术和抽象形式,来表达禅的境界,其中最主要的是以诗证禅,将翰墨生涯用以陶冶精神。
首联“上元独宿寒岩寺,卧看青灯映薄纱”,上元就是元宵节,诗人独自寄宿寺院,夜间万籁俱寂,他却辗转难眠,于是看着光映灯笼薄纱,想起了很多陈年往事。惠洪自幼家贫,14岁父母双亡,入寺为沙弥,当时领度牒较难,乃冒用惠洪度牒,遂以惠洪为己名,后南归庐山,依归宗寺真静禅师。如今他总算比较安稳,而且诗歌上也小有成就,连黄庭坚都对他甚为推重,赞其韵胜不减秦观。
颔联“夜久雪猿啼岳顶,梦回清月上梅花”,诗人陷入了深沉的回忆中,此时忽然传来山顶的猿猴啼叫声,一声声悲悲切切,好像就敲打在他的心上。月光皎洁,将梅枝花影投映在窗帘上,如梦似幻。诗人忽然有所领悟,这些年他孜孜以求地希望能够得到禅悟,可是无论是学习经书佛法,还有与人交流,都始终得不到本真,更无法印证和彻悟。
他半路出家,或尘心未泯。今夜雪猿悲啼、月映寒窗,自己的思路忽然开阔
。正所谓以诗入禅,“十分春瘦缘何事,一掬归心未到家”,春寒料峭,诗人到底为了何事如此形容枯瘦,都是因为自己心不定,如同浮云到处飘零,那一声声猿啼终于让自己醒悟,原来寻无可寻、神秘莫测的佛性真谛,并不在深山老林,也不在古刹老寺,而就在自己的身边。所以佛语说, 根身器界一切镜像,皆是空花水月,迷著计较,徒增烦恼。“却忆少年行乐处,软红香雾喷东华”,诗人恍然大悟,就如同昔日年少年时置身于京城的灯红酒绿、软语香雾里。大自然玄妙变换,也令人眼花缭乱,无法透过现象看见本质,只不过是因为自己有眼无珠、熟视无睹。
这首诗语言简朴,也没有晦涩的典故,却生动地表现了诗人悟禅的经过,也引得众人争相传颂。后来王安石的女儿王倩也拜读了这首诗,读到“十分春瘦缘何事,一掬归心未到家”时,对其中禅理和这首禅诗非常推崇,于是脱口而说:“此浪子和尚耳!” 从此高僧的美名远播。这首诗禅意悠远,同时也启迪大家深思,很多道理看似深奥,但只要悟透了再回头看,又觉得那么浅显直白,其实都是因为身在其中,而不识庐山真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