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佛源(C)1
发布时间:2024-03-02 03:40:40作者:阿弥陀经全文网
俗语佛源(C)1
第3页 共22页
参【参禅】禅,梵语dhyana,意译为“静虑”、“思维修”等。谓心专著一境,正审思虑。一般把“禅”和“定”连在一起,称为“禅定”,或把“参禅”理解为“坐禅入定”。如老舍《二马》第五段四:“李子荣纹丝不动的在那里坐着,好像老和尚参禅那么稳当。”后来,禅学之禅的含义又由禅定扩大为定慧,进而引申为禅宗之禅。禅宗之禅,强调明心见性,重视智慧。六祖慧能有偈云:“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具臭骨头,何以立功课!”(《坛经》)可见慧能为代表的南宗并不强调传统的坐禅。在禅宗那里,参禅就是参悟,通过参破公案、话头、玄关等,而顿悟真理。唐·玄觉《永嘉证道歌》谓:“游江海,涉山川,寻师访道为参禅。”表明参禅者必须由明师指点,多方请教,不可盲参瞎修,以免误入邪途,成为“野狐禅”。又宋·苏轼《夜直玉堂携李之仪端书诗至夜半书其后》诗:“暂借好诗消永夜,每逢佳处辄参禅。”意谓领悟微妙的诗意。(李明权)
茶【茶禅一味】意指禅味与茶味是同一种兴味。语出于《日本禅师录》。利休居士曾说:茶室品茗是修行得道的最好办法。打水取薪,煮水沏茶,供于佛、施于人,自己也喝上一口,室内有花有香,人人都可以从这里寻找到佛祖的胜迹。茶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唐代陆羽曾着《茶经》,对于茶的种植、采摘、焙制、饮用等都作过详细记述。形成独特的茶文化。南宋乾道年间(1165——1173)荣西和尚将茶叶带到日本,并著《吃茶养生记》,将饮茶与修禅结合起来,在饮茶过程中体味清虚淡远的禅意,后在日本逐渐形成有详细仪规的“茶道”。日本山上宗二之茶书《山上宗二记》曰:“茶道是从禅宗而来的,同时以禅宗为依归”。泽庵宗彭《茶禅同一味》曰:“茶意即禅意,舍禅意即无茶意。不知禅味,亦不知茶味。”“茶禅一味”即源于这种独特的茶文化。(亦西)
差【差别】事物的差异、不同,称为“差别”。如曹禺《日出》第四幕:“头等货、三等货,都是这么一说,差别倒是很有限。”有时也作“区别”解释。如清·姚鼐《读司马法六韬》:“余常谓周秦以降,文辞高下,差别颇易。”此词出于佛经。《百喻经·人谓故屋中有恶鬼喻》:“然诸众生横计是非,强生争讼,如彼二人等无差别。”然而,在佛学上,“差别”主要是针对“平等”而言的,指的是在现象上,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自相”。佛教认为,世间种种差别相都是由众生“业力”的不同而造成的。如《俱舍论》卷十三谓:“有情世间及器世间各多差别,如是差别由谁而生?……但是有情(众生)业差别起。”也可以说,差别是妄念的反映。《华严妄尽还源观》指出:“是心即摄世间出世间法,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妄念,唯一真如。”舍离差别之见,才能达到开悟的境界。比如说,佛菩萨渡众生,本着“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对于或人或畜、或怨或亲,都是一视同仁的。又如真正实行“布施”的,要做到不见己、不见人、不见能施物,也是一种平等观。说到底,“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一切平等。当然,所谓“平等”,并不是抹煞现象上的种种差别,而是不去执着这种差别。今在一些文章中会经常用到,如消灭三大差别(即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又如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才能实现真正的实质上的平等。(李明权)
禅【禅】是梵语dhyana(禅那)的省略,意译为“静虑”、“思惟修”等。禅的本义是伏除欲界烦恼的色界“四禅”,意谓心中寂静,没有杂念,能如实了别一切境界。《大智度论》卷十七:“诸定功德都是思惟修。禅,秦言思惟修。”通常习惯与“定”合称为“禅定”。讲到“禅”,很容易联想到“禅宗”。禅宗的“禅”即达摩来华所传的“祖师禅”,亦称“涅槃妙心”(参见《禅源都序》卷一),包括“定”、“慧”两方面,与“禅定”之“禅”是有区别的。如清·梁章钜《归田琐记·庆城寺碑》:“暇日,至庆城寺,与僧滋亭谈禅。”随着禅文化的发展,产生了许多与“禅”有关的用语,如禅房、禅杖、禅林等。又如:因禅而得轻安,谓之“禅悦”;懒于修道,谓之“逃禅”。(李明权)
禅【禅和子】俗称参禅的人。也指禅僧,和尚。“和”,有亲和的意思。如宋·圆悟《碧岩录》第二则评唱:“如今禅和子,问著也道:我亦不知不会。”又如《水浒传》第五八回:“当日便收拾腰包行李棚头笠,只做禅和子打扮。”也可以省称“禅和”。如元·无名氏《猿听经》第四折:“大众,还有精进的佛子,俊秀禅和,未悟宗机,再来问答,有也是无?”(李明权)
禅【禅悦】进入“禅定”境界中,人会感到身心安然愉悦,谓之“禅悦”。《维摩诘经·方便品》说,维摩诘“虽复饮食,而以禅悦为味”。维摩诘是印度著名的大乘居士,深入“不二法门”,主张在家行禅,“出淤泥而不染”,成为中国士大夫崇尚禅悦的典范。禅悦的风靡,当在慧能大师建立南宗“顿悟”禅之后。禅悦的内容大致包括:从佛法尤其是禅理中去寻找精神安慰;往来名山古刹,与禅僧交游;参禅说玄,将禅理溶化到诗文和生活中去等。如元·吴莱《泛海东寻梅岑山登盘陀石》诗:“舟航来旅游,钟磬聚禅悦。“又如明·张煌言《梅岑山居》诗引:“禅悦之余,遂成《梅岑新咏》。骚耶?偈耶?读之如坐光明藏矣。”(李明权)
忏【忏悔】对自己的过错或罪恶进行反省并决心改正,谓之忏悔,这是一个梵汉并举的词。忏,是梵语Ksama (忏摩)的省音,意为悔过。忏悔原为僧团每半个月举行一次的诵戒仪式。在仪式上,让犯戒者披露自己的过失。南朝梁·萧子良《净住子·涤除三业门》说:“忏悔之法,当先洁其心、静其虑、端其形、整其貌、恭其身、肃其容,内怀惭愧,鄙耻外发。”指出忏悔时必须至诚恳切。忏悔有一定的程式,往往都要念长短不等的“忏悔文”。中国的忏法始于梁武帝的“慈悲道场忏法”,后又有“观音忏”、“法华忏”、“金光明忏”等。有注重程式的“事件忏”,也有注重谛观的“理忏”。忏悔可以拔除罪苦。如《心地观经》卷一谓经:“发露忏悔,罪即消除。”(李明权)
第3页 共22页
参【参禅】禅,梵语dhyana,意译为“静虑”、“思维修”等。谓心专著一境,正审思虑。一般把“禅”和“定”连在一起,称为“禅定”,或把“参禅”理解为“坐禅入定”。如老舍《二马》第五段四:“李子荣纹丝不动的在那里坐着,好像老和尚参禅那么稳当。”后来,禅学之禅的含义又由禅定扩大为定慧,进而引申为禅宗之禅。禅宗之禅,强调明心见性,重视智慧。六祖慧能有偈云:“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具臭骨头,何以立功课!”(《坛经》)可见慧能为代表的南宗并不强调传统的坐禅。在禅宗那里,参禅就是参悟,通过参破公案、话头、玄关等,而顿悟真理。唐·玄觉《永嘉证道歌》谓:“游江海,涉山川,寻师访道为参禅。”表明参禅者必须由明师指点,多方请教,不可盲参瞎修,以免误入邪途,成为“野狐禅”。又宋·苏轼《夜直玉堂携李之仪端书诗至夜半书其后》诗:“暂借好诗消永夜,每逢佳处辄参禅。”意谓领悟微妙的诗意。(李明权)
茶【茶禅一味】意指禅味与茶味是同一种兴味。语出于《日本禅师录》。利休居士曾说:茶室品茗是修行得道的最好办法。打水取薪,煮水沏茶,供于佛、施于人,自己也喝上一口,室内有花有香,人人都可以从这里寻找到佛祖的胜迹。茶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唐代陆羽曾着《茶经》,对于茶的种植、采摘、焙制、饮用等都作过详细记述。形成独特的茶文化。南宋乾道年间(1165——1173)荣西和尚将茶叶带到日本,并著《吃茶养生记》,将饮茶与修禅结合起来,在饮茶过程中体味清虚淡远的禅意,后在日本逐渐形成有详细仪规的“茶道”。日本山上宗二之茶书《山上宗二记》曰:“茶道是从禅宗而来的,同时以禅宗为依归”。泽庵宗彭《茶禅同一味》曰:“茶意即禅意,舍禅意即无茶意。不知禅味,亦不知茶味。”“茶禅一味”即源于这种独特的茶文化。(亦西)
差【差别】事物的差异、不同,称为“差别”。如曹禺《日出》第四幕:“头等货、三等货,都是这么一说,差别倒是很有限。”有时也作“区别”解释。如清·姚鼐《读司马法六韬》:“余常谓周秦以降,文辞高下,差别颇易。”此词出于佛经。《百喻经·人谓故屋中有恶鬼喻》:“然诸众生横计是非,强生争讼,如彼二人等无差别。”然而,在佛学上,“差别”主要是针对“平等”而言的,指的是在现象上,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自相”。佛教认为,世间种种差别相都是由众生“业力”的不同而造成的。如《俱舍论》卷十三谓:“有情世间及器世间各多差别,如是差别由谁而生?……但是有情(众生)业差别起。”也可以说,差别是妄念的反映。《华严妄尽还源观》指出:“是心即摄世间出世间法,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妄念,唯一真如。”舍离差别之见,才能达到开悟的境界。比如说,佛菩萨渡众生,本着“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对于或人或畜、或怨或亲,都是一视同仁的。又如真正实行“布施”的,要做到不见己、不见人、不见能施物,也是一种平等观。说到底,“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一切平等。当然,所谓“平等”,并不是抹煞现象上的种种差别,而是不去执着这种差别。今在一些文章中会经常用到,如消灭三大差别(即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又如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才能实现真正的实质上的平等。(李明权)
禅【禅】是梵语dhyana(禅那)的省略,意译为“静虑”、“思惟修”等。禅的本义是伏除欲界烦恼的色界“四禅”,意谓心中寂静,没有杂念,能如实了别一切境界。《大智度论》卷十七:“诸定功德都是思惟修。禅,秦言思惟修。”通常习惯与“定”合称为“禅定”。讲到“禅”,很容易联想到“禅宗”。禅宗的“禅”即达摩来华所传的“祖师禅”,亦称“涅槃妙心”(参见《禅源都序》卷一),包括“定”、“慧”两方面,与“禅定”之“禅”是有区别的。如清·梁章钜《归田琐记·庆城寺碑》:“暇日,至庆城寺,与僧滋亭谈禅。”随着禅文化的发展,产生了许多与“禅”有关的用语,如禅房、禅杖、禅林等。又如:因禅而得轻安,谓之“禅悦”;懒于修道,谓之“逃禅”。(李明权)
禅【禅和子】俗称参禅的人。也指禅僧,和尚。“和”,有亲和的意思。如宋·圆悟《碧岩录》第二则评唱:“如今禅和子,问著也道:我亦不知不会。”又如《水浒传》第五八回:“当日便收拾腰包行李棚头笠,只做禅和子打扮。”也可以省称“禅和”。如元·无名氏《猿听经》第四折:“大众,还有精进的佛子,俊秀禅和,未悟宗机,再来问答,有也是无?”(李明权)
禅【禅悦】进入“禅定”境界中,人会感到身心安然愉悦,谓之“禅悦”。《维摩诘经·方便品》说,维摩诘“虽复饮食,而以禅悦为味”。维摩诘是印度著名的大乘居士,深入“不二法门”,主张在家行禅,“出淤泥而不染”,成为中国士大夫崇尚禅悦的典范。禅悦的风靡,当在慧能大师建立南宗“顿悟”禅之后。禅悦的内容大致包括:从佛法尤其是禅理中去寻找精神安慰;往来名山古刹,与禅僧交游;参禅说玄,将禅理溶化到诗文和生活中去等。如元·吴莱《泛海东寻梅岑山登盘陀石》诗:“舟航来旅游,钟磬聚禅悦。“又如明·张煌言《梅岑山居》诗引:“禅悦之余,遂成《梅岑新咏》。骚耶?偈耶?读之如坐光明藏矣。”(李明权)
忏【忏悔】对自己的过错或罪恶进行反省并决心改正,谓之忏悔,这是一个梵汉并举的词。忏,是梵语Ksama (忏摩)的省音,意为悔过。忏悔原为僧团每半个月举行一次的诵戒仪式。在仪式上,让犯戒者披露自己的过失。南朝梁·萧子良《净住子·涤除三业门》说:“忏悔之法,当先洁其心、静其虑、端其形、整其貌、恭其身、肃其容,内怀惭愧,鄙耻外发。”指出忏悔时必须至诚恳切。忏悔有一定的程式,往往都要念长短不等的“忏悔文”。中国的忏法始于梁武帝的“慈悲道场忏法”,后又有“观音忏”、“法华忏”、“金光明忏”等。有注重程式的“事件忏”,也有注重谛观的“理忏”。忏悔可以拔除罪苦。如《心地观经》卷一谓经:“发露忏悔,罪即消除。”(李明权)